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 卫风 河广 的原文带注疏

1)《河广》,《诗经·卫风》第七篇。全诗二章,每章四句。为先秦时代卫地汉族民歌。是一首意蕴丰富的思归诗。《卫风·河广》之传诵千古,所得力者亦在其夸张之奇特。《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原文】

河广

谁谓河广(1)?一苇杭之(2)。谁谓宋远?跂予望之(4)。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4)。谁谓宋远?曾不崇朝(5)。

3)【注释】

(1)河:黄河。

(2)苇:用芦苇编的筏子。杭:通“航”。

(3)跂(qǐ):古通“企”,踮起脚尖。予:而。

(4)曾:乃,竟;刀:小船。曾不容刀,意为黄河窄,竟容不下一条小船。

(5)崇朝:终朝,自旦至食时。形容时间之短。

4)【译文】

谁说黄河宽又广?一支苇筏可飞航。谁说宋国太遥远?踮起脚跟即在望。

谁说黄河广又宽?其间难容一小船。谁说宋国太遥远?赶去尚及吃早餐。

2.河广诗经主要内容

《国风·卫风·河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这是一首意蕴丰富的思归诗。全诗二章,每章四句。

虽然内容简单,诗意浅显,但此诗饱含感情,情深意长,其奇特的夸张,能在出人不意之中,发挥令人拍案叫绝的强烈感染效果,是《诗经》中一篇优美的抒情短章。原文国风·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译文谁说黄河宽又广?一片苇筏就能航。

谁说宋国很遥远?踮起脚尖就能望见。谁说黄河广又宽?难以容纳小木船。

谁说宋国很遥远?一个早晨就能到达。

3.诗经 卫风 河广中与 为 趾注音

《诗经·卫风·河广》中没有“趾”这个字

【原诗】:诗经·卫风·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字词】:(1)河:黄河。

(2)苇:用芦苇编的筏子。杭:通“航”。

(3)跂(qǐ):古通“企”,踮起脚尖。予:而。

(4)曾:乃,竟;刀:小船。曾不容刀,意为黄河窄,竟容不下一条小船。

(5)崇朝:终朝,自旦至食时。形容时间之短。

【赏析】:谁说黄河宽又广?一支苇筏可飞航。谁说宋国太遥远?踮起脚跟即在望。谁说黄河广又宽?其间难容一小船。谁说宋国太遥远?赶去尚及吃早餐。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了奇特的夸张。这首诗是客居卫国的宋人表达自己还乡心情急迫的思乡诗作。“一苇杭之”那是因为在他的内心,此刻正升腾着无可按抑的归国之情。接着的“谁谓宋远?跂予望之”,正以急不可耐的思乡奇情,推涌出又一石破天惊的奇思。为滔滔黄河横隔的遥远宋国,居然在踮脚企颈中即可“望”见(那根本不可能),可见主人公的归国之心,已急切得再无任何障碍所可阻隔。强烈的思情,既然以超乎寻常的想像力,缩小了卫、宋之间的客观空间距离;则眼前的小小黄河,则可以靠一苇之筏超越。

4.河广是什么意思

《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诗中所咏的是旅居卫国的宋人,因受某种阻挠,思归不能,面对河水,反复唱叹。水在该诗当中是一种阻隔的意象,主人公踯躅河边,故国近在对岸,但却不能渡过河去,内心焦急,长期积压胸头的忧思如同排空而来的浪涌,诗句夺口而出,向上天发问以宣泄心中的不平。河面并不宽广,一根芦苇就可以渡到对岸,故国并不遥远,踮起脚就可以望得到,夸张的修辞手法更加突出了客子思归而不得的焦急心情。

