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居住着蒙、汉、满、回、达干尔、鄂温克、鄂伦春族、朝鲜族、锡伯族等民族。由于各民族生活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历史条件的不同,逐渐形成了各自鲜明的风俗习惯。这些习俗通常表现在生活、吃喝、服饰、旅游、礼仪、节日、婚姻、丧葬、禁忌、信仰、祭祀、工艺、艺术、娱乐、故事、传说、神话、歌谣、谚语、谜语、交往、宴会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民族心理、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代代相传的。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但是,风俗也有一定的可变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生活条件的变化,它也在不断地变化。尤其是社会制度的变化对习俗的变异影响更大。一些不利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过时的习俗和惯例,移风易俗后自然会被淘汰。一些旧习俗经过演变被赋予一些新的内容或被一些新的形式所取代,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继续保留下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甚至一个民族的风俗也因地而异。内蒙古东西部的蒙古族习俗存在差异。农村和牧区的婚礼形式不一样,鄂尔多斯婚礼舞蹈和布里亚特婚礼舞蹈也不一样。简而言之,所有民族和地区的风俗习惯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民族特点相结合,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友好、互助、合作的原则,提倡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教育各族干部和群众互相尊重风俗习惯, 继承和弘扬各民族文化遗产,并将这项工作纳入自治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促进内蒙古各民族共同繁荣。 今天,我想向你介绍蒙古的民俗。从衣食住行入手。

第一,衣服。

蒙古袍:蒙古族人民为适应畜牧业生产和自然环境而创造的古老传统服饰。领子,裙子,袖口,都有亮边。大部分钮扣都绣有黑色饰带或装饰有特殊的黄铜钮扣。从右边打开前面,但不要打开左边。男士长袍一般选用深蓝色、海蓝色或天蓝色;妇女的长袍大多是红色,绿色或黄色的缎子。蒙古袍按季节分为单袍、双袍、棉袍、皮袍。年轻的牧羊人穿上长袍和马靴,系紧腰带,看上去魁梧而野性;一个穿着蒙古袍,腰间系着红绿丝带的姑娘,更能衬托出她苗条的身材和青春的美丽。

蒙古靴:蒙古民族服饰的配套部分之一。配送靴、皮靴、毡靴。靴子用高档布料或羊绒制成,靴头和靴筒上常绣有金线。设计新颖华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皮靴通常由牛皮制成,有老式和新式两种。老式的用苦面香牛皮制成,样式古朴,趾笨拙,趾上翘,一尺高左右的桶,口阔,马蹄形,底厚,多层底,船形。新式皮靴是用光滑的牛皮制成的,俗称马靴。毡靴由羊毛模压而成,俗称毡格达。在冰天雪地里劳作、行走或骑马的牧民,只能靠披着毛毯度过寒冷。蒙古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非常适合牧区的自然环境。骑马时可以护踝壮胆,勾镫;旅行时可防沙害,减少阻力,防寒防蛇。

蒙古大礼帽:蒙古族男子最早的衣服之一。一顶四周有宽边的椭圆形帽子。通常是用细呢子做的,多为黑色、棕色或灰色。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略凹陷,帽筒与帽槽连接处饰有花纹。穿蒙古袍或西装,戴礼帽,显得优雅漂亮。

蒙古马甲:蒙古民族服装的配饰之一。一件蒙古袍。蒙古族妇女穿马甲,但一般不系腰带。肩部无领无袖,前面无袖,后面长,前胸衬两排纽扣或丝带,四周有镶边。翻领上绣着鲜艳的花朵,并饰有五颜六色的电光贴片,闪闪发光。蒙古马甲始于元代。《元皇后传》:“这种马甲最早是由世祖皇帝所带,然后在民间流行起来的。到了明清时期,逐渐成为普通蒙古族妇女的一种服饰。

