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教学设计

  《窃读记》是现代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一篇散文,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在书店里如饥似渴地“窃读”的经历,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选入教材时,编者根据单元主题,对原文做了一定的删改。

  这篇文章十分充分地展现了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是全文的“神”,把窃读的诸多滋味浓缩在了一起!尤为巧妙的是,作者以其中一次“窃读”为主线,将其他多次“窃读”通过回忆的方式插叙进来,使得全文变得丰富而饱满,形神兼备。这是编者删改成功的地方。

  对比原文,我们还发现,其实,原文的主题并不仅仅是为了突出读出的重要,因为原文还详细叙述了“窃读”过程中“待遇”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情:一件是自己被店主无情拒绝、驱赶,另一件是店员给予自己特别关照。而且,作者在结尾点题时写到——

  忽然想起有一次国文先生鼓励我们用功的话:“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显而易见,作者想要侧重表达的是后者——我们都需要爱,我们都是在爱里长大的。但是,编者在选编这篇文章时,将本文的这一精华删去了,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那么,我们在教学本文时,又该做如何选择呢?

  本着“简单高效、言意兼得”的理念,我在教学本文时,着重突出散文的文题特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作者“窃读”的滋味,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在适当时候链接原文片段,丰富文本内容,升华感悟体验。我的教学是这样展开的:

  一、认识作者,理解课题

  1.这是我们接触的林海音的第一篇文章,我觉得在学生第一次接触林海音时就初步了解一下作者很有必要,对于后面推荐阅读林海音的作品和以后学习林海音的文章都大有裨益。所以,开课就呈现一张林海音的照片,一段简要的文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作者。

  2.文章题目很有趣,“窃”就是偷的意思,那么,“窃读”怎么理解呢?《窃读记》又应该记些什么呢?在对话中,可以逐渐明确“窃读”的含义:在书店里只看书,不买书,即谓“窃读”。谁不愿意光明正大地读书呢?可见,这个“窃”字,暗含几多辛酸哪!《窃读记》嘛,记的当然就是“窃读”了,窃读的经历、感受、收获等等一并都应该在里面了!不过,这个问题不必现在就得出结论,可以放在整体感知环节来验证。

  【点评】由认识作者导入新课,十分简洁,也为今后的学习做了铺垫,同时帮助孩子们积累了一点文学常识。“窃读”的理解很有必要,对记了什么做出猜想,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书不读熟不开讲”,放声朗读,是熟读的前提。所以,初读课文时,朗读一定不可少,我对孩子们的要求是: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遇到生字,相信大家能自己解决。

  2.检查初读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我首先重点出示了六个含有本课生字(注音)的句子,请学生朗读;随后,将课文内容浓缩成一首小诗(小诗里包含生字,但已去掉拼音),指名学生朗读。

  踮脚尖,钻腋下,

  贪婪窃读心惧怕。

  饥肠辘,腿难撑,

  挨饿受累终长大。

  3.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惧”字,请孩子们互相提醒易错点,避免出错。

  4.简单回顾一下:课文记了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并完成板书:

  情形

  窃读记滋味

  感悟

  这样,便验证了前面我们的猜想,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点评】课文的初读安排,比较符合高年段阅读教学的特点,一是仍然突出了朗读的地位,二是给了学生空间。值得称道的是,陈老师检查初读效果的形式,没有平均用力,而是抓住重点难点展开,尤其是把几个生字融在一首小诗里面,匠心独运。抓住情形、滋味、感悟三点,明确课文写了什么,收到纲举目张之效。

  三、深入课文,品读滋味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过程,我觉得这句话特别适用于散文的阅读。尤其是本文,“形”特别散,所以我觉得应该充分放手,让孩子们在文本里读出自己的感受。我对孩子们说:毕竟是“窃读”,毕竟不是正大光明的,那滋味难以言说,作者却用细腻的笔触表达出来了。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感受窃读的“滋味”。请大家等会用“窃读的滋味是的”简单说一说。

