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内容和释文

诗经·邶风·击鼓》赏析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诗经·邶风·击鼓》译注 『咀华庐』整理 题解: 卫国兵士,远戍陈宋,久役不得归,怀念妻子,回忆临行与妻子诀别之词。 原 文 译 文 注 释 击鼓其镗1, 踊跃用兵2。 土国城漕3, 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4, 平陈与宋5。 不我以归6, 忧心有忡7。 爰居爰处8? 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9? 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10, 与子成说11。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12, 不我活兮13。 于嗟洵兮14, 不我信兮15。 敲鼓声音响镗镗, 鼓舞士兵上战场。 人留国内筑漕城, 唯独我却奔南方。 跟从将军孙子仲, 要去调停陈和宋。 长期不许我回家, 使人愁苦心忡忡。 安营扎寨有了家, 系马不牢走失马。 叫我何处去寻找? 原来马在树林下。 “无论聚散与死活”, 我曾发誓对你说。 拉着你手紧紧握, “白头到老与你过”。 叹息与你久离别, 再难与你来会面。 叹息相隔太遥远, 不能实现那誓约。 1.镗(tánɡ堂):鼓声。其镗,即”镗镗”。 2.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3.土国:或役土功于国。漕:地名。 4.孙子仲:卫国大夫。 5.平: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6.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 7.有忡:忡忡。 8.爰(yuán元):本发声词,犹言”于是”。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9.于以:于何。 10.契阔:聚散。契,合;阔,离。 11.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12.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13.活:借为”佸”,相会。 14.洵:远。 15.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赏析】 《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卫州吁用兵暴乱,使公孙文仲将而平陈与宋。国人怨其勇而无礼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今以为姚说较《毛序》为合理,姑从姚氏。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平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鄘风·定之方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文公营楚丘,这就是诗所谓“土国”,到了穆公,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城漕”。“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犹在国境以内,现在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甚了。 第二章“从孙子仲,平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这个细节,真写得映带人情。毛传解释一二句为:“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把“爰”解释为“或”,作为代词,则两句通叙营中他人。其实全诗皆抒诗人一己之情,所以四、五两章文情哀苦,更为动人。 第四章“死生契阔”,毛传以“契阀”为“勤苦”是错误的。黄生《义府》以为“契,合也;阔,离也;与死生对言”是正确的。至于如何解释全章诗义。四句为了把叶韵变成从AABB式,次序有颠倒,前人却未尝言及。今按本章的原意,次序应该是: 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偕老。” 这样诗的韵脚,就成为ABBA式了。本来“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成说”的内容,是分手时的信誓。诗为了以“阔”与“说”叶韵,“手”与“老”叶韵,韵脚更为紧凑,诗情更为激烈,所以作者把语句改为现在的次序。 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阔”。“不我活兮”的“活”,应该是上章“契阔”的“契”。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会也。”“于嗟洵兮”的“洵”,应该是“远”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阔”的“阔”。“不我信兮”的“信”,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的。两章互相紧扣,一丝不漏。 诗凡五章,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已经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后两章转到夫妻别时信誓,谁料到归期难望,信誓无凭,上下紧扣,词情激烈,更是哭声干霄了。写士卒长期征战之悲,无以复加。

2.《诗经·陈风·月出》注释、翻译、赏析、关键字注音

《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①,佼人僚兮②。

舒窈纠兮③,劳心悄兮④。月出皓兮,佼人懰兮⑤。

舒懮受兮,劳心慅兮⑥。月出照兮⑦,佼人燎兮⑧。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⑨。 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多么素净的月光,照见你妩媚的脸庞. 你娴雅婀娜的倩影,牵动我纷乱的愁肠!多么明朗的月光,照见你亮丽的脸庞,你娴雅轻盈的倩影,牵动我焦盼的愁肠! ①皎:毛传:”皎,月光也。