根据“谁谓河广”和下句“曾不容刀”,上句“一苇”应当是指一苇之长,即都言河之狭也,应该不是指乘苇渡河。

5.【诗经河广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河广 谁谓河广⑴?一苇杭之⑶.谁谓宋远?跂予望之⑶.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⑷.谁谓宋远?曾不崇朝⑸.[1] 注释译文 【注释】 ⑴河:黄河. ⑶苇:用芦苇编的筏子.杭:通“航”. ⑶跂(qì):古通“企”,踮起脚尖.予:而. ⑷曾:乃,竟;刀:小船.曾不容刀,意为黄河窄,竟容不下一条小船. ⑸崇朝:终朝,自旦至食时.形容时间之短. 【译文】 谁说黄河宽又广?一支苇筏可飞航.谁说宋国太遥远?踮起脚跟即在望. 谁说黄河广又宽?其间难容一小船.谁说宋国太遥远?赶去尚及吃早餐.[1] 编辑本段赏析诗歌鉴赏 奇特的夸张,往往能在出人不意之中,发挥令人拍案叫绝的强烈感染效果. 所以中国古代诗人李白,状摹北方冬日之飞雪,便出口呼曰:“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如“席”之雪铺天而降,那是怎样一种旋转朔风的天地壮观!若非夸张,不可能有这种惊心动魄的奇境跃现.西方一位作家,赞叹祖国大地之肥沃,便忽生奇思:“你就是在那里插上一根车杠,也会长出枝叶来!”大地之丰饶,正是借助这匪夷所思的夸张,造出了只有在神话中才可见到的奇迹.那摇曳着绿叶青枝的无数“车杠”,该带给人无限的惊奇和狂喜. 《卫风·河广》之传诵千古,所得力者亦在其夸张之奇特.诗中的主人公,按《毛序》旧说当是归于卫国的卫文公之妹宋襄公之母,因为思念儿子,又不可违礼往见,故有是诗之作;现代的研究者多不从此说,而定其为客旅在卫的宋人,急于归返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因为在卫与宋国之间,横亘着壮阔无涯的黄河,诗之开篇即从对黄河的奇特设问发端——“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发源于“昆仑”的万里大河,在古人心目中本是“上应天汉”的壮浪奇川.当它从天泻落,如雷奔行,直闯中原大地之际,更有“览百川之弘壮”、“纷鸿踊而腾鹜”之势.对这样一条大河,发出否定式的“谁谓河广”之问,简直无知得可笑.但是,诗中的主人公非但不以此问为忤,而且断然作出了傲视旷古的回答:“一苇杭之!”他竟要驾着一支苇筏,就将这横无际涯的大河飞越——想像之大胆,因了“一苇”之夸张,而具有了石破天惊之力. 凡有奇特夸张之处,必有超乎寻常的强烈情感为之凭借.诗中的主人公为什么面对黄河,会断然生发“一苇杭之”的奇想?那是因为在他的内心,此刻正升腾着无可按抑的归国之情.接着的“谁谓宋远?跂予望之”,正以急不可耐的思乡奇情,推涌出又一石破天惊的奇思.为滔滔黄河横隔的遥远宋国,居然在踮脚企颈中即可“望”见(那根本不可能),可见主人公的归国之心,已急切得再无任何障碍所可阻隔.强烈的思情,既然以超乎寻常的想像力,缩小了卫、宋之间的客观空间距离;则眼前的小小黄河,则可以靠一苇之筏超越. 所以当诗之第二章,竟又以“谁谓河广,曾不容刀”的夸张复叠时,读者便不再感到吃惊或可笑,反倒觉得这“奇迹”出现得完全合乎情理.强烈的感情不仅催发了作诗者的奇思,也催发了读诗者一起去大胆想像:夸张之荒谬已被情感之认同所消解,现实已在奇情、奇思中“变形”.此刻出现在你眼中的主人公形象,当然已不再是隔绝在黄河这边徙倚的身影,而早以“一苇”越过“曾不容刀”的大河,化作在所牵念的家里欣然“朝食”的笑颜了. 以突兀而来的发问,和奇特夸张的答语构成全诗,来抒泻客旅之人不可遏制的思乡奇情,是《河广》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否定式的发问,问得如一泻汪洋的黄河怒浪之逆折;石破天惊的夸张,应答得如砥柱中流的峰峦之耸峙.其间所激荡排奡着的,便是人类所共有的最深切的思乡之情,它不能不令千古读者为之而动容.[2] 延伸解析: 这首诗应该是客居卫国的宋人表达自己还乡心情急迫的思乡诗作. 诗文内容简单,诗义明显,需要解释的地方并不多. 大家在欣赏这首诗时一定注意到了它的夸张修辞手法,这是中国文学的一种传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官仓老鼠大如斗”、还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些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著名诗句. 作为文艺创作,为增强感染力、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运用适当的艺术夸大手法和比喻是可行的.但是超越蔓延到其它领域就是可笑又荒唐的,就将沦为说大话、吹牛皮这些现代文明人非常反感和鄙视的陋习. 中国式文人多有这种坏毛病,分不清楚文艺和现实的界限,在日常工作生活甚至严肃的科技领域也保留了严重的联想、夸张、模糊的思维特点,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必须克服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落后的农业社会的文化特点,在今天这个现代工商文明方兴未艾的时代,这种过时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模式是非常不可取的. 参考资料 1. 《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24页2. 《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24-125页。

6.谁谓河广 一苇航之

原文杭字,出自于《诗经·卫风·河广》,原文为“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文中杭的意思,是航行,渡过的意思。谁说河面宽广,我看一根芦苇就可以渡到对岸去,故国并不是很遥远,踮起脚就可以望到。当然,文中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后来也说成语:一苇可航。是出自于《三国志·吴书·贺邵传》,“长江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苇可航也。”意思也是说一捆芦苇作成一只小船就可以渡过去。

