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大批光棍,自然不会是传说中的“黄金光棍”,而主要集中在农村或者偏远农村登记的单身群体。

简单就是穷。

他们的出路无非是这些:

买婚:比如我一直在说“去越南买媳妇”。直到现在,很多大龄农村男性还在这条路上“一个接一个”。

被卖的女孩大多被家人和介绍人骗了,一有机会就想着逃跑。贾的《三峡好人》讲述了一个买卖婚姻和女人生完孩子偷偷回家的故事。

婚姻交换:是一个男人娶他的姐姐和他妻子的哥哥来得到一个儿媳妇的方式。这是典型的一对一交换婚姻。

买春:没钱没姐妹,只能做光棍,赚点钱找乐子。

大量光棍的存在是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但解决这个问题也非常困难。

有一部电影聚焦农村光棍,试图找到这个复杂社会问题的答案。

是豆瓣评分8.1的《单身》。

这部独立电影的导演是中国第七代导演之一的郝杰。

“第七代”一词还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但他们大致有一个大方向:

与“第五代”和“第六代”不同,他们的学术背景复杂,审美追求多姿多彩,但他们对待电影艺术是无比崇敬和认真的。

郝杰、、、李瑞军、等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2010年,30岁的郝杰耗资30万元完成了这部“震撼”的处女作,并将目光投向了他的家乡河北张家口。

这部低成本的独立电影获得了许多国际奖项,许多外国媒体也给予了一些特别的评论。

比如《瞄准中国农村下半身问题》《原生态表演》…

这些“俗”的评论主要是因为这是一部足够“直白”的电影。

如果说“第六代”导演贾的电影发现了中国的县城,那么“第七代”导演的电影发现了中国的乡村。

《单身》以顾家沟单身人士老阳的个人生活为叙事线索,生动地展现了日常的农村生活。

影片没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全是东方的父母西方的家庭琐事。

影片开头,四个老光棍坐在那里,追忆自己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在这个贫瘠的山村,大家都靠种点西瓜赚钱,我的兄弟们都是辛苦的农民,半斤八两。

缺乏性生活是快速发展国家的普遍问题,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这可能是单身人士冲出地面的原因之一。

在这个没有什么招数可想的地方,性问题对于这些单身男青年来说,就像是烈日下干裂的土地,发出轻微的撞击声。

在物质匮乏的地方,那种特殊的欲望就会升起并滚滚而来。

年轻时担任生产队队长的梁大头,在脱小米时因注意力不集中不幸失手。从此,他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单身汉。

杨,年轻的时候,还是小杨。他会成为一个牧羊人,他会和村里的第二个女孩相处得很好。

但二丫的父母嫌弃他“穷得连个凉席都没有,屁股上还贴着瓦片”,于是拆散了小杨和二丫。

转向未来的村长接过了盘子,但老阳这边始终与二丫联系在一起。

刘阮,他有老婆,但是他不幸福。

十二岁那年,他的父母刚刚和他结婚。新婚之夜,大媳妇因为没睡,翻身把六阮打在身下。

不知道他是被大媳妇吓到了,留下了病根,还是因为六阮生来就是这样。简而言之,从那以后他对儿媳妇就没什么兴趣了。

顾,这个老头是有老婆的,可这个却觊觎他的小姨子。

他也很笨。家里只有一个炕,三个人睡在一起。他敢在老婆眼皮底下碰中嫂。他一动手,就被他老婆一个大嘴巴甩了,然后他老婆带着他妹妹跑了。

郝杰说,这里的故事都是基于他出生和长大的顾家沟。都是真实故事改编的,演员都是村里的农民。

现在农村题材的电影很少了。

与陈凯歌的《黄土地》、杨亚洲的《美人脚》、张艺谋的《红高粱》等叙事视角宏大、历史包袱沉重、思想立场保守的作品相比,单身的现实不再是一种想象,而是一种真正来自农村、面向农村的人文关怀。

村里的“性压抑”和对它的强烈渴望几乎无处不在。

二丫虽然老了,但依然迷人,像大地之母一般在光棍间徘徊。

顾家沟就像一个母系社会。一切都围绕着性和女人。

甚至在葬礼上,村民们还吵着要唱二重唱的演员“想唱什么就唱什么”。

之后,老阳在邻居的鼓励下,花了6000元娶了一个四川媳妇。这个小媳妇年轻,皮肤好,长得帅。因为父亲病重,被亲戚带到北方。

二丫目睹了这一切,不反对不同意,而是用一种经典的农村妇女看热闹的眼光看着老枯打算娶媳妇的老阳。

然而,老阳的好日子没有持续多久。新媳妇先是想逃跑,然后她看着村里年轻的后生乔三。这两个年轻人无论如何都想在一起。

没办法,老阳只好把还没碰过几次的新婚妻子让给乔三。

自然是为了钱。

在安排好媳妇后,老阳选择了在城里工作。未来等待他的是孤独终老…

《单身》里充斥着各种对人性原始欲望的大段描写。郝杰用30万元的低廉成本和老乡们麻辣泼辣的表演,摧毁了我们对农村田园般的美好想象。

这种想象在以往的电影创作中屡见不鲜。

例如,在霍建起的《山里的人和狗》中,山里的生活简直就是人间天堂。

如果《单身》就此打住,它的评价不会这么高。

在展示生动表象的同时,郝杰不忘寻求造成这一局面的深层原因。

在电影中,我们其实可以嗅到各种政治隐喻的痕迹。

比如梁头手拧进脱粒机的时候,正是特殊时代运动轰轰烈烈的时候。他被紧急送往医院时,后面的红色标语非常醒目,广播里播放着激昂的革命歌曲。

乔三家办丧事,演员在台上讲一首赞美生命的快板。底下的村民喝着嘘声,喊着“吃肉饭吧”。

杨在六阮家借宿时,六阮手脚不老实。此刻,电视上的外国政治家正在指出这个国家。

这个手法很像贾的。

他习惯于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同时用实物、标语、广播、电视等来暗示大时代的各种现实环境,通过对比来表现小人物的渺小和活泼。

《单身》可以说是农村未婚男性的内心独白。影片没有开头、发展、高潮、结局等传统的叙事结构,而是自然而然地推动了水一样的叙事。

在看似荒诞的情节中,人物却以异常冷静的态度面对这一切,在“性压抑”和孤独中死去。

这种“无意义”的呈现是反电影、反文化的,但也是贴近生活的。

电影《单身》中人物低俗,道德观念浅薄。“穿透你妈”是口头禅,集体骂人是习惯;老阳在卖西瓜的时候被一群人打了。后来村里一群人围着收西瓜的人打。他不需要“正义的出现”来自足…

性资源和经济资源在这个狭隘贫穷的封闭社会里极其稀缺,但它们的运作方式却令人惊讶。

郝杰以原生态的笔法关注顾家沟的这群人,以“性”为主要线索,辐射农村生存图景的方方面面,包括城乡差距、底层狡诈、买卖人等

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郝杰的眼光是平等的,不是猎奇,而是探索而不是压榨。

当农村和中国的亿万农民在当下的中国电影中几乎失语的时候,单身的活力、暴力和真实填补了中国电影版图的空白。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