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月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吃月饼
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在月下。设大香案。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全家有多少人就切成多少块。
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可见。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了。中秋节是法定节假日。每年中秋节都会要放假的。中秋节习俗有哪些?中秋节的传统活动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
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代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观潮记载表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饮桂花酒
屈原的《九歌》中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
在中秋佳节。民间自古有饮桂花酒的习俗。中秋之夜。仰望着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