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收藏了一段时间,我害怕的不是切蚯蚓,而是提及“意识”!意识是量子力学核心解释中,最本质的存在,也是持正统哥本哈根解释的物理学家避之不及的一个概念。

大家通常采取的态度是不闻不问,只要量子论在实际中能用就好,避开意识就万事大吉。但我今天还是打算讲一讲,意识的恐怖之处在哪里。

意识使波函数坍缩

还记得那一只叫做薛定谔的猫吗?由微观量子叠加态,引申到宏观事物叠加态,这只猫到底是死还是活呢?

按照量子理论的核心解释:每当我们一观测时,系统的波函数就坍缩了,按概率跳出来一个实际的结果——猫要么死要么活;如果不观测,那它就按照方程严格发展,以概率波的形式,弥散在空间中,处于生和死之间的叠加态。

从这个结果可以推断出,人类意识(consciousness)的参予是波函数坍缩的原因。只有当随机选择结果被“意识到了”,它才从波函数中坍缩而来到这个世界。而只要它还没有被“意识”到”,物质(波函数)便总是留在不确定的状态。

风动还是旗动?——不,是你的心动。——这么玄幻了吗?

什么才是意识?

我们其实连意识的定义都难以做出,它产生于何处,具体活动于哪个部分,如何作用于我们的身体都还是未知之谜。

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做过一个比喻:一个蒸汽机师在第一次看到电动机时会惊讶地发现这机器和他所了解的热力学机器十分不同,但他会合理地假定这是按照某些他所不了解的原理所运行的,而不会大惊小怪地认为是幽灵驱动了一切。

这种说法把意识建立在完全客观和唯物的基础上,使得意识的研究有了物理学基础。

但是,对于具有信仰习惯的普通同学来说,要他们相信灵魂或者意识只是大量神经原的复杂排列和组合行为,其实并没有多少说服力、

而且,对于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来说,也是无法摆脱缸中之脑的悖论,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在这种论调下,是无法区分的。

意识令科学举步维艰;甚至连现实都无法区分。

意识走宇宙的路,让宇宙无路可走

有些同学走得更远,我们抛开身边的物质,问一问宇宙本身,我们存在于这个宇宙本身,按照量子论的解释,我们的观测行为本身参予了宇宙的创造过程!——这就是所谓的“参予性宇宙”模型。

各种宇宙常数首先是一个不确定的叠加,只有被观测者观察后才变成确定。我们选择了宇宙,宇宙又创造了我们。

意识的存在反过来创造了它自身的过去,我们的存在决定了已经诞生137亿年的宇宙顺利诞生。

说到这里,你的脑袋不过热快宕机,我马上写个“服”字!

结语

这是我写过的最痛苦的一个回答,没有之一。

借用梁家辉在《寒战》的一段独白:基于一个片面分析,没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算。浪费你们的宝贵时间是不是很兴奋啊?等你也来回答什么是意识的时候,你就会心里有数。

我是猫先生,感谢阅读!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