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信息的优势
  • 2.“买卖”导致的用户粘性
  • 3.竞价时代的广告迷信。

文 /环球锦鲤周小凡

今天,如果有人说他要建立一个比阿里巴巴更强大的商业帝国,那么我们一定认为这个人疯了。

不过这个说法放在慧聪网十几年前,也是适用的。

2006年,当时慧聪网的“一把手”郭凡生做客CCTV 2《赢在中国》栏目。

期间,一个不知名的年轻人居然当场diss他,直言未来是阿里巴巴的,不是慧聪的。

为了避嫌,他还特意声明自己没有给阿里巴巴打广告,抛出这个观点,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商业眼光。

这句话显然让郭感到不舒服,然后发出了一连串的灵魂拷问:

“我已经这么成功了,你都不相信我,你凭什么要他们信任你?而且你用别人的钱回答这个问题,我都已经这么成功了,你认为我还不行!是,我不行!这要让历史来说话,我已经这么成功了,你都不相信我,你凭什么要他们信任你——一个比我还不成功的人!”

不说别的,单看这三次“我曾经那么成功”,就能充分感受到郭凡生内心对这个年轻人言论的抵触和不满。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这个年轻人的预言实现了。阿里巴巴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但是,如果这个年轻人的语言视频没有流行起来,大多数人可能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企业。

其实早在1992年,马云还在做自己的老师工作的时候,慧聪网就已经成立,可以算是国内最早的B2B网站,拥有1500多万历史企业用户,70多个业务领域。

在这家企业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巅峰时刻是2003年在香港成功上市。因此慧聪网成为国内最早的B2B电子商务上市公司,企业最高市值达到100多亿港元。

它比阿里巴巴早诞生六年,这是郭凡生最引以为豪的。因为这证明了他的眼光和商业判断,他经常在各种场合说:在中国所有做互联网的公司里,我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年轻的,但我是最老的。

然而,更有意思的是,面对马云的年轻一代,郭凡生真的没有看不起他。

我们都知道马云的名言,“我就算用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当然,这种说法在今天并不是傲慢,而是能显示出马云在独角兽此起彼伏的世界里的紧张和焦虑的态度。

但郭凡生对此态度坚决,经常呛声:“如果马云拿着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慧聪会变成什么样?马云能说出这样的话,是他自己的无知。马云不道歉,我还没说完呢。”

而且淘宝刚起步的三年,一直坚持不盈利的策略。郭凡生甚至直言马云疯了。

但是,这两个人的恩怨不是今天的主题。我们常说:“老鼠笑猫,背后必有洞。”那么,对于郭凡生来说,他和他的慧聪网面对的是什么“漏洞”?

1.信息的优势

慧聪网的前身是“慧聪国际咨询”,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就拥有非常强大的渠道资源。

此外,它还通过常年提供中国信息大全和研究机构的行业分析报告,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线上线下服务。所以慧聪网在信息和数据上有很大的优势。

要知道,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影响就是信息鸿沟的消除。所以,那个时候,谁能垄断信息,谁就是王道。

2.“买卖”导致的用户粘性

和阿里巴巴一样,慧聪网也有自己的“阿里旺旺”,也就是“买卖”。

自从慧聪网进入互联网时代,PayPal就成为其最大的网上交易软件,慧聪网做的都是大生意,其网上交流几乎都依赖PayPal。所以也有非常好的附着力。

3.竞价时代的广告迷信。

作为一个从“标王”时代走过来的企业家,郭凡生知道,即使在互联网时代之后,许多人仍然对广告有迷信。

于是,慧聪一改过去对纸质广告的重视,在线上开始了一场“标王”竞赛。成为标王的企业可以在网站首页展示,每个企业都可以以“月”为单位参与其中。但归根结底,这只是搜索竞价排名的一种变形。

郭凡生曾说慧聪五年后会超过阿里巴巴,但今天看来,慧聪的市值只有阿里的1/500。辞藻褪去后,空无可奈何。

或许,慧聪网在港成功上市的时候,郭凡生也没有想到,转型互联网最痛苦的事情,会是与阿里巴巴正面交锋。

从今天来看,慧聪网输掉了与阿里的战斗。虽然原因很多,但深入分析之后,我们甚至可能会发现,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决定,却导致了雪崩式的崩塌。

但总的来说,慧聪最大的问题还是“短视的营销牌”。

什么是营销近视证?简单来说就是盲目的和竞争对手竞争,不考虑市场环境,不考虑用户体验,更不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慧聪确实有两个优势:信息和渠道资源。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世界突然变平了,信息鸿沟消除了,渠道被强大的线上渠道取代了。

一时间,我以为可以领先别人一步的慧聪网,瞬间从一手变成了二手。虽然它做了一个网站,把一部分业务搬到了线上,但其核心仍然是依靠线下业务和传统渠道来开拓市场。

而且在各大企业都在争夺用户的时候,慧聪网还是不愿意放弃传统的盈利项目,还是把赚客户的钱放在第一位。

这使其错过了互联网人口红利的最佳黄金阶段,而他的对手阿里巴巴在此期间奠定了坚实的用户基础,吸引了商家和消费者双方,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线上电商生态系统。

今天大家都知道,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快”。也许你的产品不如你的竞争对手,但你必须迅速行动,尽最大努力超越你的竞争对手。

慧聪网的这两波“致命节奏”,算是吞下了原地踏步的苦果。它给了自己五年时间超越阿里,却忽略了这五年。阿里的增速已经和世界级企业差不多了。

其次,慧聪网的营销短视证还表现在用户体验差。

可能是一直盯着阿里,导致我眼里只有阿里。用户在哪里?用户体验如何?所有这些问题都被抛在脑后了。

我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慧聪网的评论,大部分都是投诉和抱怨,比如频繁的电话骚扰,业务员总是要求商家购买服务等等。

用户体验的缺失,对于一个平台型、服务型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最后,慧聪网营销短视的问题还是出现在创业者身上。

当然,我没有贬低郭凡生的意思。把他个人的言行和马云做个对比,你会发现,郭的言论总是会引起人们的“恶意”。

就像《赢在中国》节目里的那句话,郭的观点真的很对。事实上,你甚至想在接替我的职位之前就预测我们公司的未来。真的没有理由让所有人都相信你。

但是,那些话一说出来,明显变成了人身攻击。如果是马云,我想那天的对话今天也不会被搬出来了。

也有可能是郭没想到口碑效应会在互联网时代发酵的这么快。他的说辞明显起到了负面的“名人效应”,不仅没有给企业加分,反而激起了人们“看热闹不要太大”的心态。

其实纵观整件事,也不能说是当年那个小伙子的“毒奶”打败了慧聪。而且我在网上也没有找到任何阿里巴巴单独对慧聪的回应。

如果非要讲一个对错的故事,那么只能说,在时代大潮席卷而来的时候,慧聪网起步更早,显然还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依然固守以前的理念,未能在新时代扬帆起航。

所谓“萧何败萧何”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资料:

B2B平台——凤阳科技的优劣势分析

为什么曾经辉煌的慧聪网在预言中没落了?——Tencent.com

今日头条相关视频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