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文中“若”字有几种翻译

古文读音:【rě】、【ruò】、【ruò】

古文中的翻译如下:

①<;动>;像。《赤壁之战》:“众士慕仰,~水之归海。”

②<;动>;及;比得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不~君之美也。”

③<;代>;你;你们;你(们)的。《鸿门宴》:“~入前为寿。”《捕蛇者说》:“更~役,复~赋。”

④<;代>;这样的;这。《齐桓晋文之事》:“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⑤<;连>;至于。《齐桓晋文之事》:“~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⑥<;连>;假如;如果。《肴之战》:“~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⑦<;连>;或;或者。《汉书?食货志》:“时有军役~水旱,民不困乏。”

⑧<;副>;好像;似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有光。”

⑨<;词缀>;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出。《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

2.”若”字在古汉语中的所有意思和每个意思对应的例句

若ruò ㄖㄨㄛˋ◎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 约计:~干(ɡān ).~许.◎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顺从:“曾孙是~.”◎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

3.所有包含“若”字的诗词歌赋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 南园十三首》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柳宗元《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 武元衡《赠道者》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乐婉《卜算子》

4.急求含“若”字的诗词 且“若”是表示”你的意思的

和刘后村杂兴-全宋诗-胡仲弓

近学时妆越样新,空遗畎畎处忠臣。

烛之武老未为老,刘伯龙贫可是贫。

造物不应推若辈,江山亦合助诗人。

挂冠神武当年事,明哲从来要保身。

《诗·小雅·宾之初筵》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肴核维旅。

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

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

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龠舞笙鼓,乐既和奏,烝衎烈祖,以洽白礼。

百礼既至,有壬有林,锡尔纯嘏,子孙其湛。

其湛曰乐,各奏尔能,宾载手仇,室人入又。

酌彼康爵,以奏尔时。

宾之初筵,温闻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

曰既醉止,威仪幡幡,舍其坐迁,屡舞仙仙。

其未醉止,威仪抑抑,曰醉既止,威仪怭怭。

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僛僛。

是曰既醉,不知其邮,侧弁其俄,屡舞傞傞。

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饮酒孔嘉,维其令仪。

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

彼醉不臧,不醉反耻,式勿从谓,无俾大怠。

匪言勿言,匪由勿语,由醉之言,俾出童羖。

三爵不识,矧敢多又。

美要眇兮宜修。——《楚辞》

征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赶月明归。”

(《池州翠微亭》)南宋名将岳飞

特 找不到

第一解认为前一特是「特地」,即专诚到来;后一特是独自。特特寻芳便是一个人专诚到来寻芳。第二解是拟声词,特特是马蹄声。

5.若字在文言文中用法及意义,需要例句

◎ 若 ruò 〈动〉 (1) (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2) 同本义 [be obedient to] 若,顺也。

——《尔雅·释名》万民是若。——《诗·鲁颂·阙宫》天子是若。

——《诗·大雅·烝民》有孚禺若。——《易·观》钦若昊天。

——《书·尧典》不逢不若。——《左传·宣公三年》 (3) 又如:若时(顺应天时);若淑(温顺而善良) (4) 如同;像 [like; as if] 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

——《墨子·尚贤中》肌肤若 冰雪,绰约若处子。——《庄子·逍遥游》关山度若飞。

——《乐府诗集·木兰诗》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5) 又如:视若分敌;若明若昧(好像清楚又好像不清楚);若出一辙(若出一轨。

像从一个车辙里出来的。比喻言论、行动、遭遇等完全一样);若如(如;像);若卵投石(同“以卵击石”。

比喻不自量力,必遭失败);若涉渊水(若涉渊冰。比喻处境艰险) (6) 择菜 [trim vegetables] 若,择菜也。

从艹、右。右,手也。

——《说文》 (7) 引申为选择 [choose] 《晋语》秦穆公曰:“夫 晋国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以为朝夕之急。”此谓使谁先择二公子而立之,若正训择,择菜引申之义也。

