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3分钟里,我将陪你欣赏这幅世界名画。

品味艺术,让你的灵魂安息。

葛之川的迁徙图,创作于元代,长139.5厘米,宽58厘米。这幅画描绘的是晋代道士葛洪随家人迁居罗浮山修道的情景。画面中,葛洪手里拿着一把羽扇,穿着道袍,回头望去。在他身后,他的老伴骑着牛抱着婴儿,一个仆人牵着一头牛。这幅画以山川为主体,高山、瀑布、流泉、单棵毕克树、西滩草桥,以及画中的人物,构成了一幅深邃而审慎的山水人物画。画中左下溪流最亮,衬托出葛志川的形象。山、石、树、泉的画面共同营造了一个幽静祥和的地方,反映了当时文人的隐逸追求。

宋朝和明朝之间有一个短暂的元朝,蒙古人用铁马征服了这片土地。在不到一百年的政权统治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汉人没地位,文人没地位,人只能忍辱负重,文人只能隐居山林,过闲云野鹤的生活。出身名门的王蒙生活在这样的乱世,在仕与隐的矛盾中进行了艰辛的艺术探索。

“葛之川迁徙图”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个经久不衰的母题。自唐末以来,一些画家将这一主题引入绘画中。这个故事寄托了葛洪逃避尘世,遁入罗浮山的想法。传统学者也将《葛之川迁徙图》视为隐居山林、闲适生活的象征。

王蒙和葛洪虽然生活在很长的时间间隔,但他们都很有名,并经历了相似的经历。两人都想当官,却被世人抛弃。最后,他们选择了逃避这个世界。王蒙早期作品中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为官思想。他多次为官,但看到当时政治腐败,百姓疾苦,却无能为力。再加上学者朋友的劝说,他决定退隐山林。由于生活与理想无法统一,他用隐逸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超然恬淡的思想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王蒙(1308-1385),元代画家,字,号祥光居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在元末为官,在泰安知州,后因胡案死于狱中。王蒙能的诗文书法对明清山水画影响很大,与黄、真武、倪瓒并称“元四家”。传世的代表作品有《清边隐居图》、《春山读书图》、《葛之川迁徙图》、《秋山草堂图》等。

明天我们会的

【约好的时候说】(咱们)不见不散/不见不散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