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潜伏》和《麻雀》都是谍战剧,但是从收视率上来说,

2009年《潜伏》9.4分,2016年《麻雀》仅6.8分。

严格来说,这不是两部可以比较的谍战剧,但这样的比较是有意义的,因为如果你把《潜伏》和《麻雀》放在一起看,你可以清楚地发现——

“小鲜肉”谍战剧和“传统”谍战剧的区别,从中也可以看出谍战剧经历的一些变化。

(1)性格:

2000年这些谍战剧最大的变化其实就是角色的变化。

一方面是选角有变化,中国早期的谍战剧有一部分转做了偶像演员。

在《潜伏》中,观众看到的是人们对余则成高超演技的惊叹。

在《麻雀》中,观众看到的是李易峰,而不是剧中讲述和拍摄的内容。

从老演员到新生的选角变化,并不代表对偶像有偏见,但这种变化是科技进步“异化”的结果。

2009年《潜伏》的成就在于中国电视产业最繁荣的时代,

它所创造的现象级的国民人气,不仅仅是剧集的优秀,更是来自时代的“特权”。

“潜伏”就像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央视给它最好的档期,媒体对它也是赞不绝口,肯定有加。

在单向信息通道的时代,潜伏已经被塑造成了一个“神话”,但这个“神话”还得建立在潜伏本身的“硬实力”之上。

2016年麻雀的成功在于中国互联网的盛世,

互联网有以下特点:草根化,碎片化,信息化,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意思是,现在的电视剧观众没有以前多了,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以前电视剧的盈利靠的是点广告和广告植入。那些广告是金色的,广告位是固定的。互联网时代打破了那些,电视剧的盈利需要回归到商品的终极“流量”上。

投资人投资电视剧,成本是需要收回的。广告主花钱做广告,也期望得到应有的收益。但是投资谍战剧有什么好处吗?

答案是:不会。

商品消费的主力不是看谍战剧的观众,

谍战剧的观众大部分是30-65岁的男性观众,而中国消费潜力最大的观众是20-35岁的女性观众。失去了观众的消费能力之后,就意味着失去了经济利益的原始形态。

老演员向新生代演员的转变,就是在这个“异化”的市场中的反应,所以当选举角度开始发生变化的时候,其他形式的谍战剧也会发生变化。

(2)专题方面:

中国谍战剧一号《潜伏》的巅峰之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背后的谍战剧都或多或少有“潜伏”的影子,但从早期的谍战剧题材来看——

中国早期谍战剧的故事,是家国情怀融合的故事,是大革命情怀下的英雄主义。那个时代的人有信仰,有激情,有真诚,有真理。

那种狂热和真诚可以通过电视剧塑造的人物形象的转变表现出来,但后来就变了。

从郭敬明的《小时代》开始,中国影视业正式宣布“IP流量”剧集的到来。

电视剧作为电视行业的一部分,同样受到“IP流量”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影视业不再追求传统影视所强调的“启蒙”和“教化”的宣传教育功能。

作为在网络上崛起,物质生活丰富的麻雀,它追求的是与更美好的物质生活相关的关于人本身的影视作品。

其实,周元洲导演也通过剧集的剧情,大篇幅展现了陈深、和许的三角恋,并以陈深为主线铺设了大量错综复杂的人物网络。…

当然,人们会记得这只“麻雀”的任务是什么,但在这个创造“三角恋”的过程中,任务已经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任务成了推动故事人物发展的工具。

从侧面说明谍战剧的发展已经从家国情怀的宏大转变为小人物的爱情。换句话说,谍战剧早已不再是单纯的“谍战剧”,而是被爱情等类型元素包裹的商品。

《麻雀》有精致的景观设计和艺术化的美化,而《潜伏》这样的电视剧拍摄成本低。全片黑白,没有高光阴影。…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技术先进、环境美化的新电影产业何时、为何一再交出《潜伏》、《亮剑》等电视剧,而这些电视剧远不是在过去的“有限条件”下完成的。

或者说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从拍摄开始,制片方的动机就不是为了纯粹的影视。

(3)美学方面:

其实这种审美不是观众对美的态度。准确的说,这种审美就是视觉的陌生感,也就是求新。换句话说,这种审美是一种心理投射和补偿。

潜伏的心理投影是家国情怀下的投影,是信仰和爱情的两难。导演姜维赋予了余则成和翠屏更多的人性,改变了庸俗的小说和黄牙泼妇,黄伟把翠屏的庸俗变成了一种可爱。…

大局之外,都是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烦恼,情绪和想法。这种生活细节的代入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共鸣。

《麻雀》的心理投射就是把小人物的爱情故事从女性消费变成男性消费。这是什么意思?自从选择李易峰,导演一直在追求男演员作为宣传噱头,追求媒体和凝聚力。

另外,在外在的故事层面上,通过剧中唐山海、陈深、苏三生三人关系,不断强化某种“马里索尔”爱情观,让观众获得某种精神上的快感,虽然这种快感并不真实。

所以《麻雀》里的陈深和观众之间是有距离的,人们可以找到共鸣,但那种共鸣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这是不真实的,但这正是导演想要表达的。

看来中国的谍战剧已经从原来的“启蒙”功能逐渐变成了娱乐化下的“男性消费”。这个过程在未来的影视作品中会被放大,因为在过去的人类发展史中,女性处于被消费的地位。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女性独立意识的崛起,影视作品会被推向一个不一样的道德,而女性主义电视剧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推翻了过去“男权主义”的一切设定。

这就是李云龙的《雷霆战警》下架的重要原因:这是一部披着间谍服的偶像剧,是俊男美女的爱情,但他们借用了“女性独立”意识的外壳。

(D)不同的悬念设置:

顾名思义,谍战剧最重要的就是剧情要有联系。除了推动剧情发展,观众还要期待这个故事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增强观众的粘性。

《麻雀》的悬疑设定很差。从上面几乎可以看出,麻雀其实是李易峰饰演的“陈深”。关键设定的悬疑过程是“零计划”的步履蹒跚,但问题是在爱情的内核下,步履蹒跚变成了游戏。

于是,我们看到的所有悬疑设定都奠定了。观众就算不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也可以知道“主角永远不会死”,他一定会和xxx在一起。

《潜伏》的悬念设置不是玩一些技巧,也不是制造一些共鸣和好奇,而是它制造的悬念和好奇都在回归奋斗和牺牲。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余则成,他最大的愿望是赶走日本人后让他的妻子和孩子热炕头;一个说:“我没有任何信仰,如果有的话,我现在相信我的良心。赶走日本后,我相信你,就这样。”余则成。

在看到陆宗芳的舍身取义、秋天的载人牺牲、左蓝的牺牲之后,他逐渐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命运的嘲弄和人间的纷扰中迎来了自己的觉醒。

悬念设置的出发点不一样。麻雀侧重于设定的“乐趣”,而潜伏的悬念和设定则是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麻雀是爱,潜伏是成长。

陈深的故事与世界无关,而余则成的故事都是成长的故事,你和我在教会中寻找自我的过程中迷失,告诉我们如何探索自己的人生价值。…

所以我们现在对比“潜伏”和“麻雀”,可以发现“麻雀”其实是这个时代适应潮流的变化和表现。虽然很火,娱乐性也很强,但是思想性差,没有真信仰,没有真故事。…

“潜伏”注定是赢家。我们可以把它的制胜点写好几页,但最重要的是,它是靠对人的关爱取胜的。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