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1500字

读过宋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词,写的是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随着人境遇的不同,听雨的心境也是不同的。读这词,联系现在我重读《西游记》,与第一次读,第二次读……所读出的内容与内涵也有相似的感慨。

第一次读《西游记》,是在小学时候,因看《西游记》的电视剧,激发了兴趣,刚好家里有父亲买的线装版的《西游记》,兴冲冲地拿来读,却发觉因书里的文字文白相间,没能看懂几句,索然无味地丢到一边。还是影视的《西游记》看起来痛快,尤其是孙悟空的打斗场面,看起来酣畅淋漓,拍手叫好!于是追着电视剧一集一集的地看,反复地看,看到相关的情节滚瓜烂熟,台词倒背如流……年少的时候读书,图个简单痛快。

第二次读《西游记》,只能是读书期间,《西游记》的内容偶现课本或老师讲课时的重点分析,但个中的精彩,老师是讲得津津有味,而未真正接触《西游记》原著文本的我,听起来就如听故事,听过就算,听完就忘,不能真正理解文本中的好具体好在哪里。只是单纯地觉得,故事好听,电视好看,孙悟空好厉害,猪八戒好搞笑,沙僧很勤劳,唐僧很好看很善良但很古板……这些印象,基本是当年看电视剧《西游记》保留下来的。逐渐长大,似懂非懂地读书,阅历不足,未能品味其中真意。

第三次读《西游记》,是初中教学上的需要,为了给学生指导名著阅读,看了学生买的压缩版《西游记》,大多停留在故事情节上,经过哪些国,遇上哪些妖,用上哪些宝贝,怎么收伏的……总觉得学生买的压缩版名著快餐少了很多东西,看起来不咸不淡,有故事,但没有特别吸引的地方,而且很多故事情节被简略到几乎没有了。初为人师,阅历渐多,有点感触,未能深入。

第四次读《西游记》,特地买了本绣像版的《西游记》原著,再细读文本,发觉原著中的人物形象与所看的电视剧有些出入,甚至有些颠覆……原著中将西游人物的性格方方面面描写得更全面更细腻。让我看到了孙悟空的勇背后更多的真性情;看到了唐僧的坚定信念背后背负着一种责任感,善良后面带着一些自私;看到了沙僧安分背后的一丝丝无奈;如来佛祖的慈悲之中带了不少的世俗贪念……读书渐多,阅历积累,对人与事有点理解,隐约之间似有所悟。

第五次阅读《西游记》,圈点勾画,有感触之处,铅笔批注……整本书读完之后,闭目细思,前后勾连,人物的形象浮现脑海,书中主题若有所指,情节-人物-主题导图逐渐清晰明朗,人物的嬉笑怒骂跃然纸上,背后的情感态度心有所感……读书读人渐深渐细,恍悟人生如书,书写人生,故事与人事之间,千丝万缕,诸多关联,前思后想,细细品读,人生百态,串起来就是那么一回事。

如何读好一本名著,或是说如何指导学生读懂小说类的名著,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我想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可通过影视镜头,或是音乐歌词等贴近学生生活的元素,让学生与名著进行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第二是经典展示,如《西游记》里的“三打白骨精”精讲细讲,让学生一窥整部作品的主要人物特点、艺术特色等,学生未必能很好地懂,但能留下初步印象。第三是情节梳理,整体把握故事脉络,宏观把握人、事、情。第四步,跳跃式串读,可根据某个人物、或类人物或某种情感主题进行情节串读,这种也可叫做专题式细读,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获得某种规律,某些做人做事的感悟。

重读《西游记》,感悟到小说,是以生活为蓝本进行艺术性的创造,需要多读,读多几遍,细读之下去联系阅历,才能真正解读出文中的人情百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到最后,读出了自己独特的解读,也就将小说名著,真正读成了自己的书。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