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毛笔写古诗《草》

古诗《草》的毛笔写法如下: 原文 《草》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释义: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背景: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

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赏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

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作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 白居易的古诗《草》怎么写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又名《草》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韵译: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评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 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 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注释】本诗又题《草》。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这种作法起源于“应制诗”,后来广泛用于科举“试帖诗”。此诗为作者准备科举考试而拟题的习作,所以也加了“赋得”二字。“又送”两句诗意,本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简析】这首诗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作品,也是当时传诵的名篇。全诗结构严紧,格调清新,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

3. 《草》的古诗甲骨文写怎么写

[古诗《草》]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又名《草》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韵译: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评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 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 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注释】本诗又题《草》。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这种作法起源于“应制诗”,后来广泛用于科举“试帖诗”。此诗为作者准备科举考试而拟题的习作,所以也加了“赋得”二字。“又送”两句诗意,本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简析】这首诗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作品,也是当时传诵的名篇。全诗结构严紧,格调清新,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

【点评】

此诗直观是对自然演变的描写,但含意深刻,常用以比喻进步的东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4. 古代书法:谁的草书写的最好

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三个人被称为:“草圣”,一个是后汉时期的张芝,一个是唐代的张旭,和怀素。

“草圣”一般较多是指张旭 。 张芝(字伯英),敦煌酒泉人。

勤学好古,淡于仕进。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时人尊称 自为”张有道”。

好书法,最擅章草。张芝曾临池学书,池水为黑,家中衣帛书而后练,于此可见其功力之深 。

被后人称赞 “超前绝后,独步无双。”尊为”草圣”。

张芝在书坛上,一直享有极高之草圣地位。《书断》卷中列张之章草、草书为神品,曰:”尤善章草书,生诸杜度、崔瑷。

龙 豹变,青出于蓝。又创于今草,天纵颖异,率意超旷,无惜事非。

若清涧长源,流而无限,萦回崖谷,任于造化”。 张旭 (658–744 )。

字伯高,号季明。唐开元吴(今苏州)人,官至金吾长史,曾任常熟尉。

善书法,以草书为最,时人称为”草圣” 。相传他喜饮酒,常于醉后呼喊狂走,然后落笔,甚或用头发沾墨作书,因称”张颠”。

他把当时流行的”今草”书体,发展成为笔法放纵,字形繁多变化的”狂草”书体,做到笔未落而意在先,书虽尽而心相连,成为我国狂草书体的奠基人。传说颜真卿曾向他请教楷书。

怀素和尚继承636f70797a686964616f31333365636565和发展了他的草书,而以狂草得名,被称为”以狂继颠”或”颠张狂素”。张旭草书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被唐文宗赞为”三绝”。

张旭也能诗,长于七绝。留传下来的书法,正书有碑刻《郎官石记》,草书散见历代集帖中,墨迹有《草书古诗四帖》。

张旭在常熟城区的住地,名醉尉街,沿袭至今。旧居后有洗砚池。

另周神庙弄有草圣祠。 也有人称怀素是草圣,但称他作狂草的人更多。

怀素(725年-785年), 字藏真,长沙人(另一说零陵人),俗姓钱,唐朝僧人、书法家。精勤学书,以善狂草出名。

唐朝人称他为醉僧。 。

5. 关于草的古诗大全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6. 白居易写的古诗《草》的诗意

唐代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诗意:

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

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

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

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请采纳

7. 草的古诗故事

白居易 离离①原②上草, 一岁③一枯荣④。

野火烧不尽⑤, 春风吹又生。 题解:白居易(772—846),与李白、杜甫合称唐代三大诗人。

他关心人民的疾苦,反映下层劳动者的心声,诗歌明白如话。作此诗时,诗人才十六岁。

诗人以“草”为歌咏对象,赞颂了野草无穷的生命力。 此诗原题为《赋得古草原离别》。

注释: ①离离: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②原:原野。

③一岁:一年。 ④枯荣:枯,枯萎;荣,茂盛。

⑤尽:光、净。 今译:原野上长着繁茂的的野草,每年都要枯萎一次,繁荣一次。

野火无法把它完全烧死,来年春风一吹,它又绿遍大地,生机勃勃。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少年时代成名的作品,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赏的诗。

诗人热情地歌颂了原上草无穷的生命力,其色青翠,其气芳香,结句点明题旨,并给它赋以感情,令人百读不厌。这虽是诗人少年时代的创作,但仍然不愧为唐诗的名篇之一。

颔联的形象中寓于哲理,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而且成为今天广泛引用的格言。 相传这首诗是白居易十六岁时作。

唐张固《幽闲鼓吹》载白居易到长安应试,携诗作往谒顾况,顾以他的名字开玩笑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看白的诗作第一首《草》,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白居易以原上草喻别情,想象别致,情味隽永。

“野火”两句传诵千古,不仅突出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也表现了对于新生事物的赞颂。 选自《全唐诗》 作品名称:《赋得古原草送别》又名《草》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作品体裁:五言诗 这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是白居易未满16岁时在考场上所作, 当时有要求题目前面两个字需用“赋得”二字。 诗的前四句侧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

作品译文 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

芳香古老的道路上弥漫,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离别之情如茂盛的野草,充塞胸怀。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