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姓起源

裴姓“赢”姓分支,源出“姬”姓。黄帝之孙,帝颛顼.高阳之后。帝颛顼.高阳,昌意之子。昌意,黄帝次子。昌意之孙“伯益”之后。伯益,颛顼.高阳之子。伯益之孙,“恶来”之后。恶来,“蜚廉”之子。蜚廉六世孙,大骆之子,“非子”之后。周.孝王封非子于秦邑,号曰秦赢,为秦国先祖。

春秋时,晋平公,封非子之后“鍼”于周川裴邑,号曰裴君,后世便以裴为姓氏。

裴姓发源地

裴姓,发源于山西。早期,裴姓主要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南一代,至西晋时期,永嘉至乱,导致大批先祖南迁,裴姓,便散居江南各地,其后,逐渐迁往全国

裴姓郡望:河东郡

裴姓郡望:河东郡

裴姓堂号:绿野堂、督个堂。

裴姓始祖地:山西闻喜

现存祖谱:四十六部

宋朝百家姓排序:九十二位

今百家姓排序:一百五十三位

裴姓,全国总人口:约一百万余

裴氏图腾释义:

裴的本意是“长衣下垂之壮”。裴字在字中归衣部,可见与衣裳有关。

裴姓始祖:(伯)益(伯,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裴姓历史人物:

①.裴潜

三国魏河东闻喜人,字文行。汉末避乱荆州,刘表待以宾礼。曹操定荆州,以潜参丞相军事,迁代郡太守。时郡内大乱,乌丸三单于专制郡事,潜单车之郡,抚之以静,单于降服,百姓归心。

还为丞相理曹椽,出为沛国相,迁兖州刺史。魏文帝即位,入为散骑常侍,出为魏郡、颍川典农中郎将。明帝即位,入为尚书,出为河南尹。

封清阳亭侯。官至光禄大夫。卒谥贞。

②.裴秀

西晋河东闻喜人,字季彦。少好学,有声名,时称“后进领袖”。曹爽辟为掾。爽被杀,以故吏免。转附司马氏。魏末迁散骑常侍、尚书仆射,改定官制,议五等之爵。入晋,加光禄大夫,封钜鹿郡公。

官至司空。作《禹贡地域图》,藏于秘府,开创我国古代地图绘制学。创制朝仪,广陈刑政,朝廷多遵用之。卒谥元。

③.裴楷

西晋河东闻喜人,字叔则。弱冠知名。精《老》、《易》,少与王戎齐名。三国魏末,钟会荐之于司马昭,辟相国掾,迁尚书郎。贾充改定律令,以楷为定科郎。入晋,累迁散骑常侍、河内太守、侍中。

以博涉群书,善论政道,获时誉。因与杨骏、司马亮、卫瓘为姻亲,屡受牵累。及楚王司马玮被杀,复起为中书令,加侍中,与张华、王戎并管机要。官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卒年五十五。

④.裴頠

西晋河东闻喜人,字逸民。裴秀子。博学有远识,周弼称其为一时之杰。袭爵。征为太子中庶子,惠帝即位,转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预诛杨骏,有功。累迁侍中。与贾后为姻亲,然护卫愍怀太子。

与张华、贾模谋废太后未成。与赵王司马伦素有隙,及伦诛贾氏,頠亦被杀。善清言,时称“言谈之林薮”。

曾奏修国学,刻石写经。疾时俗虚浮,不遵礼法,著《崇有论》。王衍之徒攻难交至,并莫能屈。

⑤.裴松之

南朝·宋.河东闻喜人,字世期。少为殿中将军。刘裕北伐领司州刺史,以松之为州主簿。宋初,历太子洗马、中书侍郎。后出为永嘉太守,勤恤百姓,吏民便之。转迁至国子博士,进太中大夫。

宋文帝使注陈寿《三国志》,松之博采群书,广增异闻,开史书作注新例,文帝赞为不朽之作。并著《晋纪》。

⑥.裴叔业

北魏河东闻喜人。仕南齐明帝为徐州刺史,徙豫州刺史、屯寿阳。

明帝死,东昏侯宝卷立,欲迁以为南兖州刺史,叔业不愿。宝卷乃疑其有异。魏宣武帝景明元年,叔业遣子奉表以寿阳降魏,拜为散骑常侍、征南将军、豫州刺史,封兰陵郡公。

⑦.裴仁基

隋朝河东人,字德本。骁勇擅弓马。文帝平陈之役以亲卫从征,冲锋陷阵,功多,拜仪同。尝谏汉王杨谅莫为乱,被囚。及谅败,超拜護军,授武贲郎将。

后累以军功进位光禄大夫。炀帝幸江都,令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据武牢关拒李密。旋以其众归密。密败,为王世充所得,世充礼之而惧其父子威名,颇加猜防。

仁基亦不自安,谋叛,为世充所杀。

⑧.裴寂

唐朝蒲州桑泉人,字玄真,一作真玄。隋末,为齐州司户参军,历侍御史、晋阳宫副监。雅与李渊厚善,李世民建大计,因寂以白渊,遂起兵。寂以晋阳宫中所藏米粮、铠甲、彩帛等助之。

入唐,拜右仆射。赐与甚厚,贵震当世,帝呼为裴监而不名。无武略,征讨数败,然待遇如初。帝每出巡,必委以居守。迁左仆射,册拜司空。

曾参与制定《唐律》五百条。太宗贞观初,坐事贬静州。山羌叛,寂率家僮破之。诏入朝,会卒。

⑨.裴漼

唐朝绛州闻喜人。裴琰之子。举明经第。累擢监察御史。时崔湜、郑愔典吏部,坐奸赃,诏漼按讯,而安乐公主、上官昭容为阿右,漼执正其罪,天下称之。累进中书舍人。

睿宗命造金仙、玉真二观,时旱甚,役不止,漼上书力谏。

玄宗开元五年,为吏部侍郎,甄拔士为多。历迁御史大夫、吏部尚书,官终太子宾客。卒谥懿。

⑩.裴敬宪

北魏河东闻喜人,字孝虞。裴宣第二子。学博才清,举秀才,射策高第。除太学博士。工隶草、解音律,擅五言诗。少有气病,年三十三卒。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