高分作文肯定不是临场训练出来的,而是平时修炼出来的,它需要你平时多阅读,多观察,多积累,提升我们的境界,锤炼我们的思想。下面张承辉给大家分享描写唐寅高二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描写唐寅高二作文1

当年,都城繁华,车水马龙,学子进京赶考。当年,他风流俊俏,是锦衣玉食的富家公子,也是诗画双全的才子。

今日,城,繁华依旧。今日,他流落街头,食不果腹,却不改半生疯癫。

前半生,他顺风顺水。父母寄予他厚望,就如众多家长一样,买书籍,请名师。他,也不负众望,十五岁,便以第一名考中秀才。年少,难免轻狂。他与结交的朋友,逛市井,住酒楼。更有甚者,在大雪纷飞,寒冷刺骨的夜里,他们扮乞丐,讨钱买酒。

风,清冷的吹着;天,阴沉。他们,穿的脏乱,于街围火而坐。别人看来难以忍受,他们却有他们的快活。围炉饮酒,不醉不归,在酒意里,他大笑;“今日这快活日子,李白那位大酒仙定然没过过!”他有诗云:“旁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疯癫,是他的专属,是一个古代学子对封建世俗的温柔反抗。

20多岁那年,是他生命的折点。弟妹去世,父亲离世,妻子去世,生意中断,家境转为落魄,一家人转眼仅剩几个年少的弟弟瑟瑟发抖。一个逍遥公子变成了一个贫寒学子。也从这年开始,他开始了他的寒窗苦读,科举之路。在返其间,他结识了一位学者——也是一个科举考的出题老师,但正是这次相识,给他带来了厄运。

当年,科举阅卷,这老者看见文章不禁感叹:“这么好的文章,定是他写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两人被抓入狱,而他被终生禁考。从此,明朝少了一位状元,多了一位才子。这是他的不幸,却是中国文人的大幸。

他返回家乡,迎接他的不是锣鼓笙笙,而是亲人的冷落,乡人的白眼。生活不易,他却仍心怀壮志。40岁时,一个机遇找上了他。

宁王四处纳贤,派人找到他,邀他去做军师。他本很是高兴,却不想发现了惊人的秘密——宁王要谋反。他清楚,这次谋反并不能成功,为了活命,他又开始装疯卖傻。如愿,他被赶出宁王之府,再次流落街头。此时的他的疯癫,不再是年少轻狂的疯癫,而是生存所迫的疯癫。

半生风流,半生凄惨,一生疯癫,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一个疯癫才子——唐伯虎。

描写唐寅高二作文2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这首诗是唐伯虎的名篇,我的心中,我一向是挺喜欢唐伯虎的这种放荡不羁的风流才子之情的,很多人认为狂傲是失败的代表,但我认为,有时狂一狂也无妨。

要说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认识的一位诗人,当属李太白了,李白才华横溢,出口成章,人称“诗仙”,他也是狂得可以,又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又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他在官场上,毫不畏惧高力士和杨国忠,当众让他们替他脱靴磨墨,大震外国使臣。在朋友上,他与贺知章、王伦等人意气相投,豪情壮志。你不能否认李白是狂的代表,你更不能否定李白影响了所有后来的诗人名垂青史。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要说最狭义的当为洪七公,但说最狂也是我最佩服的还是黄老邪。黄老邪最出名的非他的弹指神通、劈空神掌等精妙武功,而在于他的“邪”。他的邪是世人捉摸不透的,看谁不顺眼就杀谁,见谁不高兴就要谁死,所以与“西毒”并称。但他的“邪”的外表下也是有着知错能改的心,他知道自己在怒气下打断自己所有弟子的双腿是错的,他见到他们后虽然是一副狂傲的样子,但他的内心还是急切寻找治好他们腿伤的办法,所以说,他狂得不失情义。最重要的我认为是他的一腔爱国的忠义之情,他虽然无视世俗常理,但他却是个为国为民的英雄,他将为国尽忠抛出了俗世之外,我认为他狂得不失正义。

有些人可以为了心爱之人而狂,“西狂”杨过为了娶小龙女为妻,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阻挠,但他为了坚守自己的爱情,哪怕与天下为敌又何妨?杨过虽狂,但为了他心中的所爱之人,狂一狂又有什么关系呢。

还有些人是为了国家兴亡而狂。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他的“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叟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也被百口相传,他在刑场上丝毫不屈服,满腔豪情,狂放不屈,正是中国男儿的榜样。

狂得自信,狂得不失情义,狂得不失大义,狂又何妨?狂也无妨。

描写唐寅高二作文3

唐代大诗人韩愈曾在《马说》中写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也引发了后世对“世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的话题之争。

假若“伯乐”代表着机遇,“千里马”代表着能力,那么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我个人认为能力比机遇更重要。

大千世界里,机遇无处不在。仲永五岁就能写诗,被乡邻称赞并以钱币乞之;唐伯虎自幼显示了绘画的天赋,拜大画家沈周为师。最终,仲永成为一个普通人,而唐伯虎成为著名画家,这些历史典故都告诉我们——我们身边并不缺乏“伯乐”,成为“千里马”则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