  2.学生开始自由默读、批注。

  3.交流的环节很开放,学生完全自由发言,先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简单说说感受从何而来,并把自己的感受板书在黑板上“滋味”的后面。我只需要在其中穿针引线,把孩子们的感受外显出来,引导他们说得更清楚、更明白、更流畅。一会儿,黑板上,就写满了孩子们的答案:惧怕、快乐、兴奋、紧张、急切、担忧、饥饿、劳累、满足、轻松、依依不舍……

  4.小结时,我让孩子们把这些词语一一填到横线上,一齐朗读这些句子,窃读的万般滋味便一齐涌上心头,真可谓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啊!

  【点评】在全国大赛的赛场上,在面对一群陌生的孩子时,在只有30分钟的情况下,陈老师敢于拿出时间,给孩子们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读自悟,自由表达,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样的做法,源于陈老师对语文教学的深刻感悟,也源于他对自己、对学生的信心。而事实上,孩子们果真还了老师们一个惊喜!

  四、聚焦惧怕,适度拓展

  1.如果说前面品读“滋味”是根据“形散”的特点而采取的“放”,那么现在就是根据“神聚”的特点而采取的“收”。我对孩子们说:窃读的滋味真是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既让我们感动,又令我们心酸。在这么多的滋味中,有一种滋味最让我们揪心。你觉得哪种滋味最让我们揪心?

  2.孩子们的答案是趋同的:惧怕这种滋味最让我们揪心!我圈出“惧怕”一词,问孩子们:小海音怕什么?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完全能够设身处地地感受到小海音的难处。我进一步让孩子们想象:小海音窃读时如果被发现,老板会怎么对待她?

  3.这样,我就把孩子们注意的焦点对准了“惧怕”。这还是第一步,接下来,我说:正是因为“惧怕”,所以,我们非常理解小海音窃读时的种种行为,请你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正是因为惧怕,所以。

  如果学生觉得困难,我可以给出示范:正是因为惧怕,所以当“我”跨进店门发现没有人注意“我”时,“我”感到一阵暗喜。

  4.通过这样的交流,全文的“神”就凸显出来了,例如,学生可能会这样说:

  正是因为惧怕,所以“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

  正是因为惧怕,所以当“我”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就感到安心了。

  正是因为惧怕,所以窃读时“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

  正是因为惧怕,所以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

  正是因为惧怕,所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正是因为惧怕,所以遇到下雨天“我”最开心,而且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

  ……

  教师根据学生说话,相机板书相关动词在“情形”后面。

  【点评】尽管窃读的滋味很多很杂,但是,最根本的滋味还是惧怕,毕竟这是窃读,陈老师抓住“惧怕”,带领孩子们再次深入文本,用“惧怕”这根红线,将小海音的所有行为串了起来,真是妙不可言!由此可见,陈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和把握是非常到位的。

  5.切入第五自然段,进一步体会“知趣”带来的震撼。我问孩子们:“知趣”是什么意思?你能否举个例子说说,怎样叫知趣?“知趣”这种本领是天生的吗?孩子们的情感被再次激发,他们展开想象,想象小海音可能遇到怎样的尴尬。是啊,“知趣”不是一个人天生就有的本领,它是小海音在一次次地受到委屈甚至屈辱后,才得来的呀!请大家捧起书本,我们一起好好读一读这一段。

  6.链接原文片段,丰富文本内容。孩子们,小海音在窃读过程中,的确遇到过大家想象的情形,这是原文的片段,请大家读一读,再谈谈自己的感想:

  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双巨掌,10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整本书:“你到底买不买?”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全部回过头来,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愧而尴尬,涨红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

