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5000字

  《少有人走的路》,距离上一次阅读大概已经有10年了,书上被我划了很多条线。10年后重读,我的感受和第一次读一样,除了击节赞叹,惊为真理,似乎没有更恰当的表达。也有不同,就是我这次划的线更多了,更密了。作为一本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20年的心理学读物(2007年国内再版时的统计),它究竟有什么神奇的魔力?我又该如何向你介绍它,我亲爱的朋友?

  单从书名来看,我有点望而却步,既然是少有人走的路,一定很冷清吧,很孤单吧,既然走的人少,说明不好走,那我要走吗?我会不会被看成异类,怪胎,奇葩?可是,它又有着神秘的气息,引发我的好奇,似乎又有着清教徒的神圣感。这到底是一条怎样的路?如何才能走上这样一条路?走上这条路,是不是从此和鲜花、掌声、热闹无缘?它是一条不归路吗?我会失去什么,我又会得到什么?

  看到副标题,“心智成熟的旅程”,我们常常说某个人幼稚、单纯,某个人成熟,大家似乎更愿意和成熟的人打交道,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这是一条让人变得成熟的路?既然这样,应该很多人愿意走吧,为什么又叫少有人走的路呢?

  作者第一个观点,石破天惊——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的确,放眼四周,因为不想被指责,人类发明了说谎,结果,一个谎言需要另一个谎言去圆,面具一旦戴上就无法摘下,内心的愧疚早已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因为害怕出错,所以不敢上台,对于台上的人却羡慕嫉妒恨;因为想要钱多事少离家近,所以逃避辛苦的工作,于是工作多年还在基层岗位徘徊,并且总是担心被裁员;因为不想体会结婚、生子的辛苦、繁琐和乏味,于是选择单身,可是春节前夕却百爪挠心,因为不想面对来自亲友的灵魂拷问……面对问题,有的人视而不见,选择压抑,有的人给自己找出各种理由,使之合理化,还有的用酒精来逃避,现在抖音、朋友圈、快手等各类及时满足的工具,让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如何解决人生问题,消除人生痛苦?首要手段是自律。这个自律,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保持健身、读书这些上进的好习惯,而是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推迟满足感,很好理解,把刷朋友圈的时间用来学一门新技能,就是一种。那承担责任呢?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解释了什么叫承担责任。他在精神科门诊部,担任医生负责接待新来的病人。他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工作量远远多于别的同事,别人四点半就能下班,他却要一直逗留到晚上八九点钟。他感到不满和怨恨,疲劳感与日俱增。他跟主任反映情况,希望给他安排几周不再接待新的病人。可是主任的回答是“你有麻烦了。”在他的追问下,主任说“我同意你的话,你现在确实有了麻烦!说得再清楚些,你的麻烦和时间有关。是你的时间,不是我的时间,所以不是我的事。”作者勃然大怒,这个人有什么资格做主任?我谦虚请教,他却不肯承担起他的责任,他一定有人格失调症!”足足过了三个月,作者有一天才醒悟到,患有人格失调症的不是主任,而是自己。如何安排时间是自己的责任,应由自己负责,自己负担重,妻子抱怨自己,自己劳累不堪,不是命运造成的结果,不是职业的残酷性使然,不是上司的残忍逼迫,而是自己选择的方式。出现问题,是自己没有及时改变工作方式。“我向主任求助,是希望增加他控制我的权力,‘为我负责吧,你可是我的上司!’”我们力图把责任推给别人或组织,就意味着我们甘愿处于附属地位,把自由和权力拱手交给命运、社会、政府、独裁者、上司。“为远离责任带来的痛苦,数不清的人甘愿放弃权力,实则是在逃避自由。”所以,为什么那些被推翻的地主,后来又成了资本家?而那些被奴役的人,无论到了什么年代,都是被奴役的?