蒙古的古古冠:元代蒙古族已婚妇女中流行的一种高冠。《蒙古秘史》中,蒙语称黑塔,汉文史籍称古古冠,故古关或瓜关。是一种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华丽首饰。可以显示女性的地位和社会地位。这种高冠,一般由桦树皮缝制而成,长成管状,冠高约1尺,顶部为四边形。上面铺着五颜六色的绸缎,饰有各种宝石、琥珀、珠子、玉片、孔雀翎、雉鸡尾羽等装饰品。它制作精美,色彩鲜艳。《黑鞑靼略》曰:“故古之制,以漆(桦)木为材,盖以红丝、金丝,上盖四直边,长柳枝或铁枝,盖以绿毡,上饰以我至或五帛使其飞;下部用雉鸡毛装饰。”袁死后,这种首饰就失传了,1974年在自治区。

第二,食物

苏柴:蒙古语,意为奶茶,是蒙古族日常饮用的一种茶,也是蒙古族招待客人的必备饮品。做法是将砖茶熬成紫色,然后将鲜奶或羊奶、骆驼奶以6:1的比例放入茶中煮沸。奶茶营养丰富,具有提神、开胃、助消化、解渴的作用。目前内蒙古各族人民基本都习惯喝奶茶。

炒饭:蒙古语叫蒙古勒巴达,或宝勒圣巴达。蒙古族的主要日常食品之一。加工方法是将小米过筛,去沙,放入大锅中,加入适量开水,用小火炖至半熟,出锅,放入煎锅中炸熟,然后研磨去皮,即为炒饭。炒饭味道鲜美,耐饥,是蒙古族农牧民的传统食品。

乌鲁木:蒙古语,意为奶皮。有两种:一种是将鲜奶或马奶、骆驼奶、羊奶放在器皿中存放一两天。牛奶发酸后,表面形成一层薄皮,称为土黑乌如木,即生奶皮,是制作黄油的原料;另一种是将鲜牛奶煮沸,在容器中存放一两天。牛奶发酸后,在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奶皮,称为博勒森黑如木,即煮好的奶皮是制作酥油的原料。奶皮吃起来香甜可口,是拌炒饭的上等美食。

马奶酒:蒙古语叫齐格或艾子格。牧区马奶酿造的前一种饮料,醇香清凉解渴,是牧民招待贵宾的最佳冷饮。将新鲜的马奶装入生皮袋中,挂在阳光下,用特制的木棍每天搅拌数次,使马奶逐渐醇香酸爽。当马奶变得清淡透明,味道酸辣时,就成了马奶酒。蒙古族酿造马奶酒的历史悠久。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鞑靼人喝马奶,颜色是白葡萄酒,口感好,故名忽乱。”更早之前,卢野楚才曾写下“七律”赞美马奶酒:“天马自西来酿玉膏,皮囊尖酒微香,而长沙是莫林西江,文居修空北海上。我徒然想起琼的液寒,爱甘蔗糖浆的酸甜,茂陵渴酒尘。但愿能在朝尝一尝。”(《湛然居士文集》第四卷)常喝马奶酒可治胃溃疡、肺结核等疾病。

酸奶:牧区最好的饮料之一。一般牧民更喜欢酸奶,而不是鲜奶。有两种制作方法。先将鲜奶倒入大锅中煮沸,然后放在通风处冷却,这样会发酵,产生酸味。先将鲜奶放在阳光下或高温下,这样会受热发酵产生酸味。酸奶营养丰富,清香扑鼻,夏天经常喝可以解渴、祛火、助消化。

全羊席:蒙古人称之为石秀或布赫勒。招待贵宾的蒙古传统美食。也被称为羊敷料垫。它是蒙古族最古老、最隆重的宴会,通常只安排在盛大宴会、盛大聚会、婚礼或接待地位高的客人时。整只羊会被处理好,放在长方形的木板上,像一只躺着的活羊。肉质鲜美,香味浓郁。晚餐前,客人们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唱赞美诗,背诵献全羊的祝酒词等。据文献记载,成吉思汗曾经举办过一次全羊宴。忽必烈即位时,还举行全羊宴,祭祀神灵,款待宾客。到了清代,全羊宴更加盛行,北京的罗王府和内蒙古的各旗宫都用全羊宴招待客人。随着烹饪技术的提高,烤全羊已成为内蒙古著名的名贵菜肴。