具备能力的人,可以自己去创造机遇。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巾帼不让须眉;贝多芬在莫扎特家中即兴发挥音乐天赋,受到了青睐;卓别林勇敢上台替母亲表演,成为喜剧名家……这些中外传奇人物,不是在每天的哀叹中消极地等待着“伯乐”,而是自己在主动创造机遇,让自己的才华在世人面前绽放。

我们不但要创造机遇,还要学会抓住机遇。项羽设下鸿门宴,却没有把握好自己创造的机遇,放了刘邦一马,结果他失败后“乌江自刎”。项羽并非无能,而是他没有学会果断地抓住机会。

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成为新时代的“千里马”呢?国家的富强需要千千万万的建设者,义务制教育对我们青少年而言其实就是一种机遇。我们学生就应该努力汲取知识,充实学问,打好自身基础,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匹千里马!

我想对大家说:机遇只会垂青那些有能力,有准备的人。我们只有先成为“千里马”,才能够找到赏识自己的“伯乐”!

描写唐寅高二作文4

周国平说世界越来越喧闹,他却越来越喜欢安静。莫言说社会本就是喧嚣的,也不完全是负面的。在这个高速发展转动运行的世界里,我想,在喧嚣中求得自身的宁静,才是最重要的。

喧中求静,求的是一份平和的属性。仍有大多数人将安静与宁静混为一谈。安静只是表象,稍稍一丝摇铃,便可如墨汁进入清水般搅乱,旋转,浮跃。而宁静不同,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息是坚不可摧的,因为那已经成了自身的属性了。位于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内的镇馆之宝之一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每天从它面前闪去的人多达几百上千。可它面前好似有一道屏障,外界与它无关,它只用微笑。若是世间有人能如蒙娜丽莎般这样微笑,我想,此人便是已做到喧中求静了。

喧中求静,求的是一份淡然的心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被世人传唱的诗句便是来自陶渊明那远离尘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如此的生活态度在如今喧嚣社会中也是难得可求。这样的态是一种感染力,返璞归真的无形之力,是身与心的高度契合,是心灵至深处开辟的一条道路。远离喧嚣,但不畏惧喧嚣,只求心中一份静。

喧中求静,求的是一份最终的成就。只有摒弃内心的浮躁,在喧市中求得安宁,才能专注于学术研究与自我创造。季羡林老先生生前请求辞去自己头上“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个光环,潜心钻研学术。这样的行为不正是欲去除内外干扰,求得心中一片清静之地供予自己的研究吗?为的不正是最终的花开或是愈加奔放艳丽的盛开吗?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喧市中求静呢?明代画家唐伯虎一日在家中作画,一群纨绔子弟聒噪不停,唐伯虎为了使他们安静下来便在一张白纸上涂了一团墨留下猜出字谜便赠书画的字语便回房作画了。当纨绔子弟摸不着头脑时,祝枝山来了看了一会便明了,说“墨团,即黑、大、点,加起来便是一个默字。”众人省悟后随即离去。虽说如玩笑一般的故事但也教导了我们如何求静。做到自身的平和安详,身形周围便会不自主地有了一条界线,他人的无意闯入机妙化解便可。

在喧嚣中求得宁静,最重要的是求得平和与淡然。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间里,保持自我,达到“天地间唯有我”的境界,最终你会获得许多。

描写唐寅高二作文5

何谓国学?我中华泱泱大国、文化之邦,5000年来孕育了多少文化,留下了多少传承。琴棋书画,此谓国学?孔子、老子、庄子、韩非子……诸子百家,一本本集前人智慧的《诗》《书》《礼》《易》《春秋》……此谓国学?国,是汇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缩影;学,是给懵懂少年知识的传承。此乃“国学”!

我就很喜欢上国学课,去品读那中华5000年的文化。在一次讲课中,老师给我们讲到了明代唐伯虎的《桃花庵歌》,听到诗中的“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的情景,不禁令我浮想联翩:

忽如一夜桃花梦中来,见一桃园,望得桃花缤纷绚烂,只见那花瓣,粉里透白、白里透红,仿佛一位少女那含羞带笑的脸庞。走进其中,便闻花香阵阵,只想醉倒在这花丛。一阵微风袭来,卷起片片桃花,飘飘洒洒地下了一场雨,一场香雨,一场桃花雨!

如此美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处寻!天上天下,一抹桃色定世间!

欲出桃林,忽见一间草屋点缀其中,屋内有一人,乃为唐寅,在此饮酒作乐。歌曰:“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唱完便放声大笑:“我一代才子唐伯虎落得如此下场,为何老天这样对我,我活着还有什么眷恋,要不是社会黑暗,奸臣当道,我早就成为国之栋梁。唉,罢了!罢了!喝酒吧,喝他个一醉方休。醉吧!醉吧!但愿就这样,老死在花酒间!”

桃园再好,也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梦而已。只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是真正的意境,真正的桃花源!

这就是国学的意境。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我们只有充满希望、不断进取,才能“更上一层楼”!

这就是国学,我最喜欢的国学!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