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

历史上,儒家的学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正统观点,酒的习俗同样也受儒家酒文化观点的影响。儒家讲究”酒德”两字。

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这就是:“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禁止民从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德行。

饮酒作为一种食的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很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有时这种礼节还非常繁琐。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定饮酒礼节就很重要。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饮酒时不遵守酒礼,深感长辈有责任,于是从古代的书籍中采集了大量的资料,专门写了一篇《觞政》。这虽然是为饮酒行令者写的,但对于一般的饮酒者也有一定的意义。我国古代饮酒有以下一些礼节:

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五十六个民族中,除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一般不饮酒外,其它民族都是饮酒的。饮酒的习俗各民族都有独特的风格。

2. 中国礼仪文化有哪些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和谐的文化思想,如孔子关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中和”主张,《礼记·礼运》中关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的主张,以及孔子“小国寡民”的思想等等。

应当说,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这些关于和谐文化思想是极其宝贵的,构成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封建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们所提出的和谐思想是旨在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秩序,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人伦为思想基础的,同我们所要建立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本质的区别。

从思想文化关系上来看,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和理论的创新,特别是我们要认识到,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文化是在消灭了阶级对立的社会基础上构建的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合作的社会关系,反映的普遍的社会和谐状态。因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根本制度才是构建和谐文化之“源”,之“根”,而传统文化是“流”。

当然这个“流”也很重要,丰富的文化遗产有助于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所以,认为我们今天所要构建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古已有之”的观点、或是古代和谐文化“现代版”的观点都是不对的。

3. 很急的问题,关于《诗经》和周代礼仪

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

诗经之中关于情爱的使不少,但其中不像你说的会有那么多畏于身份等级而无法结合的怨诗。如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 》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另如《邶风·谷风》、《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孔子也推崇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就是,《诗经》中的作品,全部(或至少在总体上)是符合于当时社会公认道德原则的。否则不可能用以“教化”。 可见这些男女自由恋爱在当时是正常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

但必须注意,这些只是上古时代遗留下来的习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社会上的新的道德规范正在形成,《周礼·媒氏》也规定了人们结婚必须要经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就是如此

4. 诗经 的文化背景

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代设采诗之官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民情;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另外,还有周代公卿列士“献诗”之说。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周王朝和各诸侯国一定参与了这项工作,因为古代交通不便、言语不通,没有政府的参与,这样一个工程的完成是很难想像的。

至于编订工作,历来传颂着孔子“删诗”的故事。但事实上,早在孔子的时代,已经有和今本《诗经》相近的“诗三百篇”的存在。孔子对“诗”可能作过某些加工整理,但说《诗经》由他删选而成,则是不可信的。现在一般认为是周王室的乐官做的编订工作。经过他们淘汰和修改,现存的《诗经》表现出一种相对整齐的体例,比如基本上都是四言体,押韵规律大体一致,而且有些套句出现在异时异地的作品中(如“彼其之子”、“王事靡盬”等)。

那么,编集这样一部诗歌总集有什么用呢?总不会是为文学的发展作贡献吧?实际上,《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典礼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但到后来,《诗经》成了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备的文化素养。这种教育一方面具有美化语言的作用,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其具体情况在《左传》中多有记载。另一方面,《诗经》的教育也具有政治、道德意义。《礼记·经解》引用孔子的话说,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论语》记载孔子的话,也说学了《诗》可以“远之事君,迩之事父”,即学到事奉君主和长辈的道理。

《诗经》成书以后,广为流传。虽然后来遭了秦火,但由于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得以保存。汉初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齐、鲁、韩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毛诗”虽然晚出,在西汉也未被立为官学,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我们现在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