“谓月光洁白明亮。关于诗的主题,《毛诗序》认为是讽刺陈国统治者”好色”,朱熹《诗集传》谓”此亦男女相悦而相念之辞”。

高亨《诗经今注》认为描绘”陈国统治者,杀害了一位英俊人物”。现在多认为是月下相思的爱情诗。

②佼(jiāo):同”姣”,美好。”佼人”即美人。

僚:同”嫽”,娇美。③舒:舒徐,舒缓,指从容娴雅。

窈纠:与第二、三章的”懮(yǒu)受”、”夭绍”,皆形容女子行走时体态的曲线美。④劳心:忧心。

悄:忧愁状。⑤懰(lǐu):妩媚。

⑥慅(cǎo):忧愁,心神不安。⑦照:照耀(大地)。

⑧燎:明也。一说姣美。

⑨惨(zào):当为”懆(cǎo)”,焦躁貌。 【赏析】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如果我们把这里所说的“人”理解为审美的人,把这里所说的“月”理解为人的审美对象的月,那么是谁第一个用含情脉脉的审美的眼光观照月亮?是谁第一个在这冰冷的自然之物中发现了温情的诗意?是谁最先把它从“远在天边”拉到“近在眼前”,贴近人们的心灵?就作为审美意识的载体和结晶的文学作品来说,应是这首《月出》的作者。

每首诗都有自己的意境,自己的情调。中国古代咏月的诗篇真是积案盈箱,汗牛充栋,比如《古诗十九首》的“明月何皎皎”、“明月皎夜光”,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及李白的《古朗月行》、杜甫的《闺中望月》,等等等等,不管它们如何变换着视角,变换着形式,变换着语言,但似乎都只是一种意境,一种情调,即迷离的意境,怅惘的情调。

这种意境与情调,最早也可以追溯到《月出》。 是的,《月出》的意境是迷离的。

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说它“从男意虚想,活现出一月下美人”。诗人思念他的情人,是从看到冉冉升起的皎月开始的。

也许因为月儿总是孤独地悬在无垠的夜空,也许因为它普照一切,笼盖一切,所谓“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月下怀人的作品总给人以旷远的感觉。作者的心上人,此刻也许就近在咫尺,但在这朦胧的月光下,又似乎离得很远很远,真是“美人如花隔云端”(李白《长相思》)。

诗人“虚想”着她此刻姣好的容颜,她月下踟躅的婀娜倩影,时而分明,时而迷茫,如梦,似幻…… 《月出》的情调是惆怅的。全诗三章中,如果说各章前三句都是从对方设想,末后一句的“劳心悄兮”、“劳心慅兮”、“劳心惨兮”,则是直抒其情。

这忧思,这愁肠,这纷乱如麻的方寸,都是在前三句的基础上产生,都由“佼人”月下的倩影诱发,充满可思而不可见的怅恨。其实这怅恨也已蕴含在前三句中:在这静谧的永夜,“佼人”为何月下独自地长久地徘徊,一任夜风拂面,一任夕露沾衣?难道不是也在苦苦地思念着自己?这真是“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春江花月夜》)! 与迷茫的意境和惆怅的情调相适应,《月出》的语言是柔婉缠绵的。

通篇各句皆以感叹词“兮”收尾,这在《诗经》中并不多见。“兮”的声调柔婉、平和,连续运用,正与无边的月色、无尽的愁思相协调,使人觉得一唱三叹,余味无穷。

另外,形容月色的“皎”、“皓”、“照”,形容容貌的“僚”、“懰”、“燎”,形容体态的“窈纠”、“懮受”、“夭绍”,形容心情的“悄”、“慅”、“惨”,在古音韵中或属宵部韵或属幽部韵,而宵、幽韵可通,则此诗可谓一韵到底,犹如通篇的月色一样和谐。其中“窈纠”、“懮受”、“夭绍”俱为叠韵词,尤显缠绵婉约。