  原文的补充,再次掀起孩子们情感的波澜,孩子们对“窃读”的“惧怕”滋味、对小海音“知趣”背后的心酸,感受更深了。

  【点评】我清楚地记得,陈老师在比赛场上就是上到这儿戛然而止的。根据比赛规则,超时一分钟以上就要扣分,当教学进行到这儿时,陈老师说:“同学们,我们知趣点,下课吧!”令全场老师为之喝彩。“知趣”这个词的理解,又在“惧怕”的基础上,更深入了一层,陈老师仿佛一位魔术师,又抖开了一个包袱,令我们惊喜不已。原文的引用,恰到好处,让孩子们感同身受,深刻领会到了那份难以言说的心酸。

  五、领悟方法,续写结尾

  1.我趁势问孩子们:既然窃读如此忐忑不安、如此心虚心酸,小海音为何还要一次次去窃读呢?

  2.答案不言而喻:那是因为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超越了自己的害怕、自己的心酸……这种写法,叫做反衬!越是惧怕,越是能衬托出小海音对阅读的向往和热爱。

  3.为了尽可能“还原”原文主旨,我把原文的另一个片段也链接进了课堂。我对孩子们说:幸好,并不是书店的每一个老板、店员都像前面那个老板,小海音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经历——

  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抱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昨天在这里看书时,已经剩下最后一册,可不是,看见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心整个沉了下去。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我慌忙把眼光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啊,我接过书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孩子们从中感受到了店员对小海音的“关照”,体会到了一种人间的温情。

  4.至于文章的结尾,我没有直接呈现给孩子们,而是请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尝试去还原。

  忽然想起有一次国文先生鼓励我们用功的话:“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

  孩子们能否还原原文的结尾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孩子们得到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锻炼、升华孩子们的情感体验。最后,我把原文结尾展示出来,让孩子们自己去对比发现,并根据孩子们的交流,在黑板上“感悟”后面板书“读书、爱”。

  【点评】从以上设计不难看出,陈老师不仅引导孩子们得意,还注重引导孩子们得言、得法。本文的表达方法值得一教的很多,但是,陈老师并没有一一全部教到,这是因为陈老师做出了大胆地取舍,教他认为最有必要的。“反衬”这一写法,已是呼之欲出,所以陈老师点到即止。相信孩子们以后遇到这样的写法时会不陌生。再补充一段原文,并对原文结尾加以还原,我认为是很好的情感升华和语言训练手段。

  六、课堂小结,推荐阅读

  课临结束,告诉孩子们这篇散文带有一定的自传性质,林海音还有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写得也很美(同时用课件展示《城南旧事》的各种版本封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看一看。

  【点评】阅读教学成功的标志之一,就是调动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把孩子们引向浩瀚的书海。读了《窃读记》,孩子们对林海音充满了好奇,对林海音的作品产生了兴趣,迫不及待地去找林海音的作品读起来,可以说是本课最大的成功!如果说前面学生所获得的是“技”,那么这里所获得的就是“道”了!

  【总评】综观陈老师的本课设计,亮点很多,最为突出的有如下几个:

  一是对文本的解读全面准确。陈老师参照原文,准确把握住了文章的主旨,同时也关注到了文章的表达特色——反衬。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这节课上得到很好地落实。

  二是对活动的设计开放有效。这节课上,陈老师没有过多的设问和讲解,更多的是学生的自主活动,我们看到,学生朗读、默读、思考、批注、交流的时间占了课堂的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

  三是对着力点的选择巧妙独到。本课教学的着力点有三个:滋味、惧怕、知趣,三个着力点层层推进,慢慢聚焦,最后集中到一点,很有震撼力。

  本文的表达方法值得教的有很多,但是,陈老师并没有一一教到,这是因为陈老师的大胆取舍,教他认为最有必要的。“反衬”这一写法,已是呼之欲出,所以陈老师点到即止。相信学生以后遇到这样的写法时不会陌生。再补充一段原文,并对原文结尾加以还原,我认为是很好的情感升华和语言训练手段。

  ——选自《新课程名师说课》(小学语文)2013年第6期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