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人张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赏人物之奇,品语言之妙,学写人之法,探立传之本,了解并传承陕西民间艺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探讨本文的人物之奇与语言之奇,总结本文写人之法;借助背景资料了解冯骥才先生为俗世奇人立传的良苦用心;借助多媒体手段拓展学生对陕西民间艺术的了解,学习本文为俗人立传之法传承陕西民间艺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与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民族气节,培养学生关注、热爱、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

赏析人物之奇,品析语言之妙,学写人之法,了解陕西民间艺术。

【教学难点】

探究立传之本。

【教法设计】

探究法、品析法

【学法设计】

自读赏析、质疑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一组天津泥人张工作室泥塑图片。

请学生谈一谈观赏感受。

针对学生回答点评。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主阅读,感知课文大意,生成探究问题。

2.请学生概括文中故事情节。

三、质疑探究,赏析人物之奇,品文章之妙

1.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生成问题。

如:

①“泥人张”的手艺高超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②海张五一来,“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为什么“泥人张”却“全然没把海张五放在眼里”?

③“海张五”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

④“泥人张”复仇的巧妙之处在哪里?

⑤“海张五”既然说“泥人张”的手艺是“破玩艺儿,贱卖都没人要”,为什么他还要花大价把它买走?

2.讨论交流。

析人物之奇:

(1)手艺奇。(板书)

①捏的泥人栩栩如生——台上嘛样,他捏的嘛样;捏得海张五“比海张五还海张五”。

②眼睛不看,单只手捏——在袖子里捏;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

③就地取材——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随手拿一块泥巴就能捏出逼真的泥像来,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啊!

(2)行事奇——鞋泥捏头像,贱卖海张五。(板书)

面对海张五的无端侮辱,他一言未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予以还击,一招制敌。用鞋泥捏海张五的头像,充分表达了自己对海张五的不屑与蔑视;“贱卖海张五”,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颇富喜剧效果。

(3)这样的行为,反映的是他沉稳机智,不畏权贵的个性特点。

品语言之妙:

例:

①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②一个泥团砍过去。

③他把这团泥往桌上“叭”地一戳。

④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四、总结归纳,学写人之法

1.注重细节描写——用细节化的描写凸显人物特点;

2.讲究语言——运用浓郁的特色方言叙事,人物语言个性化;

3.置入“典型环境”——用环境的烘托凸显人物个性。

五、深层研讨,探立传之本

课件显示《俗世奇人》作品目录,探讨冯骥才先生为俗世奇人立传的用意所在。

课件显示冯骥才先生图片及文字资料:

这些奇人妙事,闻所未闻,倘若废置,岂不可惜?近日忽生一念,何不笔录下来,供后世赏玩。

无数的民间老艺人在无声无息地逝去。如果这样继续发展,十几年后,我们传统的东西就都没有了。历史的记忆和传承都没有了。

六、课外拓展——走近三秦奇葩,了解陕西艺人

请学生谈一谈自己所知道的陕西民间艺术及民间艺人。

根据学生现场回答情况随机作以下展示:

1.欣赏我省剪纸作品图片。

课件展示剪纸作品。引导学生认识剪纸大师库淑兰。

2.请学生根据我的描述说出,我说的是哪种我省特有的民间工艺品。它一般挂在门框上或房廊下,据说可以镇宅辟邪。

它原本是先民用来喂马的器具,圆形是用来盛水的,长形是用来添加饲料的。

它是大型社火游演扮相的蓝本。

马勺脸谱。

课件展示一组马勺脸谱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马勺脸谱的创始人——李继友。

3.请学生欣赏一段视频,说一说看到的是哪种艺术类别的表演。

皮影。

引导学生认识皮影表演民间艺人——潘京乐。

七、作业布置

请大家利用多种渠道了解三秦大地上的艺术奇葩及民间艺人们,借鉴本文的写法,写一写他们中的奇人奇事。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