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经的传说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也是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诗经.小雅.大东》中这段有关织女、牵牛星宿的记载,被认为是牛郎织女传说的萌芽。夏秋之交,织女星与牵牛星先后双双升上中天,分列银河两岸,遥遥相望,牵牛织女的星神爱情故事由此产生。

七夕当天,民间有「七娘会」、「水上浮」、「听私语」、「乞双七水」等风俗。民俗学家表示,随著民众的文化自觉性被逐渐唤醒,七夕文化正在中国民间复苏。

2. 形容荒草丛生的凄凉诗经词语

白头之叹指妇女被遗弃而作晚景凄凉之叹。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此身皆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见弃,使妾有白头之叹。”

百业萧条

萧条:冷落、凋敝。指各行各业都很冷落、不兴旺。形容社会的衰败。

败井颓垣

犹言房毁墙坍。形容村舍荒凉。

出处:鲁迅《集外集·(题三义塔)诗》:“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碧海青天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出处:唐·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不毛之地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

不牧之地

不能牧养牛马的地。指荒地。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论功》:“不牧之地,不羁之民。”

惨绿愁红

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3. 诗经中关于葛生的理解

晕倒,查了半天原来“葛生”就是葛藤。

《诗经》里的东西总叫人看不懂,年代太久远了啊。 至于传说嘛,瑶族过端午时门口挂的东西与汉族不一样,他们挂的就是这“葛生”(葛藤)。

据说当年屈原被怀王召见入朝为官,路上捆竹简的绳子断了,就问路边的老农借了条拴牛的绳子,他死后绳子就化为葛藤。 刚才仔细看了楼上的回答,回答太文,古文功底不好确实难看懂。

根据楼上的回答用白话文补充如下:《诗经·唐风·葛生》是借一个寡妇怀念她战死在战场上的丈夫来讽刺晋献公喜欢打仗结果百姓大多战死,死后连尸骨都收不回来。首句与二句均采用比兴的手法:葛藤依托酸枣树(首句,二句为荆棘),蔹藤依托野地(首句,二句为菜园),我不在人世的爱人啊,他能依托谁呢,只能一个人孤零零。

三句为:角枕和锦衾都已经朽烂,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不在人世的爱人啊,还只能一个人孤零零的睡。

4. 什么是黍离之悲

黍离之悲( shǔ lí zhī bēi) 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黍离》全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一章)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二章)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三章)编辑本段出 处 《诗经》“王风”,历来被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说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周大夫行役路过镐京,看到埋没在荒草中的旧时宗庙遗址,有感于周室的被颠覆,悲伤而作【黍离】.描述了当一个人看到心中的理想大厦坍塌埋没于苗草中时的难受心情,这首诗两千年来不断被传唱着.以至于人们把发自心底的、失落的悲哀称作‘黍离之悲’.。

5. 我国民间四大传说

中国古代民间爱情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哭万喜良)、《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睆彼牵牛”的记载。《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已称牛郎织女为夫妻。应劭《风俗通》逸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注:桥)以渡织女也。”故事已初步形成,并与七夕习俗相结合。

孟姜女的传说起源于《左传》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遵守礼法的记载,后来加上《檀弓》的“齐庄公袭莒于夺(隧),杞良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是故事的雏型。汉·刘向《列女传》(四)记:“齐杞梁殖战死,其妻哭于城下,十日而城崩。”又唐(佚名)《琱玉集》记“秦时有燕人杞良,娶孟超女仲姿为妻,因良被筑长城官吏所击杀,仲姿哭长城下,城即崩倒。”可知这个传说在唐代已盛行,但孟仲姿和杞良,在传说中已改名为孟姜女和范喜良。

梁祝的故事最早见于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记载了梁、祝“二人尝同学”、“同冢”的故事。晚唐·张读的《宣宝志》有较详细的记载。到明代冯梦龙的《古今小说》,又增加了英台不解带,梁山伯生疑和化蝶的情节。

白蛇的故事形成最晚,起源:一说源于唐传奇《白蛇记》;一说源于《西湖三塔记》。到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

6.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诗无邪,诗经真的有传说中写的这么好吗

诗三百源于民间,甚至很多见于民谣,描述了古人的生活习俗等等,在后人对古人的研究上给予了极大的贡献。

因为其源于民间,因而语言朴素,很真实的表达了当时人们的所思所想,是现实主义的代表。是以孔子评论它为“思无邪”。

思无邪,原是《诗经·鲁颂·駉》中一句诗:“思无邪,思马斯徂。”“思”在此篇本是无意的语音词,孔子在此借用为“思想”解。这里的“思”字。即是说,诗经所包含的思想是无邪的,无邪,即正诚,邪和正,必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仁”。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集,作为现实主义的代表之作,和浪漫主义的代表之作屈原的《离骚》(其文学价值)相比其价值更见于其对历史研究的贡献。

至于其文学价值,也是无可厚非的,就其《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既可以看出,诗经本身也是很严谨的。

当你在朗读诗经的时候也可以感受到其语言的朴实优美,譬如《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给人以相当美的感受。

日前,由中国选送的古籍经典《诗经》在日前结束的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一举夺魁。由此可见一般。 (暮春手打)

7. 碧瑶跟张小凡在空桑山受伤念的诗 荒草何茫茫 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

“荒草何茫茫”出自魏晋陶渊明之手,拟挽歌辞其三(荒草何茫茫)。

拟挽歌辞三首是陶渊明晚年六十三岁的作品,写后两月后逝世了。人假设自己死后亲友的情况,既表达自己对生死的看法,也安慰亲友不必过于悲伤。

其叁是写下葬的情形。对下葬后的幽冥世界不猜测,也认为贤达也不能逃避死亡。

这与当时追求神仙得道的风气迥异。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8. 忘忧草传说

相传谁吃了忘忧草,便可以忘掉忧愁,快乐的活着

于是,一对年轻的恋人便辞去了工作不论他人如何规劝也无济于事

就这样年轻的恋人漫无目的地随处走着

一位老者看到他们几乎没了活力

便上前询问,年轻的恋人心想:“老者年岁这么大,肯定知道。”

两人不约而同的说:“我们想忘掉忧愁,快乐的活着。”

老者叹了口气:“于是,你们就到处寻找忘忧草的下落?”

年轻的恋人同时点了点头

老者又叹了口气,手指向不远处:“那不就是忘忧草?我都吃了一辈子。”

恋人又不约而同的说:“那不是黄花菜?我们吃过,因为没效果,所以。。。”

老者:“相传很久以前,妇人因丈夫出征打仗,为了思念夫君便种植了萱草又称黄花菜来消愁,后人便也称它为忘忧草了。”

年轻的恋人,走到那忘忧草旁俯下身流泪了

老者:“心态啊,年轻人。”说完便走了

许多年过去了,又一对年轻的恋人路过,寻找忘忧草的下落

这时候出现在年轻的恋人的前面是一对老人,相互掺扶着

同样这对年轻人问了他们以前同样的问题

这时候,两位老者只对年轻的恋人:“孩子,曾经我们同你一样。即使有忘忧草又如何?这世界上哪有这么简易的事儿啊。重要的还是你的心态啊。”

人们经常说的忘忧草其实就是黄花菜。黄花菜,学名萱草,又称金针菜、谖草、宜男花、安神菜,古名为忘忧草,为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那忘忧草到底是如何得名的呢?据《本草注》说:“萱草味甘,令人好欢,乐而忘忧。”而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忧,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

9. 诗经的来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里面的诗篇都是民间流传记录的。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孔子编订《诗经》,一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诗的作者已经无法考证,其题目、排序也都没有特殊的含义。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