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廉颇知道蔺相如是为了正义,为了赵而不顾,廉颇主动负荆请罪。然后,他们两个互相学习,放松。一时间,秦不敢招惹赵。

如果故事到此结束,还是不错的。两人相处融洽是毫无疑问的,但他们的幸福结局却有很多疑点。我们都知道赵国的长平之战没有提到蔺相如,但是在长平之战中,赵国首先派廉颇进行抵抗,廉颇选择了防御的消耗战。后来秦国见攻不下,就造谣说廉颇打不过,派赵括去,赵括只是纸上谈兵。蔺相如作为赵国的宰相,难道没有阻止赵王吗?

辛弃疾曾写道:“廉颇老得吃不下了,还能吃吗?”赵想起了廉颇,就派人去魏国打听廉颇的饭量。言下之意是想搞清楚廉颇还能不能用,说明廉颇当时在魏国,赵王根本不认识廉颇。廉颇为了显示自己身体好,吃了很多,穿上自己的盔甲,骑了一匹马,打了两盘拳。

但就在这个时候,使者回来了,说廉颇很能吃,一顿饭上了三次厕所。于是赵王决定不能用廉颇。很明显,这个信使对廉颇怀恨在心,而赵王却一点也不知道。按理说是他派人,可是赵王只是派了廉颇的敌人?

就算赵王不知道,蔺相如会不知道吗?那么他们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这两个人在接下来的故事里还是没有交集,但是在负荆请罪之前,这两个人就有了更多的交集,那么这两个人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错了吗?

这就是教材只截取了一半的后果——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负荆请罪之后和蔺相如的关系真的很好。毕竟他们的和解也是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稳定的,但是为什么后面没有蔺相如?

原来,蔺相如在得知长平之战失败后,已经病逝。这个时候廉颇因为不被重用去了别的国家,而别的国家也不需要他了。他住在魏国,等待赵王的征用。

赵王一觉醒来,赵王又派错了使者,导致了这一系列的误会。赵王派使者来的时候,蔺相如已经死了,朝廷的党羽都去别人家门口吃饭了。

这种时候,下面的投机商是不会派合适的使者来的。

为什么说蔺相如早就死了?虽然长平之战赵国伤亡惨重,20万人被活埋,但之后赵国依然存在了38年。在这38年间,廉颇不会被召回是可以理解的。然后蔺相如在长平之战后死了。长平之战,蔺相如为什么不出面?这很重要吗?答案是没有。

其实蔺相如和廉颇的关系很好,但是随着赵王的去世,新登基的赵王并不喜欢蔺相如和廉颇的组合。也许他只是不想用其中一个,但两个都已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了。有时候蔺相如经常为廉颇说好话,让新登基的赵王心里不舒服,所以对于重用赵括的赵王来说,这两个人已经不重要了。相反,对于他们的文武结合,赵王认为是一种越轨。

帝王之术在于制衡,所以站在赵王的角度支持一个新的武将成为自己人是很正常的。至于廉颇和蔺相如,他们都是各行其是,只是结局没能朝着他们奋斗的方向走,结局发人深省。

那么廉颇和蔺相如最终没有实现他们的太平盛世的梦想,到底是谁错了呢?赵王是制衡吗?还是两者过于不加掩饰,不懂得收敛?

不,有时候不犯错就是错的。

如果非要找一个失败者,那只能是赵王支持的赵括。赵括没有实力,只是夸夸其谈。能怪赵王识人吗?当然,赵括只是背了黑锅。他从未背叛或做过任何坏事。久战失利是必然的,但后来这个使者和廉颇有仇,绝对是小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种私刑直接造成了赵的早衰。

其实廉颇和蔺相如的结合是美好的,只是结局是感性的。语文课课本上什么都没写,语文老师更不愿意多说。但我们需要知道故事的结局:廉颇抑郁愤懑,蔺相如病逝,两人之前和好如初的美好故事永远流传了下来。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