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消毒液使用方法:
1、一般情况下。家庭只需要清洁卫生。无须进行消毒;当家中出现病人时。尤其是传染病病人时。或者外人来访后。才有必要进行消毒。
2、对于一般家庭。在选择消毒方法时应尽量选用物理消毒的方法。如蒸煮、暴晒。餐具消毒宜首选煮沸消毒。或者消毒柜。衣物、被褥主要采用在阳光下曝晒的方法。室内空气消毒主要采取定期开窗通风。洗手时。如果没有接触患者。 使用普通肥皂和流动水即可。
3、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楼梯扶手、脚垫、水龙头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毒。不要全房大面积喷洒消毒剂。
4、对于洗脸面盆和座便器。只需要对表面适量喷洒消毒。消毒后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否则会腐蚀管网;地漏及下水道。 不要专门加消毒剂消毒。 因为对地漏或下水道消毒通常起不到消毒防病的目的。 还会腐蚀管网。 带来后患。
5、不要遗漏重点物品的消毒。如洗碗布。由于使用频繁。经常处于湿润状态。而且接触饭菜等有机物比较多。十分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因此应经常暴晒、煮沸消毒。
6、宠物的窝巢应经常进行消毒。
家用消毒液使用原则:
1、合理配置浓度:化学消毒剂只有达到一定的浓度才有消毒效果。 浓度太低不能消除病原微生物。浓度太高可能对消毒对象产生明显的破坏作用。并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伤害。消毒剂浓度不是越高越好。
2、严格规定时间:消毒剂只有作用一定的时间才有消毒效果。有的消毒剂杀菌作用快速。有的就较慢。不同的消毒剂和不同的消毒对象可能需要的作用时间是不相同的。要保证消毒有效必须让消毒剂与消毒对象作用一定的时间。
3、确保使用安全:目前市场上的多数化学消毒剂对人体和物品有一定的危害。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消毒剂直接接触人体。万一不慎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清水冲洗。为安全起见。配制消毒剂时应该戴手套戴眼镜。避免小孩在场。
4、减少影响因素:消毒效果与消毒对象的性质有关。含有有机物的物品可能影响消毒效果。消毒前应该尽量使消毒对象清洁。对餐饮具、家具消毒时最好先清洁后消毒。由于消毒物品上的水分可能降低消毒剂的浓度。消毒对象在消毒时应比较干燥。
5、化学消毒液现配现用:多数化学消毒剂不稳定。特别是遇水稀释后。更易分解。须现配现用。不可重复使用;重复使用会造成消毒液污染。消毒效果下降。
6、科学实施消毒:不同的消毒剂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效果不同。不同的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也不同。一般家用消毒剂只是对一些常见微生物有杀灭作用。对一些抵抗力较强的微生物可能没有消毒作用。因此。如果家庭中出现了传染病人。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要求采取消毒措施。
家用消毒液使用注意事项:
1、家庭中如有婴幼儿、孕妇、老人等免疫力低下者。或者病人时。慎用消毒剂。如果没有传染病病人。最好不用消毒剂消毒。
2、避免使用酒瓶、饮料瓶盛装消毒剂。以免误用。放消毒液的瓶子。不要用饮料瓶代替。以免大人或者孩子误饮而中毒。如果用其他瓶子装。一定要注明“消毒剂”字样。 家庭中存放的消毒剂要放置在小孩不能接触到的地方。或上锁保存。
3、正确选用并按照说明使用化学消毒剂。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严格按照消毒药物使用浓度、使用量及消毒作用时间操作。
4、施药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防护(手套、眼镜等)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原液。凡是用消毒剂浸泡过的东西最后必须要清洗干净。去除残留。
5、空气消毒一般选用开窗通风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必须使用消毒剂喷雾或紫外线直接照射时。必需在室内无人的状态下进行。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6、使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消毒时。为了保证消毒效果。消毒时要关闭门窗。消毒完成后应打开门窗通风。待气味散尽后家人再进入。
7、在进行消毒时。如果皮肤或者身体其它部位对消毒剂过敏。出现过敏症状。应当停用此种消毒剂。并在医师的指导下酌情使用抗过敏药。
以上就是有关消毒液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介绍。希望通过本文的内容介绍。大家对于消毒液的使用方法和一些不要的安全常识有一定的了解。安全合理的消毒才能为家人带来健康。
原文链接:http://www.360changshi.com/sh/miaozhao/741214.html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