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史记中的请翻译一下这一段

有学问的人,阅览的书籍极为广博,但仍然要从“六艺”中查考可信的依据.《诗经》、《尚书》虽残缺不全,然而有关虞、夏史事的记载还是可以看到的.唐尧将要退位的时候,决定禅让给虞舜.而虞舜以及后来的夏禹,四岳九牧都一致推荐,才试任官职管理政事几十年.待到他们的功绩已经建立,然后才把帝位传给他们.这表明,天下是最珍贵的宝器,帝王是最大的继统,传交帝位是这样的难啊!但是,有的人却说:尧要将帝位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并以此为耻而逃避隐居起来.到了夏代,又有卞随、务光两个人不肯接受帝位,双双投水而死.这些,又怎么说起呢?太史公说:我曾经登上箕山,那上面居然有许由的墓呢.孔子排列论述古代的仁人、圣人和贤能之人,象吴太伯、伯夷一类,记载十分详尽.我所听说韵许由、务光,他们的德义是极高的,而有关他们的文字经书里记载得很少,这是为什么呢?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旧仇,因此很少怨言.”又说,他们“追求仁而得到了仁,又为什么怨恨呢?”我悲怜伯夷的心意,读到他们留下的逸诗而感到事实是令人奇怪的.他们的传记里写道: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残暴代残暴,不知错无边?神农虞夏死,我欲归附难!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 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2. 【伯夷丶叔齐之死文言文解释阅读】

伯夷和叔齐,是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他们的父亲想立叔齐,还没有实现,父亲就死了.叔齐便让伯夷做国君,伯夷说:“(父亲要你做国君),这是他老人家生前的旨意啊!”坚决不肯做国君,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做国君,也随同哥哥逃去.国人只好立中间的一个儿子做了国君. 弟兄俩跑出国外,听说周文王很优待老年人,何不去投奔他呢.然而,到了周国,文王便死去了,武王便统领大军,用车子载着文王的牌位,朝东进军,去讨伐殷纣. 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很不赞成,便去隐居在首阳山,专靠采薇来维持生活.有个士大夫王摩子进山游玩,(看见伯夷叔齐正在那里采薇),就责难他们道:“你们既然不吃周粟,但为什么却又隐居在周山,食周薇呢?”二人听了,便不再吃薇.经过七天,上天派遣一只白鹿给他们喂奶,二人心里想道:“这鹿若是杀来吃了,滋味必然很美.”神鹿知道二人的心意,从此以后不再来,两个老头子便活活饿死了.。

3. 伯夷叔齐是指什么

《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 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4父命也。’遂逃去。

叔齐 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 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 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耻 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 此夷齐故事之大概也。

关于夷、齐死事,三国蜀 憔周《古史考》云:“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 采薇而食之。野有妇人谓之曰:‘子义不食周粟, 此亦周之草木也。

’于是饿死。”此为一说。

《调 玉集》卷十二引《列士传》云:“(伯夷、叔齐) 见武王伐纣,以为不义,遂隐于首阳之山,不食 周粟,以薇菜为粮。 时有王糜子往难之,曰: ‘虽不食我周粟,而食我周木,何也?’伯夷兄弟 遂绝食七日。

天遣白鹿乳之,径由数日。叔齐腹 中私曰:‘得此鹿完瞰之,邑不快哉!’于是鹿知 其心,不复来下,伯夷兄弟俱饿死也。”

此又一 说。南朝梁萧绎《金楼子》卷一云:“夷雍之子 名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于首阳,依麋鹿为 群。

叔齐起害鹿,鹿死,伯夷恚之而死。”或即 本此。

《楚辞•天问》云:“惊女采薇鹿何佑•” 闻一多《楚辞校补》谓“‘惊女’二字当互易, 惊读为警,戒也”。即问其事。

《汉唐地理书钞》 辑《辛氏三秦记》云:“长安城北有伯夷墓,人 食薇可长生。或云,夷、齐食薇三年,颜如故, 武王戒之,不食而死。

”“食薇可长生”及“武王 戒之”,又此传说之异闻。

4.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阅读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 爱问知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①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

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④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⑤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节选自《史记·老予伯夷列传第一》)[注]①由、先:人名,指许由、务光。

②希:稀少。③木主:死人的牌位。

④爰:于是;就。⑤徂:通“殂”,死亡。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扶而去之去:使……离开B.天下宗周宗:祭祀C.我安适归矣适:往,到D.余甚或焉或:通“惑”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B。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且七十子之徒/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其孰能讥之乎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伯夷、叔齐谈泊名利、坚持操守的一组是①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③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⑤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⑥(伯夷、叔齐)义不食周栗,隐于首阳山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⑤⑥D.③④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叔齐、伯夷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晃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 B.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后,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以臣弑君”是不“孝”不“仁”的,因此不吃周粮而饿死。

C.伯夷、叔齐及好学的颜回早早去世,而残暴横行、滥杀无辜的盗跖这类人往往寿终正寝,这使作者颇感困惑,因而质疑天道的公正性。 D.作者认为因为世俗混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是因为重视富贵就能成为世俗之人,轻视富贵就能成为清高之人。

参考答案:5.B 6.A 7.C 8.A。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