——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8) 同,相当 [be equal to] 彼与彼年相若也。——韩愈《师说》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

——《孟子》 (9) 及;到 [arrive] 病未若死。——《国语》 (10) 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match] 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礼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战国策·齐策》 (11) 诺,应允,后作“诺” [promise] 已若必信,则处于度之内也。——《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步骑之所蹂若。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12) 对付,处置 [treat with;handle] 寇深矣,若之何?——《左传·僖公十五年》 ◎ 若 ruò 〈代〉 (1) 如此,这样 [such] 出若入若。——《荀子·王霸》。

注:“如此也。” 织自若。

——《战国策·秦策》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若许(如许;这些);若言(此言,这样的话);若曰(这样说);若大若小(大大小小);若此(如此,这样);若是(如此,这样);若斯(如此);若然(如此);若尔(如此,如果这样) (3) 你 [们] ;你 [们] 的 [you;your] 若,汝也。

——《小尔雅》惟若宁候。——《考工记·梓人》若则有常。

——《仪礼·士昏礼记》若肯发兵助我乎?——《汉书·匈奴传上》若不恭命。——《墨子·明鬼下》命曰三日,若宿而至。

——《国语·晋语四》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若辈得无苦贫乎。

——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若曹(你们这些人);若属(你们);若辈(你们) (5) 其;他的 [he;his]——用于他称今人处若国得罪。——《墨子·天志下》 (6) 这个,这样——用于近指 [this]。

如:若人(这个人);若士(这个人。同若人);若时(此时,现在);若辈(这些人,这等人) (7) 用于疑问。

相当于“怎么”、“哪里” [where]。如:若个(哪个);若之何(怎么办;也指怎么,为什么);若何(怎样,怎么样;亦指怎么办;怎么,为什么);若为(怎样;怎样的;怎堪;怎能) (8) 这么;那么。

用同“偌” [like so] 老太太若大年纪。——《红楼梦》 ◎ 若 ruò (1) 假如;如果 [if] 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反国,将为乱。

——《史记·赵世家》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天若有情天亦老。——唐·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2) 又如:若不是(如果不是);若曰(如果说);假若(假使);若其(假如,如果);若苟(若或。

假如,如果);若非(如果不是;要不是);若果(如果);若使(假使,假如,如果);若是(如果,如果是) (3) 至于 [so]。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又如:若乃(至于。用于句子开头,表示另起一事) (5) 或;或者 [or]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汉书·高帝纪》若有会同。——《周礼·稍人》 (6) 又如:若者(或者);若大若小(大大小小) (7) 与,和 [and] 旅王若公。

——《书·召诰》 (8) 而 [but] 抑若扬兮。——《诗·齐风·猗嗟》宠辱若惊。

——《老子》。顾注:“而已” 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实在陛下。

——《三国志·魏志》 ◎ 若 ruò 〈名〉 (1) 禾秆皮 [stem’s skin] 稣,杷取禾若也。——《说文》。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秆皮散乱,杷而梳取之。” (2) 香草名杜若,香草。

——《说文》华采衣兮若英。——《楚辞·云中君》顺微风,挥若芳。

——傅毅《舞赋》。注:“杜也。”

衡兰芷若。——《汉书·司马相如传》 (3) 又如:若芳(杜若的香气);若英(杜若的花);若惠(香草名。

杜若和蕙草) (4) 灵木 [fairy tree]。如:若木(古代神。

6.一首诗带有若字和凌字的诗词有哪些

李贺的《南园十三首》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窣宫帘。

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吴王八茧蚕。

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

桃胶迎夏香琥珀,自课越佣能种瓜。

三十未有二十馀,白日长饥小甲蔬。

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

泉沙软卧鸳鸯暖,曲岸回篙舴艋迟。

泻酒木栏椒叶盖,病容扶起种菱丝。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

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长峦谷口倚嵇家,白昼千峰老翠华。

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莼花。

松溪黑水新龙卵,桂洞生硝旧马牙。

谁遣虞卿裁道帔,轻绡一匹染朝霞。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其中有“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句。供参考。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