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石头的诗歌

石头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题自画石 曹雪芹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

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

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双石 白居易

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

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

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

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

担舁来郡内,洗刷去泥垢。

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

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

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

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

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

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

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

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

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

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

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太湖石 白居易

远望老嵯峨,近观怪嵚崟。

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

嵌空华阳洞,重叠匡山岑。

邈矣仙掌迥,呀然剑门深。

形质冠今古,气色通晴阴。

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沉沉。

天姿信为异,时用非所在。

磨刀不如砺,捣帛不如砧。

何乃主人意,重之如万金。

岂伊造物者,独能知我心。

答人 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录自《河岳英灵集》 王昌龄

苍荻寒沧江,石头岸边饮。

天仗森森练雪凝,身骑铁骢自臂鹰。

渔父词/渔父 惠洪

不怕石头行路滑。归来那爱驹儿踏。言下百骸俱拨撒。无剩法。灵然昼夜光通达。古寺天寒还恶发。夜将木佛齐烧杀。炙背横眠真快活。憨抹挞。从教院主无须发

渔家傲 辛弃疾

道德文章传几世。到君合上三台位。自是君家门户事。当此际。鬼山正抱西江水。三万六千排日醉。鬓毛只恁青青地。江里石头争献瑞。分明是。中间有个长生字。

玉楼春 辛弃疾

琵琶亭畔多芳草。时对香炉峰一笑。偶然重傍玉溪东,不是白头谁觉老。普陀大士神通妙。影入石头光了了。看来持献可无言,长似慈悲颜色好。

旅次石头岸 张祜

行行石头岸,身事两相违。

旧国日边远,故人江上稀。

水声寒不尽,山色暮相依。

惆怅未成语,数行鸦又飞。

过石头城 张祜

累累墟墓葬西原,六代同归蔓草根。

唯是岁华流尽处,石头城下水千痕。

陈宫怨二首 许浑

风暖江城白日迟,昔人遗事后人悲。

草生宫阙国无主,玉树后庭花为谁。

地雄山险水悠悠,不信隋兵到石头。

玉树后庭花一曲,与君同上景阳楼。

送朱可久归越中 贾岛

石头城下泊,北固暝钟初。

汀鹭潮冲起,船窗月过虚。

吴山侵越众,隋柳入唐疏。

日欲躬调膳,辟来何府书

2. 赞颂”;石”;的诗句关于石的诗句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 周芳纯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 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 (题画诗)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咏 竹 宋·文同 (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 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 春江晓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笋 宋·王元之 数里春畦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 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

3. 您能提供石祥写的诗《卢沟晓月吗

帮你找到啦,祝朗诵成功! 卢沟晓月 石祥 公元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 夜 一个漫长的夜 一个血腥的夜 卢沟桥在滴血 杨柳岸在滴血 沉睡的石狮在滴血 梦中的民族在滴血 啊!血……血……血 苍天有眼也滴血 看———卢沟桥头 一弯血红的残月 轰!轰!轰 日军的挑衅和炮弹 一起飞来 宛平城内卢沟桥畔 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膏药旗 遮挡我半壁江山 侵略者的铁蹄 肆无忌惮地践踏侵略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爱国的同胞们 ……看准那敌人, 把他消灭!冲啊……” 英勇的二十九军将士 浴血奋战 艰苦卓绝 头颅和祖国山峰共存亡 热血与江河流泉同喷泻 抵抗得壮烈 牺牲得壮烈 啊!烈———烈———烈 卢沟晓月含泪举杯 与抗日英雄壮别 啊!卢沟晓月 八年圆圆缺缺八年抗战告捷 “七七事变” 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中国抗战史上 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看今朝 ———卢沟晓月 多么明媚多么皎洁 她以和平的目光 放飞一群群和平鸽 衔着绿色的橄榄枝叶 中国人民 遭受过侵略战争的严重伤害 对和平更加热爱更加关切 教科书岂容篡改历史 靖国神社怎能参拜战犯罪孽 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 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让我们同唱一首 《和平发展之歌》 普天共赏 卢沟晓月 。

4. 赏石文化的诗歌两首

(唐)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硕何足云。

(唐)白居易·太湖石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 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

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 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宋)王令·假山 鲸牙鲲鬣相摩捽,巨灵戏撮天凹突。 旧山风老狂云根,重湖冻脱秋波骨。

我来谓怪非得真,醉揭碧海瞰蛟窟。 不然禹鼎魑魅形,神颠鬼胁相撑挟。

(宋)陆游·闲居自述 自许山翁懒是真,纷纷外物岂关身。 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净扫明窗凭素几,间穿密竹岸乌巾。 残年自有青天管,便是无锥也未贫。

(宋)陆游·题昆山石 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 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值。

(宋)方岩·灵璧磬石歌 灵璧一石天下奇,体势雄伟何巍峨。 巨灵恕拗天柱掷,平地苍龙卷首尾。

两片黑云腰夹之,声如青铜色如玉。 秀润四时岗岗翠,乾坤所宝落世间。

(宋)黄庭坚·刘晦叔洮河石砚 久闻岷山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 兼嫌文史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 (宋)苏轼·双石 梦时良是觉时非,汲井埋盆故自痴。

