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爱奇艺独播国产电影《大鱼》。
标签是爱情,悬疑,幻想。
想必很多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都会有和我一样的心理:我觉得敢和蒂姆·伯顿导演的《奇幻名片》和查理演唱的热播歌曲一较高下的,是有两把刷子的。
Mini,女主,知道自己是超女选秀的出道,看过她和Chilam表演的《大叔,我爱你》,不算大热。
杨梅少爷,我从来没听说过。
卡里有两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人物,一个是今年七十多岁的老牌港星狄龙,一个是在网络上走红的研究生老师张雪峰。
打开一看,标题显示是2018年收购的龙标。
一查,果然是2017年11月开机的。那时候电影叫《鱼姑娘》,大概拍了一个月就拍完了。
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都有草稿。
根据网易漫画热门IP《我的食人女友》改编,原著是一部血腥、悬疑、打斗类型的郭曼。
当时这个项目是按照院线电影来操作的。
该类型主要是“幻想爱情”,据说是一个神秘而可爱的美人鱼女孩小伊和一个冰冷的少年陈子豪在海边小镇,表演了一场幻想的美人鱼爱情。
为什么积压两年多,最后呈现为大网?
当然,我们对资本水平一无所知,但从电影的角度来看,题材并不敏感,也没有需要大量后期制作的特效。最后猜测的结论是,电影质量不行,院线强只是票房炮灰。
这个网络直播其实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除了名气的自然流行,好像还有点视频营销。
豆瓣短评里很多网友说是在Tik Tok上找到的,但几乎都表示这个安利太难吃了,怒不可遏。
豆瓣目前评分3.9,40%的评价者评分一星。
从画风来看,《大鱼》很接地气。故事发生在一个小渔港。没有奇怪的滤镜,演员的脸也没有过度打磨。当女主连一张素颜都没有的时候,好像是在拍现实题材。
但是故事本身有一个奇妙的背景。女主角的角色是一个逃跑的黎族少女,外表是人,但受伤后会长出鱼鳞,变成一条大鱼。
在一个叫贵港的小镇,当地人大多以捕鱼为生,但是近海已经没有鱼了,只能去更远的地方。出海一次往往要一两个月。钓小鱼小虾赚不到什么钱,只能钓到两三米长的大鱼才能尝到甜头。
但是当地已经逐渐形成了黑密。每钓到一条大鱼,就会有一个渔夫消失。
狄龙扮演一个善于钓大鱼、发大财的老板的角色。
他的船队最近捕获了六条大鱼,所以很快六个出海的渔民失踪了,这六个人中就有这个人的父亲。
男女相遇是偶像剧里很常见的一种。一名男子在飙车时,撞见一名突然出现在路边的女子,并将其送往医院。
张雪峰以医生的身份客串,他的名言是“机构,打卡,赶紧回来”。
沉默不语,一脸“我很神秘”样子的女主缠着男主,跟他回家了。
现在有一座桥不知道是亮点还是低谷。男家的电视里,1984年的经典电影《美国往事》,恰好是詹妮弗·林恩·康纳利跳舞的经典一幕。女主随图起舞,男主在窗外看得入迷。
狄龙是个恶棍。他之所以经常钓到大鱼,是因为他和幕后皈依黎族的人有来往,也知道那是以渔民的生命为代价的。当他知道小三的身份后,他想杀了她,吃黑。结果他误杀了自己的儿子,疯了。
女子受了重伤,为了生存不得不游到海里变成一条大鱼。男方忍痛割爱,将女方放归大海。
至于要传达的主题,观众没必要费心去概括。影片结尾用一行字幕说明: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害到自己,所以失去之后不要后悔。
如此真诚的自我解剖,你觉得导演是低估了观众的领悟能力,还是导演怕观众会错意?
影片宣传稿一开始主要有两个新闻点,“mini首次挑战特效化妆”和“mini用奉献挑战严冬的水剧”。
在特效方面,新闻稿称,“在倒模期间,mini的整个头部到肩部都涂上了特殊的材料,整张脸都被封住了,只留下鼻孔用于呼吸”,“每天化妆和卸妆都要花好几个小时”。
但在影片的呈现中,很明显只看到了两个特效妆容,一个是背部局部皮肤上长出了鳞片,另一个是海归时脸部脸颊发生了变化。
稿件中提到“影片将大量使用物理特效,花费数百万美元打造数条2.5米长的真实大鱼,视觉冲击震撼”。
嗯,只能说价格太贵,人力成本太贵。影片中确实有几条大鱼,但没有一条是“惊世骇俗”的…
好吧,就怪观众看多了世面。
稿子还说“mini说第一次看到电影的概念海报就被深深吸引了”。
呃,是这个吗?
挺吓人的。
爱奇艺的这张海报还是有意思的,类似大鱼海棠。
《鱼妹》之所以改名为《大鱼》,不禁让人猜测是故意碰瓷蹭热度。
《大鱼》敢拍没有CG的玄幻。很有勇气,也可能只是预算太少?
女mini出生于1989年,但她对少女感的诠释并没有太大的戏剧性,有些造型还挺好看的。演员演技还可以,长相也端正硬朗,符合人的设计。
不过整体看电影的感觉还是让人失望。爱情,悬疑,幻想没有相同的回忆。
环保的内涵也不是很感人。“如果人们过量吃鱼,他们就会变成鱼,被别人吃掉。”这就是你想说的吗?
但最值得吐槽的还是电影宣传稿。真的像一个房地产文案,吹牛来否定自己的亲妈。
电影很多,预告片比正片好看。想通过Tik Tok上流传的片段看完整部电影的人,不要委屈,支持民族片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