7.【《相鼠》和《河广》结构上共同之处】

这首诗主旨古今看法分歧不大,古人多认为“刺重敛”,《毛诗序》曰:“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朱熹《诗序辨说》曰:“此亦托于硕鼠以刺其有司之词,未必直以硕鼠比其君也.”今人多认为是反对剥削,向往乐土的.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被剥削阶级反剥削斗争就没有停止过.奴隶社会,逃亡是奴隶反抗的主要形式,殷商卜辞中就有“丧众”、“丧其众”的记载;经西周到东周春秋时代,随着奴隶制衰落,奴隶更由逃亡发展到聚众斗争,如《左传》所载就有郑国“萑苻之盗”和陈国筑城者的反抗.《硕鼠》一诗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全诗三章,意思相同.头两句直呼剥削者为“硕鼠”,并以命令的语气发出警告:“无食我黍(麦、苗)!”老鼠形象丑陋又狡黠,性喜窃食,借来比拟贪婪的剥削者十分恰当,也表现诗人对其愤恨之情.三四句进一步揭露剥削者贪得无厌而寡恩:“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德、劳).”诗中以汝、我对照:我多年养活汝,汝却不肯给我照顾,给予恩惠,甚至连一点安慰也没有,从中揭示了汝、我关系的对立.这里所说的汝、我,都不是单个的人,应扩大为你们、我们,所代表的是一个群体或一个阶层,提出的是谁养活谁的大问题.后四句更以雷霆万钧之力喊出了他们的心声:“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人既认识到汝我关系的对立,便公开宣布“逝将去女”,决计采取反抗,不再养活汝!一个“逝”字表现了诗人决断的态度和坚定决心.尽管他们要寻找的安居乐业、不受剥削的人间乐土,只是一种幻想,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但却代表着他们美好的生活憧憬,也是他们在长期生活和斗争中所产生的社会理想,更标志着他们新的觉醒.正是这一美好的生活理想,启发和鼓舞着后世劳动人民为挣脱压迫和剥削不断斗争. 这首诗纯用比体,《诗经》中此类诗连同本篇只有三首,另外两首是《周南·螽斯》、《豳风·鸱鸮》.这三首的共同特点就是以物拟人,但本篇稍有不同.另两篇可以看作寓言诗,通篇比喻,寓意全在咏物中.本篇以硕鼠喻剥削者虽与以鸱鸮喻恶人相同,但《鸱鸮》中后半仍以鸟控诉鸱鸮展开,寓意包含在整体形象中,理解易生分歧;而本篇后半则是人控诉鼠,寓意较直,喻体与喻指基本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诗序》认为老鼠“贪而畏人”,重敛者“蚕食于民……若大鼠也”,对寓意的理解与两千年后的今人非常相近,其理就在此. 《诗经·国风·卫风·河广》注释赏析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04-09 05:05:00 / 个人分类:中华古文存 查看( 18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题解】宋人侨居卫国者思乡之作 【原文】 谁谓河广1? 一苇杭之2. 谁谓宋远? 跂予望之3. 谁谓河广? 曾不容刀4. 谁谓宋远? 曾不崇朝5. 【译文】 谁说黄河宽又广? 一支苇筏可飞航. 谁说宋国太遥远? 踮起脚跟即在望. 谁说黄河广又宽? 其间难容一小船. 谁说宋国太遥远? 赶去尚及吃早餐. 【注释】 1.河:黄河. 2.苇:用芦苇编的筏子.杭:通“航”. 3.跂(qì):踮起脚尖.予:而. 4.曾:乃,竟;刀:小船.曾不容刀,意为黄河窄,竟容不下一条小船. 5.崇朝:终朝,自旦至食时.形容时间之短. 【赏析一】 《河广》是一首动人的思乡之歌.作者是春秋时代侨居卫国的宋人.这位离开家乡、栖身异国的游子,由于某种原因,虽然日夜苦思归返家乡,但终未能如愿以偿.当时卫国都城在河南朝歌,和宋国只隔一条黄河.诗人久久伫立在河边,眺望对岸自己的家乡,唱出了这首诗,发抒胸中的哀怨. 《河广》是《诗经》中短诗之一,仅仅八句,就概括地速写了一位游子思乡的形象,和他欲归不得的迫切心情,栩栩如生.诗人到底用什么语言、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呢?全诗不过二章,每章四句,却有四种修辞格交错着.“谁谓河广?”“谁谓宋远?”是设问的辞格,意思说,黄河并不广,宋国并不远呀.特别是一开头就提出问题,使听者被这飘忽而来的提问所感染,从而去思考诗人的情绪为什么如此激昂.接着诗人自己回答了:“一苇杭之”、“曾不容刀”(杭,通航,渡过.刀,通舠 ,小船),黄河的河面那么狭,只用一束芦苇就可以渡过去了,它连一只小船都容不下呢!我们知道,黄河实际上还是比较广阔的,这里极言黄河的狭窄易渡,是夸张的写法,同样,“跂予望之”、“曾不崇朝”(崇,同终.终朝,从天明到吃早饭时候),也是夸张的修辞.是极力形容由卫至宋归家路途之近,踮起脚跟就能望见,不须一个早上就能到达家乡,岂不是近在咫尺吗?在短短的八句诗里,就有四句运用夸张的语言.朱熹《诗集传》说:“诗人极言河小,意谓宋近也.”他道出了本诗运用夸张语言的特色.夸张是一种言过其实的艺术手法,《文心雕龙·夸饰篇》说:“故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是以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舠;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襄陵举滔天之目,倒戈立漂杵之论.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刘勰把《河广》列入夸张的修辞格,并指出夸张的特点,是言过其实,完全正确.夸张是反映真实,但这种真实,是艺术上的真实,不是事实上的真实.正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杜甫。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