但觉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嵋。 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

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 (宋)米芾·研山铭 五色水,浮昆仑。

潭在顶,出黑云。 挂龙怪,烁电痕。

极变化,阖道门。 (宋)辛弃疾·咏石 巨石亭亭缺啮多,悬知千古也消磨。

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元)张雨·得昆山石 昆邱尺壁惊人眼,眼底都无蒿华苍; 隐岩连环蜕山骨,重于沉水辟寒香。

孤根立雪依琴存,小杂生云润笔床; 与作先生怪石供,袖中东海若为藏。 (明)王世贞·题灵璧石 有石高仅尺,宛而巫山同。

许借从吾弟,移来仗小童。 雨垂青欲滴,云过碧争雄。

安得壶公引,轻身住此中。 (清)郑板桥·石 欲学云林画石头,愧他笔墨太轻柔。

而今老去心知意,只向精神淡处求。 (清)郑板桥·石峰 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云霄。

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须折我腰。 杜甫欣赏一盆假山 一篑功盈尺,三峰意出群。

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 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

惟南将献寿,佳气日氤氲。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 顽然一块石,卧此苔阶碧。

雨露亦不知,霜雪亦不识。 园林几盛衰,花木几更易。

但问石先生,先生俱记得。 清人归庄 昆山石 江东之山良秀绝,历代人才多英杰。

灵气旁流到物产,石状离奇色明洁 白居易 赏石 诗二首 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 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树深藤老竹回环,石壁重重叠翠斑。

俗客看来犹解爱,忙人到此亦须闲。 况当霁景凉风后,如在千岩万壑间。

黄绮更归何处去?洛阳城内有商山。 陆游名句 花如解笑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吴昌硕咏石诗 名句 富贵神仙浑不羡,自高唯有石先生。 吟七律一首 工夫石外寻修养,文海书山增智商。

师古不泥为创建,传承感悟得良方。 审时度势出精语,意决志坚兴典章。

蹈矩循规终覆辙,集思广益谱新腔。

5. 摘抄关于石的诗句15句

1.严冬的夜晚,几颗赤裸的星星可怜巴巴地挨着冻,瑟瑟发抖几乎听得见它们的牙齿冷得捉对儿厮打 的声音。

2.小星星在寒空中摇晃,仿佛冷得在颤抖。 3.清晨,大风雪停下来了,不过还得过好久才天亮。

几颗残星偷偷地睁开眼窥视那一片雪白的银白世 界。 4.空中飘雪花,一朵一朵优雅的落下,绽放出那绝世的美与温柔。

5. 白色的屋顶白色的房,白色的飞鸟飞过我的年华不留声响。 6.站在雪中接一片雪花,看它一点一点变为透明的水珠,折射出一片惨烈的白,整个世界宛如一场奢华的礼拜。

7.偶然中,她,带着雪来了,那是天女的泪花,天匠的雕屑。8.这小雪太过卑微,太过单薄,太过凑合,配不上做冬的代言。

那样的一场雪,只是一种无奈,夹在秋与冬之间的无奈,只是雪在迷茫。 9.但现在,冬的确来了,用落叶的雪花作为她唯一的妆点,让世界沉寂下来。

10.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11.初冬,像一位美丽的、高贵的、矜持的公主,舞动着她那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凛冽的寒风。

6. 石的古诗句大全

1. 石马卧新烟,忧来何所似。

2. 糟深贮方半,石重流还咽。

3. 石径喧朝履,璜溪拥钓舟。

4. 石脉青霭间,行行自幽绝。

5. 石鲸吹浪隐,玉女步尘归。

6. 石壁连霄汉,长松落涧枯。

7. 石磴晴看叠,山苗晚自锄。

8. 石面迸出水,松头穿破云。

9. 玉泉移酒味,石髓换粳香。

10. 石影衔珠阁,泉声带玉琴。

11.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12. 江云飘素练,石壁断空青。

13. 依沙宿舸船,石濑月娟娟。

14. 石城除击柝,铁锁欲开关。

15.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

16.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17. 石林蟠水府,百里独苍苍。

18. 石濑流清浅,风岑澹翠微。

19. 石马徒自施,玉人终不见。

20. 石窗何处见,万仞倚晴虚。

21.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22.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23. 石榴花发满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

24. 石苔生紫点,栏药吐红尖。

25. 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节。

26. 槎从天上得,石是海边来。

27. 石桥春暖后,句漏药成初。

28. 石门栖怖鸽,慈塔绕归鸿。

29. 石泉惊已跃,会可洗幽心。

30. 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31. 石浅流难溯,藤长险易跻。

32. 石镜山精怯,禅枝怖鸽栖。

33. 石潭傍隈隩,沙岸晓夤缘。

34. 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

35. 石缝瓢探水,云根斧斫薪。

36. 岩庭交杂树,石濑泻鸣泉。

37. 石浅洞门深,潺潺万古音。

38. 石滑羊肠险,山空杜宇悲。

39. 石堤春草碧,双燕向西飞。

40. 石上开仙酌,松间对玉琴。

41.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42.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43.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44.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45.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识作石鼓歌。

46. 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47.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48.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49.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50. 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51.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52.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53.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54.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55.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7. 关于石字的诗句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识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春。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