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这个桃子熟了吗?
  • 2.这个桃子严重吗?
  • 3.这桃子听话吗?

猕猴桃的“禁果”:永远不能成熟,这正在摧毁猕猴桃产业。

九月和十月是猕猴桃的收获季节。

但据统计,我国猕猴桃产量已经连续三年下降。

根本原因是市场上多次出现因早熟而无法成熟的猕猴桃。

这种猕猴桃质量差,价格高,而且永远不能成熟,导致一些人不再愿意购买国产猕猴桃。

可以说,这种提前采收的行为正在摧毁猕猴桃产业。

猕猴桃,原本是一种很小的水果,20世纪初被带入新西兰,被新西兰人称为“猕猴桃”。

因为这种水果富含氨基酸和矿物质,营养丰富,口感相当好,所以广受追捧。现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猕猴桃种植基地,很多猕猴桃品种都是从新西兰引进的。但是中国的水果会用中文名字,所以“猕猴桃”也在逐渐流传。

2019年底,全国猕猴桃种植面积达436万亩,总产量约300万吨。挂果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但也是在这一年,很多人声称不会再买国产猕猴桃,国产猕猴桃被央视点名。发生了什么事?

1.这个桃子熟了吗?

买猕猴桃的时候会轻轻捏一下。如果桃肉软,说明猕猴桃熟了,可以放心购买。但如果还是很难,也没关系。买回来放几天自然就成熟了。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市场上出现了一批猕猴桃。买回家的时候都是硬的,过了好几天也不软。但是一旦它们成熟,就会直接变坏。

央视记者暗访后发现,这批猕猴桃是9月初销售的,但都是7、8月份收的。

而且这段时间猕猴桃还处于积累营养的阶段,过早采摘会让这样的猕猴桃很难成熟。但是,有些人不了解情况。再加上这种早摘的猕猴桃外形美观,很多人颜值买了一批猕猴桃,回家后发现钱打到水漂了。

买过这种猕猴桃的消费者抱怨:这种猕猴桃颜值高,质量差。你切开一看,果肉是白色的,根本入口不了。这就是过早采摘的祸害。水果有自己生长成熟的时间。如果它们在成熟前采摘,自然会影响水果的成熟度和口感。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摊贩把早摘的水果当早熟水果卖,导致很多水果产区花了几年时间打造的品牌和口碑一夜之间付之东流。

2.这个桃子严重吗?

事实上,很多果农经常采摘青香蕉或柿子,但他们最多在1-2天内就能吃到。

为什么这个方法对猕猴桃不起作用?

这个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其实猕猴桃和香蕉、柿子一样,都是属于熟的慢但腐烂快的类型。所以过去猕猴桃和香蕉、柿子一样,都是在接近成熟的时候采摘,运到全国各地。这其实是严重的“提前采摘”。

现在这批猕猴桃就是“早期采摘不当”的产物。前面说过,是在“熟未熟”的状态下采摘的,已经接近成熟了。但这一批的采摘时间足足提前了1~2个月,这样“不当”采摘的猕猴桃就相当于一个空壳,在任何营养都没长出来之前就采摘了。

然而,批发商为了抢占水果市场,以高于市场价的批发价从果农手中收购这种“黑幕”猕猴桃,再以“早熟品种”为借口,以更高的价格卖给世界各地的水果商贩。

即使供应商发现了问题,也为时已晚。为了不赔钱,他们不得不再次提高价格,卖掉这些“劣质”桃子。最后,消费者和商贩一起抵制国产猕猴桃。

3.这桃子听话吗?

国内一些种植基地很早就下发了禁止“早收”的通知,那么为什么果农还在坚持早收“知法犯法”?

其实“早期收获”真的不是果农说了算的。

第一,目前我国水果产量大于消费量,这意味着水果市场实际上是买方市场。同时,同时在中国,市场上会出现多种水果,竞争压力很大。果农只能抢着卖水果,避免滞销。

其次,水果种植和生产的成本不断增加,较高的生产投入使得大部分果农很难通过归还自然成熟的水果赚钱。

三是果农销售渠道少,我国水果种植行业多为小农户。这个群体太分散,没有凝聚力,卖早期水果就是钱。如果不早摘水果,就是滞销的风险。

第四,少数不法商贩会通过控制舆论迫使果农“早收”,压低早果收购价格。

况且,近年来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速,一些电子商务从业者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也加入了早期收割的“队伍”。除了猕猴桃,曾经风靡一时的黑布林李现在也慢慢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是被“早收”彻底毁掉的果实。同样处境的,还有榴莲、御柑等很多曾经口碑极好的水果。

这样一来,各种水果的名声都被玷污了,优质水果产地被消费者拒之门外。有些声音甚至开始说,国产水果就是比不上国外水果。

可喜的是,2020年,浦江等水果种植区已经落实了猕猴桃采摘的相关规定,准确划分了不同品种猕猴桃的采摘时间,提高了猕猴桃的品质。希望其他水果种植区的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向浦江学习,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不要让自己的努力和成果毁于一旦。

文/叶沐阳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