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女生萨哈拉读后感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失去父亲的女孩萨哈拉来到了波迪老师的班上,成为班上的“问题学生”,而波迪老师却一直把她当作正常人,并开导她,让她逐渐变得开朗、自信的故事。

1关于“特殊教育”

萨哈拉因为被老师发现她桌肚里有一堆写给她已经离开的爸爸的信,就决定让她接受特殊教育——被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要坐在礼堂里,并有一个老师在旁边看管他们,而且全校的师生都会路过这里,盯着这些“特殊孩子”看。那所学校的老师们还美其名曰它为“特殊教育”,在我看来这明明是人格侮辱!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们不仅被贴上“特殊”的标签,被全校的师生盯着看,学生们还给他们起各种各样的绰号。

我想,是哪个人想出的这个“特殊教育”?又是谁决定让“特殊孩子”们坐在礼堂里被围观?也许有些人真的需要特殊教育,但是也不该让他们被全校人“参观”啊!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尊严的,这样的特殊教育,实际上是在把孩子推向深渊。

2萨哈拉的成长

为什么萨哈拉会成长?这需要家庭、学校和她自己的努力。第一:妈妈没有让她继续参加特殊教育,也就是把她特殊的标签“撕掉”了一半;第二:波迪老师也没有说萨哈拉是特别的,“刮掉”了她剩下的那一半标签;第三:同学们的掌声让她认可了自己,变得开朗起来。这三点让她彻底摆脱了“特殊”和自卑,这三点也是现代社会在教育上所需要改进的。

现在的家长们总喜欢打击孩子、给孩子贴标签,导致孩子越来越自卑、越来越自闭、越来越不自信,还说“这是为了你好”。但真正的好教育是鼓励和支持,这样孩子才能变得开朗,成为有个性的人。有的大人说打击孩子是在进行“挫折教育”,其实他们是大错特错,挫折教育是让孩子直面现实的挫折,而不是给他们设置挫折。

3波迪老师—现实中缺少的人

波迪老师没有让孩子们读课本,因为课本上的故事一点都不感人,她认为,真正好的故事是真情实感、感人至深的。她知道怎样才是真正对孩子们好的教育方法。一般的老师不管孩子们有没有烦恼,但她却跟孩子说:“有了烦恼就没法学习了”,就每天早上抱着一个篮子让孩子们在学习前把烦恼丢进去。她也定了规矩,比如同学们只要在今天的日记上打上P,她就不会看。但她有时候也会偷偷看看孩子们打上P的日记。萨哈拉为什么会开朗起来,有一个原因就是波迪老师在她打了P的日记里看到了她想要拿回写给爸爸的信的愿望并帮助她实现了愿望。可见,规矩不是死的,而是活的,有时候是可以用人情打破的。波迪老师是个好老师,但是现代社会中却很缺乏这种人。那些“问题孩子”们不需要特殊教育,他们需要一个像波迪一样理解、尊重他们的人。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大家及他自己的努力。许多坏孩子其实并不坏,他们只是有一个心结需要别人帮助他解开。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