其实,这些词意的细微差异现在已很难说清。后人连篇累牍的解释,坦率地说,未尝没有望文生义、强作解人之嫌,当然这也是不得已的事。

如今我们应当而且只能根据全诗的意境和情调去心领神会。不过这也恰巧可以发挥我们的想像,填补时间的变迁所造成的意义空白。

望月怀人的迷离意境和伤感情调一经《月出》开端,后世的同类之作便源源不断,焦竑《焦氏笔乘》说:“《月出》见月怀人,能道意中事。太白《送祝八》‘若见天涯思故人,浣溪石上窥明月’,子美《梦太白》‘落月满屋梁,犹疑见颜色’,常建《宿王昌龄隐处》‘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王昌龄《送冯六元二)‘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清光比故人,豁然展心悟’,此类甚多,大抵出自《陈风》也。”

姚舜牧《重订诗经疑问》也说:“宋玉《神女赋》云:‘其始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正用此诗也。”他们举出的例子,只是其中一部分罢了。

而这些滥觞于《月出》的望月怀人诗赋作品,总能使我们受到感动与共鸣,这也正如月亮本身,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 《月出》是陈国的民歌,是一首情诗。

诗人在月下遇到一个美丽的。

3.《诗经·豳风·鸱号》译文

《诗经·豳风·鸱鴞》译注??来自/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81????原 文 译 文 ??注 释 ??鸱鸮鸱鸮1, 猫头鹰你这恶鸟, ·1.鸱鸮(chī xiāo):猫头鹰。

既取我子2, 已经夺走了我的雏子, ·2.子:指幼鸟。??无毁我室3。

再不能毁去我的窝巢。 ·3.室:鸟窝。

恩斯勤斯4, 我含辛茹苦, ·4.恩:爱。《鲁诗》”恩”作”殷”,尽心之意。

斯:语助词。??鬻子之闵斯5。

早已为养育雏子病了!??·5.鬻(yù):育。闵:病。

?迨天之未阴雨6, 我趁着天未阴雨,?? ·6.迨(dài):及。??彻彼桑土7, 啄取那桑皮桑根,?? ·7.彻:通”撤”,取。

桑土:《韩诗》作”桑杜”,桑根。??绸缪牖户8。

将窗扇门户缚紧。?? ·8.绸缪(móu):缠缚,密密缠绕。

牖(yǒu):窗。户:门。

今女下民9, 现在你们树下的人,?? ·9.女:汝。下民:下面的人。

或:有。??或敢侮予? 还有谁敢将我欺凌!????予手拮据10, 我用拘挛的手爪,?? ·10.拮据:手病,此指鸟脚爪劳累。

予所捋荼11。 采捋茅草花;?? ·11.捋(luó):成把地摘取。

荼:茅草花。??予所蓄租12, 又蓄积干草垫底,? ?·12.蓄:积蓄。

租:通”苴”(居),茅草。??予口卒瘏13, 喙角也累得病啦,? ?·13.卒瘏(tú):患病。

卒通”悴”。室家:指鸟窝。

曰予未有室家。 只为了还未筑好的家。

?予羽谯谯14, 我的翅羽稀落,? ?·14.谯(qiáo)谯:羽毛疏落貌。??予尾翛翛15, 我的尾羽枯槁;? ·15.翛(xiāo)翛:羽毛枯敝无泽貌。

予室翘翘16。 我的巢儿垂危, ·16.翘翘:危而不稳貌。

?风雨所漂摇, 正在风雨中飘摇。??予维音哓哓17! 我只能惊恐地哀号! ? ?·17.哓(xiāo)哓:惊恐的叫声。

4.《诗经·邶风·击鼓》全文什么意思 讲解下

击鼓声镗镗(震于耳旁), (将士们)奋勇演练着刀枪。

土墙和漕城修筑正忙, 惟有我随军远征到南方。 跟随孙子仲(行旅奔波), 平定(作乱的)陈、宋二国, 回家的心愿得不到允可, 心中郁郁忧愁不乐, (我却)身在何方,身处何地? 我的马儿丢失在哪里? 到哪里(才能)将它寻觅? 到那(山间的)林泉之地。

生生死死离离合合, (无论如何)我与你说过。 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 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可叹如今散落天涯, 怕有生之年难回家乡。 可叹如今天各一方, 令我的信约竟成了空话。

