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鲜明的标签塑造浅薄的群体形象,是二次创作的最佳温床。
  • 文学的本质不是简单无脑,男频女频畅通无阻。
  • 明确受众动画,有针对性的动画改编。

关于郭曼的讨论从未停止过。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改善,国内ACG观众对行业的了解不断加深,人们对郭曼的评价也逐渐从一边倒的批判转变为理解和支持。

要问为什么郭曼发展进程缓慢,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没钱,但其实在有钱之前还有一个更根本的原因,那就是不赚钱。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为市场体系的不成熟,因为大部分日本动画其实并不赚钱。但在成熟的市场体系下,一部动画作品可以带来很多衍生价值,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广告。

一部动画如何产生价值?卖BD?要知道BD在日本还是奢侈品的范畴,卖BD能盈利的动画大多都是动漫之前的IP,情怀占了消费者购买动机的绝大部分。这对余来说似乎是个死胡同。没有盈利就意味着不会有足够的资本流入,使得先有IP后有动漫的套路行不通。首先,不会有任何创作者为动画而来。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有IP动漫的成功案例,成功带动了原创作品的热度,带起了视频网站的流量。无疑,这些作品都是一些独特的例子,比如《全职高手》。

如今说到中国动画,肯定有《全职高手》动画版的一席之地。作为一部动画,它的质量足以让原本是书迷的读者从欣赏一部动画的角度看到结局,而不是带着感情结束第一集。

当然这个评价是基于国家的通用标准,放在那些纯原创的网上党眼里。这就成了一部不尊重原著,任意删除剧情的动画。2011年,蝴蝶怎么也想不到,她根据地下城与勇士改编的网游、电竞二合一网络小说竟然吸引了这么多女性读者。

这还得从原著的一些特点说起。

鲜明的标签塑造浅薄的群体形象,是二次创作的最佳温床。

《全职高手》的很多读者都认为这部作品的人物塑造非常出色。它的优势在于对大量主要人物的唯一标签,这对于缺乏插图的中文网文相当重要。如果读者不能在脑海中塑造一个时尚的人物形象,那么对这个人物的识别就全部集中在名字上。这样的定性无疑是比较低的。

《全职高手》往往通过为人物设定一个性格特征,辅以剧情描述来实现人物塑造。例如,本文中韩文清刚毅的性格和盛气凌人的行为的特点是通过在一段时间的训练中喝光俱乐部老板的情节来奠定的。

这样一个简单的角色总结加上情节描述,为每个角色创造了鲜明的性格特征。虽然很浅很粗糙,但对于一部网络小说来说已经足够了。然而更重要的是,这种打基础却缺乏细节设定的角色塑造,给二次创作留下了相当广阔的空空间。

这个粉丝文化圈里有很多极其发达的IP的例子,从东方项目到舰队集合,其中后者是典型的设定细致但不逼死粉丝的模式。

全职高手有很多种粉丝。

文学的本质不是简单无脑,男频女频畅通无阻。

《全职高手》是一个很棒的故事吗?那是肯定的。主角叶修在文中是一个真正的“出道即巅峰”,然后来了一个被迫退役重新开始的别样训练和农耕套路。这期间自然有扮猪吃老虎打民间网游高手的套路。

但关键是,这一切并没有让主角叶修做太多宣传。读者只会看到事后“反派”的厄运,却看不到主角的陨落。到了出道巅峰,主角叶修被迫退役,重新开始。然后,他被贴上了年纪较大的电竞选手的标签,从而在技术和经验上淡化了主角的光环。

但实际上,主角凭借多年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在网游中从头再来,和那些把现代记忆和知识跨到不同世界的孩子身上开始新生活的套路没有本质区别。至少,在酷炫方面,他们是一样的。但是,“全职高手”描述的是现实世界,是网络游戏世界,是电子竞技的职业世界。有了更加真实接地气的剧情设计,整部作品就不会陷入无脑纯粹的状态。

明确受众动画,有针对性的动画改编。

来到动画部分,或者各种跨媒体合作甚至粉丝作品,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特点,就是人物必须足够好看。

如果说全职高手这种便于二次创作的原创特色是这部作品进入圈的基础,那么范作品的跨媒体合作乃至绘画品质就是观众接受的保证,而这种品质要求主要集中在人物身上。

可以看出,在很多评论中,那些纯粹的原创作者,或者网文读者,一般更在意的是剧情的删减,剧本的流畅,动作的重复。而《全职高手》第一期的动画制作公司重庆石美,明明知道这部作品动画化后的主要受众是群体,可见他们在角色经费上的投入是不遗余力的,而且有一个槽位是可以重复的,永远不要重画。

但是,这个决定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我们可以看到,重庆彩铅公司接手的特稿《全职高手》,因为资金从角色转移到了剧中,而角色的画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受到了大量观众的反感。虽然石美和Cailead之间还有很多波折,但是两部动画的评分对比非常直观。

当这些元素总结起来,不难看出,虽然《全职高手》走的是大家熟悉的从网文到动画的过程,但这部作品自始至终能够成功打入ACG圈,却充满了巧合。

对比日本ACG产业从网络小说到图书馆版,再从图书馆版到动画的过程,《全职高手》显然从一开始就没有打动画或者跨媒体合作的算盘。其实造字层次浅是大部分中国男性网文的特点。相比之下,全职高手的品格塑造更是更深一层的范畴。其次,它的群像属性是提供大范围二次创作空的关键。

为什么那种男频网文能被那么多女性读者接受?因为《全职高手》没有在吃力不讨好的感情线上投入太多,或者说主线上没有男女共同的感情线,杜绝了男女之间的差异。而且在一些女性角色的剧情中,也可以看出原著中对这方面的描写并不是那么得心应手,这种回避的选择为后来的跨媒体合作埋下了伏笔。

虽然对《全职高手》动画的评价呈现出褒贬不一的趋势,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当代郭曼的优秀代表,但说到底它只是一部在各种机缘巧合下诞生的IP动画。中国ACG产业的产业链缺失被补上,恐怕才有可能看到更多类似的优秀作品。

文本:锁定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