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诗经《jiu木》《螽斯》的解释译文
《诗经》“螽斯”,三章,非常有趣:“螽斯羽,诜诜兮。
宜尔子孙, 振振兮。/螽斯羽, 薨薨兮。
宜尔子孙, 绳绳兮。/螽斯羽, 揖揖兮。
宜尔子孙, 蛰蛰兮。/”。
从字面上理解,螽(音终)斯:或名斯螽,一种蝗虫。一说“斯”为语词。
诜诜(音申):同莘莘,众多貌。振振(音真):盛貌,多而成群。
薨薨(音轰):象声词,群中齐习的声音,形容螽斯的齐鸣。宜,多的意思。
绳绳:绵延不绝的样子。揖揖(音集):会聚群集的样子。
揖为集之假借。蛰蛰(音执):和集之意。
了解这些字意之后,就可以直译其诗。 翻译成现代诗,就是: 昆虫试翅时,众多集成堆,和谐子孙更兴旺,成双又成对。
昆虫展翅时,众多一齐飞,和谐子孙更兴旺,一辈又一辈。 昆虫收翅时,众多忙不归,和谐子孙更兴旺,欢聚又欣慰。
2.诗经螽斯赏析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翻译过来就是
蝈蝈张翅膀,群集低飞翔啊。你的子孙多又多,家族正兴旺啊。
蝈蝈张翅膀,群飞嗡嗡响啊。你的子孙多又多,世代绵延长啊。
蝈蝈张翅膀,群聚挤满堂啊。你的子孙多又多,和睦好欢畅啊。
赏析
本诗采用叠词叠句的叠唱形式,也是诗经大多会采用的艺术手法。本诗通过这种艺术手法颂祝多子多孙的诗旨,显豁而明朗。就意象而言,飞蝗产卵孵化的若虫极多,年生两代或三代,真可谓是宜子的动物。诗篇正以此作比,寄兴于物,即物寓情。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前两句描写,后两句颂祝。而叠词叠句的叠唱形式。是这首诗艺术表现上最鲜明的特色。其实,通篇围绕“螽斯”着笔,却一语双关,即物即情,物情两忘,浑然一体。因此,“螽斯”不只是比喻性意象,也可以说是《诗经》中不多见的象征性意象。
3.国风·周南·螽斯的注释译文
⑴螽(zhōng终)斯:或名斯螽,一种直翅目昆虫,常称为“蝈蝈”。一说“斯”为语词。
⑵诜(shēn 身)诜:同莘莘,众多貌。
⑶振振(zhēn真 古音):茂盛的样子。
⑷薨(hōng轰)薨:很多虫飞的声音。或曰形容螽斯的齐鸣。
⑸绳绳(mǐn):延绵不绝的样子。
⑹揖(jí集 古音)揖:会聚的样子。揖为集之假借。
⑺蛰(zhé哲)蛰:多,聚集。 蝈蝈张翅膀,群集低飞翔啊。你的子孙多又多,家族正兴旺啊。
蝈蝈张翅膀,群飞嗡嗡响啊。你的子孙多又多,世代绵延长啊。
蝈蝈张翅膀,群聚挤满堂啊。你的子孙多又多,和睦好欢畅啊。
4.诗经螽斯注音
首先,针对你说的古音,只能是中古音,因为上古音的调值已经不可考。根据宋本广韵
振:广韵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韵 反切 声母 韵母 声调 平水韵 等呼 韵摄 韵部 国际音标 罗马字
眞 侧邻 章 眞A 平声 眞 开口三等 臻 眞A tɕĭĕn cjin/tjin
广韵目次:去二十一震
小韵 反切 声母 韵母 声调 平水韵 等呼 韵摄 韵部 国际音标 罗马字
震 章刃 章 眞A 去声 震 开口三等 臻 眞A tɕĭĕn cjinh/tjinn
中古时候,振有两读,平声和去声,根据文义,古代那些给诗经作注释,特别是注音工作的人,根据文义,以当时的中古音去推测上古音,所以有了振读平声,实则上古音的调值不可靠,弄百度百科的那些人,估计是e68a847a6431333335333037从古代孔颖达的疏或者其他的训诂学文献上找的。记住,上古音,到了中古音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而中古音到近古音,也有嬗变。
对于古籍,不必非得改读以求押韵。
5.诗经翻译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葛蔓青又密,爬谷又铺地,叶繁碧萋萋.黄鸟舞戏戏,灌木鸟群集,婉转鸣唧唧.葛蔓青又密,爬谷又铺地,叶繁碧萋萋.煮葛抽丝急,织布缕相系?悠悠做成衣.心思告女师,我回娘家去.内衣洗干净,再把外衣洗.何物还当洗?问安行大礼.○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颓。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采采卷耳秧,采呀不满筐.心里总想他,竹筐放路旁.骑马上山梁,眼看马累伤.喝酒解乡愁,少来把家想.骑马上山冈,马疲人玄黄. 喝酒解乡愁,使他少怀伤.骑马石山上,马嘴白沫淌.仆从也病倒,悲酸满愁肠.○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南山树冠伏,葛藤缠上树.和乐君子啊,安乐又幸福.南山树冠伏,葛藤爬上树.和乐君子啊,福禄其相助.南山树冠伏,葛藤绕上树.和乐君子啊,成就你福禄.○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