5.《诗经·豳风·鸱号》译文

《诗经·豳风·鸱鴞》译注

来自/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81

原 文 译 文 注 释

鸱鸮鸱鸮1, 猫头鹰你这恶鸟, ·1.鸱鸮(chī xiāo):猫头鹰。

既取我子2, 已经夺走了我的雏子, ·2.子:指幼鸟。

无毁我室3。 再不能毁去我的窝巢。 ·3.室:鸟窝。

恩斯勤斯4, 我含辛茹苦, ·4.恩:爱。《鲁诗》”恩”作”殷”,尽心之意。斯:语助词。

鬻子之闵斯5。 早已为养育雏子病了! ·5.鬻(yù):育。闵:病。

迨天之未阴雨6, 我趁着天未阴雨, ·6.迨(dài):及。

彻彼桑土7, 啄取那桑皮桑根, ·7.彻:通”撤”,取。桑土:《韩诗》作”桑杜”,桑根。

绸缪牖户8。 将窗扇门户缚紧。 ·8.绸缪(móu):缠缚,密密缠绕。牖(yǒu):窗。户:门。

今女下民9, 现在你们树下的人, ·9.女:汝。下民:下面的人。或:有。

或敢侮予? 还有谁敢将我欺凌!

予手拮据10, 我用拘挛的手爪, ·10.拮据:手病,此指鸟脚爪劳累。

予所捋荼11。 采捋茅草花; ·11.捋(luó):成把地摘取。荼:茅草花。

予所蓄租12, 又蓄积干草垫底, ·12.蓄:积蓄。租:通”苴”(居),茅草。

予口卒瘏13, 喙角也累得病啦, ·13.卒瘏(tú):患病。卒通”悴”。室家:指鸟窝。

曰予未有室家。 只为了还未筑好的家。

予羽谯谯14, 我的翅羽稀落, ·14.谯(qiáo)谯:羽毛疏落貌。

予尾翛翛15, 我的尾羽枯槁; ·15.翛(xiāo)翛:羽毛枯敝无泽貌。

予室翘翘16。 我的巢儿垂危, ·16.翘翘:危而不稳貌。

风雨所漂摇, 正在风雨中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231613937飘摇。

予维音哓哓17! 我只能惊恐地哀号! ·17.哓(xiāo)哓:惊恐的叫声。

6.哪个版本的《诗经》注解最好

向各位前辈长者同辈晚辈推荐《宗伯正曜古传诗经·风》一书

各位前辈、长者以及同辈晚辈学者,您好!拙作《宗伯正曜古传诗经·风 精选注译版》是本书作者陈政耀(宗伯正曜)继承周朝宗伯学(古儒学、古经学)独家传承及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后辈宗伯学弟子陈政耀(宗伯正曜)、赵樱仰慕先师孔子的丰功伟绩,欲求竭力效法先贤,注释《诗经》慎始敬终,把先师传袭下来的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务求能让后世之人了解真正的参周古史和古文《诗经》。阅读该书宜采用古代六书之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作者学识不足,水平有限,请各位前辈、长者以及同辈晚辈学者多多指点为幸!

其注释讲解源自周朝最初的宗伯学,与后世的注解完全不同,仅列举九篇如下

1、《召南·鹊巢》-太姒出嫁之前慈父的叮嘱

2、《卫风·木瓜》-先师孔子说齐鲁之盟(陈政耀)

3、宗伯正曜释义“武王《利簋铭文》”

4、《王风·采葛》大宗伯祝奠武王小殓之奠辞

5、《魏风·伐檀》 西周文王拘于淇园伐竹

6、《魏风·硕鼠》百姓们离开殷商投奔周城

7、《陈风·月出》 大宗伯尹佚望祭文王祭词

8、《曹风·蜉蝣》先师孔子哀孔鲤伯鱼之丧(陈政耀)

9、《召南·甘棠》 邯郸棠梨树于召(邵)伯之墓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