谢森豪尼:蒙古语,意为烤全羊。内蒙古,尤其是阿拉善地区的蒙古族用来招待贵宾的一道菜。做法是将羊宰杀,取出内脏,剪毛留皮,加入各种调料,用梭梭在特制的炉子里烘烤。色泽金黄,味道鲜美。

胡力:蒙古语,意思是手里拿着肉。蒙古人经常吃一种食物。做法是把带骨头的牛羊肉剁成几块,放在锅里,加一点盐,煮到熟。味道鲜美,易于消化,是招待客人和日常生活中常吃的一道菜。

谢日陶斯:蒙古语,意为黄油。从奶皮中提取的食用油。主要是在奶茶或者煎饼里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营养丰富,夏季可祛暑,冬季可御寒,并有治疗烫伤和腹泻的作用。

胡达:蒙古语,意为奶豆腐。蒙古族人爱吃的一种奶食品。有两种;一种是用酸牛奶加工的奶豆腐,叫胡如达,味道鲜美,香甜可口,可以保存很久。另一种是鲜奶煮沸发酵而成的奶豆腐,叫别西力格,吃起来酸甜可口。

第三,活下去

蒙古包: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屋,建造和移动方便,适合畜牧业和游牧生活。在古代,蒙古包被称为圆顶、“毡包”或“毡帐”。据《黑鞑子略》记载:“穹有两种,以燕京为材料,以柳木为骨,就像南方的枷锁一样,可以卷起来在前面打开,如伞骨,顶部开一个洞,叫天窗。所有的都是毛毡做的。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蒙古包正逐渐被蒙古包所取代,蒙古包有一个圆形的尖顶,顶部和四周覆盖着一两层厚厚的毛毯。常见的蒙古包,顶高10-15英尺,墙高约5英尺,开口向南或东南。蒙古包中的四大结构是:Hana(即蒙古包栅栏支架)、天窗、椽子和门。蒙古包分为四哈拿、六哈拿、八哈拿、十哈拿和十二哈拿。哈纳的两个大蒙古包,在草原很少见。1990年,锡林郭勒盟第七届那达慕大会上出现了一个有12个哈那的蒙古包,总面积60多平方米,是自治区最大的蒙古包。

四。好的。

车乐:蒙古族牧民使用的传统交通工具。一般是桦木或者榆木做的。车体重100多公斤,载重可达数百公斤,甚至1000公斤。其特点是车轮大,车体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在草原、雪地、沼泽、沙漠地区行驶。不仅方便短距离拉牛粪、水、柴,也适合长途运输生活用品或放牧时迁移蒙古包。有时一个牧民可以开六七辆,甚至几十辆拉牛车,一辆一辆连在一起,排成长长的队列缓缓奔跑,显示出牧区特有的风土人情。现在,改进后的勒车乐使用橡胶铁轮,装配轴承,由马匹牵引,速度和载重能力都有显著提高。

蒙古车:蒙古语叫Hamutergo,或Maohelegergo,专用于人的汽车。在马笼头的基础上制成的。其结构是在勒雷车身上用柳条弯成一个半圆形车棚。在棚子的四周,用羊毛毡包裹起来,形成一个帐篷,保护它免受日晒、风吹雨打、风雪严寒。这种车主要用于外出走亲访友、接亲戚结婚等。坐车的多是女性,女性坐车。《蒙古秘史》中已有记载。现在,在乌兰察布盟大汉马明旗的赵贺旅游景点,专门设置了蒙古车,供国内外宾客享用。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