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
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蝈蝈绿翅振,聚来鸣好音.你的众子孙,多得连成群.蝈蝈绿翅振,轰轰唱好音.你的众子孙,绵长如彩云.蝈蝈绿翅振,相聚共纷纷.你的众子孙,多得如星群.○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叶翠欲滴,桃花花儿密.新娘嫁过来,甜蜜好夫妻.桃叶翠欲滴,硕桃压枝低.新娘嫁过来,美满好夫妻.桃叶翠欲滴,桃叶葱葱密.新娘嫁过来,如意好夫妻.○兔罝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免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密密张兔网,丁当敲木桩.武夫雄赳赳,卫士守四方. 密密张兔网,设在要道上.武夫雄赳赳,公侯好伴当.密密张兔网,设在郊野上.武夫雄赳赳,心腹守国邦.○芣苡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示颉之。
来采车前草,采呀采起来.来采车前草,采呀采起来.来采车前草,捡呀捡起来.来采车前草,捋呀捋下来.来采车前草,兜呀兜起来.来采车前草,衣襟兜回来.○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
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南山乔木高又奇,所憾树下不能息.汉水游女真美丽,无法求到我痴迷.汉水宽宽水漓离,游到对岸不敢提.大江浩浩长又长,没法绕过心里急.江树长得高又杂,割取荆草一把把.姑娘如果要出嫁,好好喂饱拉车马.汉水宽宽滚浪花,想到对岸是自夸.大江浩浩长又长,绕到那边没办法.江树长得杂又高,割取筐筐嫩蒌蒿.姑娘如果要出嫁,快把马驹来喂好.汉水宽宽水潦潦,面对彼岸不敢瞧.大江浩浩长又长,不到彼岸我心焦.○汝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赬尾,王室如毁。
虽则如毁,父母孔迩汝河坝上转,我砍楸树干.没见心上人,饥渴更熬煎.汝河坝上找,我砍楸树条.见到心上人,难诉两情好.鲂尾红闪闪,王室把人焦.虽然以火煎,父母盼早还.。
6.诗经全文翻译
你那不是全文
【国风·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兔罝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免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芣苡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礻颉之。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汝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7.诗经里斯羽什么意思
张开翅膀。
出自国风-周南-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注释:
1、螽(zhōng终)斯:或名斯螽,一种直翅目昆虫,常称为“蝈蝈”。一说“斯”为语词。
2、诜(shēn 身):同莘莘,众多貌。
3、振振(zhēn真 古音):茂盛的样子。
4、薨(hōng轰)薨:很多虫飞的声音。或曰形容螽斯的齐鸣。
5、绳绳(mǐn):延绵不绝的样子。
6、揖(jí集 古音)揖:会聚的样子。揖为集之假借。
7、蛰(zhé哲)蛰:多,聚集。
翻译:蝈蝈张翅膀,群集低飞翔啊。你的子孙多又多,家族正兴旺啊。蝈蝈张翅膀,群飞嗡嗡响啊。你的子孙多又多,世代绵延长啊。蝈蝈张翅膀,群聚挤满堂啊。你的子孙多又多,和睦好欢畅啊。
扩展资料:
原文赏析: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前两句描写,后两句颂祝。而叠词叠句的叠唱形式。是这首诗艺术表现上最鲜明的特色。如果说,“宜尔子孙”的三致其辞,使诗旨显豁明朗;那么,六组叠词的巧妙运用,则使全篇韵味无穷。
《诗经》运用叠词颇为寻常,而《螽斯》的独特魅力在于:六组叠词,锤炼整齐,隔句联用,音韵铿锵,造成了节短韵长的审美效果。
同时,诗章结构并列,六词意有差别,又形成了诗意的层递:首章侧重多子兴旺;次章侧重世代昌盛;末章侧重聚集欢乐。
平中暗含波折;六字炼得甚新,诗意表达圆足。另外,在朱熹《诗集传》中,《螽斯》是比体首篇,故用以释比。
其实,通篇围绕“螽斯”着笔,却一语双关,即物即情,物情两忘,浑然一体。因此,“螽斯”不只是比喻性意象,也可以说是《诗经》中不多见的象征性意象。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国风·周南·螽斯
8.国风·周南·螽斯的作品鉴赏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前两句描写,后两句颂祝。而叠词叠句的叠唱形式。是这首诗艺术表现上最鲜明的特色。如果说,“宜尔子孙”的三致其辞,使诗旨显豁明朗;那么,六组叠词的巧妙运用,则使全篇韵味无穷。《诗经》运用叠词颇为寻常,而《螽斯》的独特魅力在于:六组叠词,锤炼整齐,隔句联用,音韵铿锵,造成了节短韵长的审美效果。同时,诗章结构并列,六词意有差别,又形成了诗意的层递:首章侧重多子兴旺;次章侧重世代昌盛;末章侧重聚集欢乐。由此看来,方氏的评语似可改为:诗虽平说,平中暗含波折;六字炼得甚新,诗意表达圆足。另外,在朱熹《诗集传》中,《螽斯》是比体首篇,故用以释比。其实,通篇围绕“螽斯”着笔,却一语双关,即物即情,物情两忘,浑然一体。因此,“螽斯”不只是比喻性意象,也可以说是《诗经》中不多见的象征性意象。
关于诗旨,《毛诗序》云:“《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点出了诗的主旨,但拖了一个经学的尾巴。朱熹《诗集传》承毛氏之说。还作了“故众妾以螽斯之群处和集而子孙众多比之”的发挥,没有贯彻其“《诗》作诗读”的主张。对此,姚际恒一并认为“附会无理”(《诗经通论》);方玉润进而指出:诗人措词“仅借螽斯为比,未尝显颂君妃,亦不可泥而求之也。读者细咏诗词,当能得诸言外”(《诗经原始》)。确实不可泥求经传,而应就诗论诗。
体会意象,细味诗语,先民颂祝多子多孙的诗旨,显豁而明朗。就意象而言,飞蝗产卵孵化的若虫极多,年生两代或三代,真可谓是宜子的动物。诗篇正以此作比,寄兴于物,即物寓情;“子孙众多,言若螽斯”,即此之谓。就诗语而言,“宜尔子孙”的“宜”,有“多”的含义;而六组叠词,除“薨薨”外,均有形容群聚众多之意。易辞复唱,用墨如泼,正因心愿强烈。“子孙”,是生命的延续,晚年的慰藉,家族的希望。华夏先民多子多福的观念,在尧舜之世已深入民心。《庄子·天地》篇有“华封人三祝”的记载:尧去华地巡视,守疆人对这位“圣人”充满敬意,衷心地祝愿他“寿、富、多男子”。而再三颂祝“宜尔子孙”的《螽斯》,正是先民这一观念诗意地热烈抒发。
就诗篇编排而言,前篇《国风·周南·樛木》祝贺新婚幸福,此篇继而祈颂多生贵子,不仅顺理成章,或恐正是编者苦心所系。 [明]钟惺:“诜诜”、“薨薨”、“揖揖”,非和也.能为“诜诜”、“薨薨”、“揖揖”,即和矣。盖指和之象以示人也。要知“诜诜”、“薨薨”、“揖揖”.皆是“群”字义,非“和”字,正解也。物群则争,群而和乃真和也,和者生理亦生气,子孙众多,自是感应必然之妙。
[明]徐奋彭:以和德而昌后.此固后妃之所宜,而众妾屡喻而称之,则得于所感亦深矣。
[明]戴君恩:比意不但在生育之繁.全在“宜”字、“诜诜”等字见得。勿论其他,只细玩“诜诜”、“薨薨”字而自是螽斯写生手。古人下字之妙如此。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曰:“诗只平说,难六字炼得甚新。”
[清]牛运震:子孙说螽斯,奇。叠字为调,节短韵长。螽斯比后妃,古人作诗无嫌忌如此。
[清]徐与乔:比意不在下三叠字,而在上三叠字。“宜”字从此见得。只细玩上三叠字,自是螽斯写生手。古人下字之妙如此。陆氏日: 《螽斯》之诗,与《樱木》三章,皆后妃之德也。词气和平,文义回互,反覆而吟咏之,则深醇酿郁之化,自溢于音响节奏之余。以声诗言之,三叠之类也;以声乐言之,三阕之类也,而古调从可识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