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是投资吗?答案是肯定的。既然是投资,自然要分析它的成本和收益。收益可能很难把握,我们寄托在未来,但成本相对容易计算。不考虑机会成本,实际资金投入是研究生普遍关心的事情。因为考研准备时间长,期间会有开销;考研的时间比读研长很多,所以考研的费用会更多。但相对于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复习方式、就业前景的讨论,对考研成本、考研成本的分析和讨论无疑较少。很多人潜意识里认为考上才是最重要的,其他此类问题都是次要的,但“钱”的问题不可小觑,甚至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对来说,考研的费用结构更简单,当然是针对大部分在我校就读的学生。对于那些去高校复习,辞职往届考研的考生来说,经济压力要大得多。以北京为例,这里有大量的“校漂”和“为考研而辞职的毕业生”。而北京的高消费让很多人望而生畏,对于家庭一般或者没有积蓄的考研跳槽者来说更是苦不堪言。所以很多人不得不省吃俭用,想尽办法降低成本,住在阴冷潮湿的地下室,每天数着饭钱。长此以往,他们的健康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考研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那么考研的成本有哪些呢?考研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信息费、学费、报名费、考试费、租房费。首先是数据费。这可能不是考研复习中最大的开销,但绝对是最重要的。对于每一个打算考研的同学来说,复习的第一步就是买资料。考研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无论是英语、政治、数学,还是专业课,真题才是王道。历年的英语、政治、数学基本都在书店有卖。根据讲解的细节,价格有高有低,但一个科目可能要几十块钱。专业课的真题差别很大。虽然有些网站提供真题免费下载,但大部分考生还是从发布真题的机构购买。一般200元就能拿到近十年的真题。而不发布真题的机构和专业,只能找到回忆版的真题,往往十年的真题和500元的差不多。考研资料除真题外,还有教材、辅导书、笔记等。小张买的政治辅导资料有大纲分析、历年真题分析、2000题、时事政治必备、核心考点必备、考前28题、考前模拟题5套等。买了一本厚厚的英语“黄皮书”,词汇书,30篇必背短文,语法书等。数学400题,同济版高等数学教材,清华、浙大版线性生成与概率教材,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辅导书及考前模拟题。小张考的专业课没有指定教材,需要广泛涉猎。他在一年多的考研复习中,买了近50本专业课的书。小张仔细算了一下,真题花了五百左右,公共课教材花了六七百,专业课教材花了两千。而且有的同学还要买院校的期末题,导师的专著,导师和弟子的笔记等等。,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其次是辅导班。虽然不是所有的考研学生都会报辅导班,但是不报辅导班的学生是极少数。由于课型不同,教学方式不同,各地经济水平不同,各地的辅导班价格千差万别。在保定,基本都是大班授课,面授价格一般在1000元左右,视频授课稍微便宜一点。文海和领航的视频是800元两科,海天考研的视频是1100元两科,人大考研的视频是500元两科。现在大班教学不是很流行,小班比较多。以北京为例。北京有很多班,比如精英班,训练营等。,和二三线城市的辅导班价格没有可比性,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再次,租房费用是考研中比较大的一笔开支。对于往届学生、“校漂”和部分应届毕业生来说,这笔费用必不可少。无论是在校外住宿,还是在校内租床,这笔钱都占了考研“钱本”的很大一部分。大部分考研的同学都会选择住在附近或者校内,因为在大学校园里学习吃饭更方便,学习氛围浓厚。在北京海淀区的大学,租一张床的价格从300元到1200元不等,视学校位置和房间数量而定。而住在校外,价格更高。在中国人民大学附近,几平米的隔断房一般800元起,租一个十平米左右的次卧至少要1600元。以上是主要费用,此外还有100元左右的报名费;一些非常规的费用比如出国考试的住宿费,考研期间的营养费等。所以对很多同学来说,考研成本最高一万元才算比较准确。当然,有些候选人不得不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读研费用高吗?当然,答案是肯定的。假设你在高校读书,普通理工科专业学费一年1万元,文科学费1.3万到1.5万元;按照现在的物价,每个月的生活费在600元到1000元之间。一年算下来,光学费和生活费就要2万左右。很多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都位于省会或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那里的生活成本只是高而已。这样看来,读研真的是任重道远,“费”得值。这些开销和费用对于家庭好的学生来说可能不难,但是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来说,却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问题。而且需要权衡的人比例也不小,原因如下:一是因为高考[微博]的历史原因,这几年农村学生本科能进重点大学的比例下降很大。比如北方,2011年农村新生不到20%,就把这个希望寄托在考研上。可以肯定地说,在研究生中,农村学生的数量远远超过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在研究生中遇到的经济问题也要严峻得多。另外,一些家庭普通的城市学生基数较大。其次,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不管家境如何,读研还是不能养活自己,这是一种耻辱。他们需要自己解决读研期间的费用问题。

很多同学从一开始就放弃了考研的打算,转而寻求一份靠谱的工作,参加公务员[微博]考试,给各种公司投简历,考虑到考研期间赚不到钱,还要支付至少三年的开销。有些同学为了获得免学费的资格,下定决心要在排名靠前的地方取得好成绩,一旦失败,即使被录取也要放弃。这两种同学我见过很多。甚至到了读研阶段,因为没钱,只好暂时休学,出去打工挣钱。他们不是考研投机者。相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很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实事求是地思考问题。中他们中的许多人有继续深造的雄心但是他们不得不屈服于经济的压力。但是,因为学费等成本问题,真的有必要从一开始就放弃或者修改自己的理想吗?回答:没有,比如我认识很多学理工科的同学。考研前,我了解到很少有时间出去做兼职。所以从一开始我就只找免学费的大学和研究所,被录取自然容易很多。还有很多同学,虽然读研的成本很高,但还是时不时的去做个兼职,做个翻译,做个老师,或者去企业做个兼职,也能有不错的收入,不会被成本所累。需要考虑读研的经济成本,以及如何克服经济压力。很多时候,经济问题不应该是我们考研的决定因素。考研和读研的成本对很多同学来说是如此的重要,但是很少有考生在做决定的时候会考虑考研和读研的成本。很少有考生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名校和热门专业的情结模糊了他们的视线。什么都可以提前做,但是什么都不能提前做,对于考研和学习的成本也是如此。考研和读研的成本可以通过合理的选择和方法来规避和解决,选择经济性价比最佳的方式。在考虑院校、专业等的同时。,一定要冷静客观的考虑考研和读研的成本。希望每个同学在做好自己人生规划的同时,也能自觉做好自己考研和读研的经济规划,能主动学会“存钱”,对考研和读研都有帮助。那么这篇文章的目的就实现了。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