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正版CD的十条方法

1、【看标签】

所有正版都有文化部发的圆形激光防伪签。早年是小签。现在新发的都是大签(合法进口的原版。如中图引进。也有这个标签此外还有一张缚在外面的中文标签纸)。有那个签的不能说100%是正版。但没有的基本就不是正版。标签的具体识别方法参见附录1。

2、【看品种】

很多知名的片子在国内尚未发行过正版DVD。如《魔戒》系列、《星球大战》系列、《教父》系列、《阿甘正传》、《断臂山》、《六人行》、《24 小时》等等。所以如果您在某个网站或店铺看到了这些片子基本可以断定他们是卖盗版的了。

3、【看版本】

大型新华书店一般不会卖盗版。而正版版权协议通常有唯一性。即一个品种同时只会由一家厂商发行(公版除外)。D5、D9;简装、盒装;银版、金版不过几个版本而已。所以如果您看到了和大型新华书店或者可以确定是正版的不一样的版本。如包装完全不同、碟片数不同、发行机构不同。基本可以断定是盗版。同一版本发行期内被厂商更换包装确有发生。但较少见。

4、【看厂商】

正版有正版的厂商。如:中录华纳、中录德家拉、泰盛、中凯、俏佳人、飞仕、东和兴等等。盗版有盗版厂商:5K、红龙、飞马、金驼、创佳、 MAC、UPS、UFO、焦点、麒麟、帝景、尊宝……

5、【看价格】

正版的主要成本在版权费、所以不同厂商不同片子定价差异可能很大。一张D5便宜能到5元。贵的20多很正常。反而如果某个卖家各种D5都卖一个价。D9都卖一个价。基本可以断定不是正版了。因为正版的价格体系完全不是这样。

6、【烫码是铁证】

正版从不烫码(所谓烫码就是故意烫掉盘片内圈的生产线留下的SID编码)。因为正版不存在怕追查生产出处的问题。这与盗版普遍流行的烫码泾渭分明。但是。并不是所有正版盘内圈都有可见的编码。

7、【看素材】

跨区拼素材是盗版界流行的做法。如:法2区画面+港3区字幕;美1区画面+6区国配等等。正版没有这种概念。所以看到如此标榜的基本上可以断定是盗版。对于电视剧来讲。只要在画面上看到HDTV的字样。不用多想了。100%盗版。这种盘就是直接捕捉电视信号制作的。

8、【包装不可尽信】

正版盗版和包装精美程度无关。不要看到包装很精美就认为是正版。包装粗糙就是盗版。正版的主要成本在版权费。而盗版没有这块开销。所以同样的价格盗版可以把包装做的很不错。同理。那些已经成为公版的老片子。譬如黑泽明系列、老欧洲经典等等。由于没有版权费或版权费极低。正版一样卖到5元钱一张。比很多盗版还便宜。

9、【画质卡盘都不是依据】

光盘是数字技术。盗版并不会因为复制而降低画质。同样。只要采用好盘基也不会卡盘。所以。画质以及是否卡盘并不能作为判断正版的依据。画质好坏主要取决于片源质量。一部30年前经过数码修复并认真制作的数码版DVD(逐帧扫描胶片。再将静态画面合成动态视频。俗称碟版)的画质可以令一部新片但却采用胶转磁技术(用数码摄像设备直接转换动态光影制作而成。俗称胶片版、影版或模拟版。但不是枪带。枪带是盗版的专利)制作的DVD无地自容。数码版的制作成本比胶片版高两个数量级。所以。大部分国内低成本电影甚至港台片都是胶转磁制作DVD。盗版绝对不会自己扫描胶片做数码版DVD。只会采用正版已经做好的数字片源。因而这些只有胶转磁版本的片子无论正版盗版都不清楚。

10、【正版也有压缩碟】

HDVD俗称“压缩碟”或“经济型DVD”。可在普通DVD机上播放。介质为DVD。采用MPEG-1或MPEG-2编码。低码流使得每张盘最多可容纳长达7个小时节目(即8~10集电视剧)。画质略高于或等同于VCD。较普通DVD有较大差距。不少正版厂商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推出压缩碟。而且风头渐盛。在发达国家的观众享受1280×720分辨率起步的高清视频的时候。国人却还陶醉于320×240这种VCD级别画质的压缩碟。需要强调的是:无论采用MPEG-1或MPEG-2编码。码流一旦低于正常的VCD码流(即视频1.15Mb/s)。画质立即大幅下降、惨不忍睹。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量D9压缩碟(1张盘容纳20多集)画质极差的原因。一般来讲。D5容纳7个小时。D9容纳13个小时。就是在保持VCD画质水准的前提下。压缩碟的容量极限了。

原文链接:http://www.360changshi.com/sh/miaozhao/747502.html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