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

叶嘉莹先生的书我钟爱多年了,初次接触《唐宋词十七讲》是在大学时代简陋的图书馆,借着玻璃撒进来的微弱阳光,一下午、一下午地靠在腻着尘的书架上,手不释卷。叶先生关于诗词解读的系列书籍更新了我对诗词的理解、对求学的观念,甚至是对生命的体会,为我在读书求学路上赋予源源不断的力量。

《唐宋词十七讲》是叶先生于1987年先后在北京、沈阳及大连三地连续所作的一个系列讲演的讲稿集合而成的解词之作。这本书以人物年代先后为序挑选了唐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词人作品,叶先生通过精讲词人的创作之风格和对词境的开拓给读者建构起一部唐宋词史,让读者不仅看到了词这种文学体裁在时间上的延续发展,也看到了词在不同时期内容承载的变迁与情感寄寓的多样性。

叶先生论词博览今古,融贯中西,独造精微,自成体系,既能深探词人之用心,又能兼顾纵横之联系。开篇之初就先引出在词史研究颇有威望的张惠言在和王国维他们各自在《词选》和《人间词话》中对词的看法和观点,然后加之融入国外的阐释学、现象学等理论,有机结合中外评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词的论解。如关于批评学这一说法,我国传统文学观念评论一篇作品,先把作者的出身、思想批评一番,就把重点放在作者的伦理道德政治思想的衡量上边了;国外则认为作者不重要,而当重视作品本身重视作品的结构,它的组织和质地,它的形象和结构等才是决定一部诗歌作品好坏的标准。叶先生则以为这两者本是不可偏废的,至此,叶先生对待学问严谨的态度、宽广的包容性和开阔的眼界可见一斑。

叶先生讲词过程除了非常注重建构起听者对唐宋词发展的时间脉络的大格局认知体系外,在细节的讲解也甚至到位,讲解疑点较多的词作时注重字斟句酌,词句的评析真知灼见鞭辟入里,力求讲解最大程度贴合事理。在讲解温庭筠的《菩萨蛮》一词时,仅是“小山”两字,先生就用了三页笔墨加以解释,从自然景物中的山到山眉、山枕再到山屏,每个猜想都紧扣词作内容并从其它词作中寻找依据、最后再回归现实,使释义严谨而透彻,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远比直接告诉学生或读者“小山”的意思更令读者印象深刻。叶先生讲词紧抓词中字眼、譬喻和例证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将生命与妙涵作最细致生动的传达,这跟我们解读教材、师生授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书中还有一点令我印象很深的是叶先生强调根源的重要性。叶先生在讲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提到,一位同学问叶先生说你为什么能把西方的学说都结合到中国古典文学中来。他说我也看了许多西方现象学的著作,怎么结合不起来呀?叶先生说,因为你没有一个根源,你无从结合。尽管你看的再多,它们都是支离破碎的,都是散漫的,你没有一个中心把它们贯串起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她强调年轻人读中国的古典文学,除了对语言文字文化背景应该有一些了解外,对于中国的历史也应该熟悉,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问,鉴往知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要清清楚楚认识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尽管它有不好的地方你要扬弃,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前提是了解。

词在诞生之初,内容上大多写的是男女的爱情相思离别,且多通过歌女歌唱而得以传播,所以体现出一种“要眇宜修”的女性之美。所以在许多文人看来,初登文坛的词是一种为文人士大夫所不齿的、不入流的文学样式。但在书中,叶先生多次强调我们读诗词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要超出外表所说的情事,看出一种精神上本质的意思才行。叶先生非常反感把文学看得很表浅、说得很死板,她认为中国文学很多时候都有普遍包举的意思,诗词是活泼的,是有生命的,而且它的生命还不是它是这样的生命就是这样的生命,它是可以一生二,二生三的,是可以生生不已,产生丰富的联想的生命。是的,正是诗词有这种感发的生发力唤起人心灵深处很多美好的感情和高尚的意趣的,词才成就了王国维先生“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之说。

从苏东坡开始,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逐渐跳脱出词写深闺怨妇、男欢女爱的陈旧范式,其所能承载的意象和所要寄托的感情也越发多元丰富,并在文学史上大放异彩,成为继唐诗之后的又一文学巅峰。整本书读下来,明显能感觉到叶先生对苏东坡格外的欣赏,欣赏他“小词余力开新境”的才气”,赞赏他“无待于外而有待于内”的修养。人的一生难免不了起落曲折,唯有自我修炼有待于内,才能在危机中脱颖而出形于外,才能拥有“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自得,成长总是水到渠成的。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