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说说室内污染的相关知识,即室内污染如何计算,为什么会有室内污染,如何控制室内污染?
首先,室内污染是目前绕不开的话题。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污染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科技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它的副作用——污染。你可以争辩说,这仍然是技术不完善的原因。然而,我们活在当下。
无论是《寂静的春天》中描述的被污染的世界,还是我们在现实中的感受,都在告诉我们一种感觉,我们正面临着被污染包围。也许你会说,我可以“躲在小楼里变得统一,不分冬夏春秋”。然而,室内污染如影随形。之前导致居民生病的“免费”室内污染引起轩然大波。然而,近年来,
更麻烦的是现代人更“宅”。人们大约8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1,2]。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可以说我们可以用口罩和空气体净化器来避免雾霾,可以主动分类垃圾来避免土地污染,也可以用净水器来防止水污染。然而,对于已经被污染的室内环境,我们似乎束手无策。因此,如何避免室内污染不仅是一个
然而,此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基本问题:室内污染如何考虑?
毕竟先问是不是,再问怎么办。毕竟不是所有房间都有污染。
其次,对室内污染的认知从无到有。
说到室内污染,我们得给这个词下定义。但是,你会发现,似乎搜索到的描述都比较笼统。比如“室内空空气污染物量超过室内环境自净能力”就属于室内污染。但是这些污染物是什么呢?如何评价这种自净能力?似乎都需要论证。
其实这很正常,因为相对于很多成熟的学术领域,室内污染的认知是一个很新的领域,是随着我们人类对污染和健康认知的提高而不断建立和完善的。
如果一百年前你去跟人讲室内污染,估计很多人会惊讶的看着你,怀疑这个宝宝是不是变成树先生了。不会吧。那时候人们还没有室内污染的概念。甚至在家里灶台满是烟味或者房子刷了各种新鲜油漆的时候,人们最多是觉得气味难闻,而不是想到污染。
随着现代医学的逐步建立,特别是生物医学统计学概念的建立,很多疾病都可以归于我们。再加上实验动物和细胞模型对某些化学物质的生物医学效应研究,我们认识到室内污染不仅仅是甲醛,还有装修材料中常见的成分苯、甲苯、二甲苯、TVOC等,这些都是有害的[3]。
但是最典型也是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甲醛。1859年,甲醛被AM butlerov首次发现。1868年,甲醛首次从甲醇中提取出来,随后被广泛用作化学原料。但直到1957年才进行了第一次甲醛的人体暴露实验,发现甲醛对人体有害。随着现代毒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开始逐步揭开甲醛造成健康损害的因素——对人体的直接刺激引起的毒性,化学诱变引起的致癌作用[4]。可以说这种认知是逐渐丰富的。
从国内学术界对甲醛的关注度,也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以“甲醛气味”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发现在90年代,人们对甲醛的关注度较低,发表的文章数量为500篇。2000年后,这个数字上升到1000,并长期保持在1500。
(来源CNKI学术趋势搜索)
这一点在我国室内装修的污染治理中也可以体现出来。2001年,我国首次发布了《装修材料中甲醛释放限量要求》(GB18580-2001)。0.5毫克/升..2017年新国标提高了标准,规定甲醛释放限量值为0.124mg/L..
这是一种进步,体现了我们对室内污染的关注和重视。本质上也是我们对室内装修污染认知的一种提升。未来随着我们认知的深入,相信还会有其他新的标准让我们更好的保护室内空空气的健康。
然而,我们是否如此担心室内污染,甚至认为它永远无法消除?
我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态度。
在理解这个世界时,对潜在危险有两种基本态度。
Noevidenceofharm(没有证据表明有害)和evidenceofnoharm(无害证据),这是对未知世界的两种认知,决定了我们对室内环保的态度。如果追求完全无害,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人的认知是变化的,我们无法论证世界上所有的物质对人体的影响。另一方面,基于现有状态排除认知上被认为有害的东西,即目前没有被我们普遍认可的危害证据,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比如我们吃的食物就是这样的态度。如果在目前的科学认知下,没有证据表明它是有害的,那么我们可以放心使用。否则种植策略,添加食材等。都是无穷无尽的东西。
对于室内污染,应该也是如此。基于目前的认知,符合相应的标准,可以放心。而不是担心未来,那样的话,估计会害了天地一床。
那么,解决了认知问题之后,我们来谈谈,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我们应该达到的室内污染控制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
最后,标准以上,环保更好。
对于室内污染控制,我认为应该有两个标准。
1、高于标准
目前各国对装修材料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符合当地对室内污染的认知。我们在选择装修材料的时候,标准是底线。一定要选择正规标准的装修材料,避免室内空空气污染。
(来源生活在粉丝)
当面对不同的国际标准时,原则上标准越高越好。以甲醛为例,如上图所示,是不同地区甲醛释放量的检测标准,所以理论上应该选择最高的标准。
毕竟现在的标准往往参考的是正常成年人群,以他们对相应有毒物质的代谢能力作为参考,而婴幼儿、儿童、孕妇、老年人等。不得不承受更少的容量。
尤其是婴幼儿,下表给出了不同年龄组的长期呼吸量与推荐体重值的比值。可以看出,婴幼儿的数值最高,也就是说他们的相对呼吸量非常大。
而且婴幼儿的药代动力学和代谢能力较弱,代谢酶活性明显不同于成人,损伤修复能力远低于成人,自身对污染物的耐受能力更差[5]。
此外,儿童在室内停留的时间更长,累计暴露时间远高于成人,因此对室内装修污染的要求更高。老年人也一样,由于体力不支,对装修污染更加敏感。所以,如果家里有老人、婴幼儿等易感人群,在选择装修材料时,最好选择符合严苛标准的。
2.环保优先。
一般说到环保,我们往往会想到保护环境,尤其是生态环境。其实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在保护自己。
比如对环境不友好,大概率会对环境中的生物,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它们很可能对人类不友好,不安全。事实上,我们看到的许多研究成果都是通过使用实验动物获得的,而实验动物本身也是环境的一部分。
所以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倡导环保,本质上是为了人类。环保,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未来室内污染认知的方向。也许我们未来的认知提升和标准改变都是建立在环保的基础上。正因为如此,在装修中,我们选择环保材料,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也是为了保护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