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把有用的地方,或者某一句有用的句子给划出来,对于存在疑问的句子也可以做一下重点标记。下面是张承辉整理的自渡彼岸现代文阅读理解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渡彼岸现代文阅读理解答案

①那年,他17岁。

②家贫。过年吃饺子,只有爷爷奶奶可以吃到白面饺子。母亲把榆树皮磨成粉,再和玉米面掺和在一起,这样可以把馅儿裹住,不散–单用玉米面包饺子包不成,那种榆树皮饺子难以下咽。记忆中,可以分得两个白面饺子,小心翼冀吞咽,生怕遗漏了什么,但到底遗漏了什么–还未知是何滋味,已经咽下肚去。

③衣裳更是因陋就简。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裤子上常常有补丁,有好多年只穿一两件衣服,撑到上班,仍然穿补丁衣裳,照相的时候去借人家衣服……

④记忆最深的是他17岁那年的冬天,同村邻居有个18岁少年,有亲戚在东北林场,说可以上山拉木头,一天能挣30多块。他听了心动,于是两人约了去运木头,尚不知东北有多冷。他至今记得当时多兴奋,亦铭印一样记得那地名–额尔古纳左旗,牛耳河畔,中苏边境,零下49摄氏度,滴水成冰。

⑤每日早上5点起床,步行20多公里上山。冰天雪地,雪一米多厚。拉着一辆空车上山,一步一滑。哪里有秋衣、秋裤?只有母亲做的棉衣棉裤,风雪灌进去,冷得连骨头缝里都在响。眉毛是白的,眼睫毛也是白的,哈出的气变成霜,衣服里鼓鼓的是两个窝窝头。怕窝窝头冻成硬块,于是用白布缠了,紧紧贴在肚皮上,身体的温度暖着它,它不至于被冻成硬块咬不动。

⑥不能走慢了,真的会冻死人。拉着车一路小跑,上山要4个多小时。前胸、后背全是汗时,山顶到了。坐下吃饭,那饭便是两个贴在身上的窝窝头,就着雪。到处是雪,一把把吞到肚子里去。才17岁,那雪的滋味永生难忘。

⑦然后装上一车木头,往山下走。下山容易些,只需控制车的平衡。上山4个小时,下山2个小时,回来时天黑了。

⑧那是他少年时的林海雪原。

⑨进了屋用雪搓手、搓脚、搓耳朵,怕冻僵的手脚突然一遇热坏死掉。脱掉被汗浸透的棉衣,烤在火墙边,换另一套前天穿过的棉衣。晚餐依然是窝窝头。第二天早上照样5点起,周而复始。

⑩⑩一个月之后离开时,怀揣1000元钱。1000元钱在20世纪70年代是天文数字,那时的人们一个月的工资不过20几块。

⑪回家后,母亲看着他后背上被勒出的一道道紫红的伤痕,号啕大哭。

⑫那1000元钱,给家里盖了5间大瓦房。他说起时,轻声细语,仿佛说一件有趣的事情,听者潸然泪下。

⑬光阴里每一步全是修行,不自知间,早已自渡。那零下49摄氏度的牛耳河,霸占着他17岁的青春,直至老去,不可泯灭。

(1)文章②③两段文字能删除吗?为什么?

(2)第②段中“小心翼翼吞咽”中的“小心翼翼”和“吞咽”矛盾吗?为什么?

(3)文中的他在东北运木头过程的非常艰辛,请简要概括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种特点的?

(4)“他说起时,轻声细语,仿佛说一件有趣的事情,听者潸然泪下。”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潸然泪下的原因有哪些?

(5)“光阴里每一步全是修行,不自知间,早己自渡。”这句话是作者对“苦难”的体悟,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不能.内容:这两段文字选取生活中饮食和穿衣的片段,细致具体的表现了”家贫“.结构上:为下文他和邻居相约去东北运木头做铺垫.

(2)不矛盾.小心翼翼表现了在物质条件能吃到白面饺子的珍惜、舍不得吃的心态;而吞咽表现了饥饿情况下吃饺子兴奋激动、狼吞虎咽的样子.

(3)①运送时间久;②环境恶劣;③衣着简陋;④路途遥远艰难;⑤饮食条件艰苦.

(4)同情之泪:为他年轻时贫困的处境流泪.心酸之泪:为他在东北运木头的艰辛流泪.感动之泪:为他年轻时的责任心流泪.钦佩之泪:为他在回忆苦难岁月时的淡定从容而流泪.

(5)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苦难或许是无法避免的,身在苦难中或许不知道苦难的意义价值,但是这些苦难却为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都有哪些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阅读理解技巧顺口溜

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

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阅读理解答案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