  至于尊重事实,作者用地图来比喻我们的观念。我们对现实的观念犹如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协调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么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我们出生时,并不是带着地图来到世界的。为了在人生旅途顺利行进,我们需要绘制地图,需要付出努力。我们的努力越大,对事实认识的越清楚,地图的准确性就越高。相当多的人却对认识事实缺乏兴趣。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原有的地图窄小、模糊、粗略,对世界的认识狭隘而偏激。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瑕,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也没有多少兴趣。一旦新的资讯与过去的观念发生冲突,需要对地图做大幅修正,我们就会感到恐惧,宁可对新的资讯视而不见,或者视为异端邪说。我们花费大量时间捍卫过时而陈腐的观念,却不去考虑更新旧的地图,多么可悲。

  我自己这么多年来,就没有更新自己的人生地图,总是固守自己的观念,哪怕已经与社会格格不入,依然觉得是社会生病了,自己没有问题。很容易以偏概全,因为几个事件得出一个结论,或者继承了某些偏见,然后就不再升级自己的认知系统了。曾经我认为金钱是邪恶的,纸币上沾满了细菌,有钱人都是靠坑蒙拐骗,没有什么底线,清贫才是值得歌颂的,因为内心纯良。现在才觉得,也许我这个观念,放在官员身上是合适的,可是放在其他群体并不合适,事实上,很多有钱人身上都有很多可贵的品质,比如勤奋、比如责任感强、比如积极进取等,而穷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懒,不一定是懒于动手,而是懒于动脑,懒于改变现状。

  把产生于童年时期,并似乎一直适用的对于现实的观念和反应(他们通常具有特殊的意义,甚至具有挽救生命的重要性),不恰当地转移到成年人的世界里,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移情,所以,移情,是过时的地图。作者书中介绍了一个病人,父母的漠不关心,让他的童年充满了阴影,在长久的悲伤和失望之后,他突然得出结论——父母是不可信任的人,他这样想,内心似乎舒服了很多,痛苦程度大大降低。他以为他的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是所有父母对待子女的唯一方式,他对现实的看法也渐渐改变,后来认识到“我不能相信任何人,没有谁是靠得住的。”这张人生地图伴随他进入青春期和成年时期。他一再和权威发生冲突,警察、老师、上司等,他感觉到,凡是具有某种权威,能给予他什么东西的人,都是不可信任的。所以,他疏远妻子,频繁更换工作,因妻子带着孩子离开,他不得已才向作为心理医生的作者求助。

  他放弃了修订人生地图的机会,反而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终于让自己陷入到人生低谷中。

  能够反省自身,敢于接受其他制图者——外界的质疑和挑战,这样的人,能够对抗人类固步自封、逃避挑战的本性,所以可以说非常勇敢,而接受心理治疗,大概是一种最违反人类本性、却也最具人性的行为。在心理治疗中,不但要开放自己,袒露自己最隐秘的想法,最不堪的经历,接受他人最尖锐的挑战,还要为别人的审视和治疗花费金钱。所以。对于有心理疾病的人而言,接受心理治疗,就远比旁观者勇敢。当心理医生对其人生地图提出挑战,与其的自我意象发生冲突,病人也能坚持下来,足以证明他们比别人更健康、更坚强。病人起初只是寻求安慰和解脱,极少有人有意识地寻求挑战,但接受挑战,才可以带来真正的安慰,心灵接受长期的、甚至经常碰壁的自律,才可能使治疗成功。

  看到这里,我反思自己近年来参加的心理课程,每次都有一些认知被颠覆,内心被触动,这大概就是我的人生地图在改写吧。因为已经相伴走了两年多时间,所以同学们彼此之间说真话早已不是什么障碍,即使有的时候要避重就轻,也能够很快被发现和被指出,有一种逃无可逃不如面对的感觉。“真心话大冒险”,如果让你持续玩两年,你能坚持下来吗?

  自律是人类心灵进化的重要手段,自律的原动力是爱。首先他指出坠入情网不是爱,爱情神话是谎言,依赖不是爱。那么,什么是爱?当事人的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的目标一致,是爱,否则,不是爱;爱是自我完善,是长期和渐进的过程;真正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他人完善。坠入情网,是情感和心灵的退化现象,与心爱的人结合在一起,跟童年时与父母相伴的记忆彼此呼应,仿佛体验到幼年时无所不能的快感,所以,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发生暂时性的崩溃,但本质是人类内在性需求和外在性刺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反应。把依赖当成爱,也是常见的对爱的误解。以为养宠物就是爱,以为母亲把孩子永远当成婴儿来照拂就是爱,选择乖巧听话的伴侣就是爱,多是出自父性或者母性本能,不是意志选择的行为,不是真正的爱。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完整,以致无法正常生活,这就构成心理学上的“依赖性”。从内心深处,我们都渴望过依赖他人的感觉,可是,如果这种感觉牢牢控制我们的一言一行,控制我们的一切感受和需要,就会产生“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他们不在乎依赖的对象是谁,只要可以依赖,就心满意足,只要通过与别人的关系,让他们获得某种身份或角色,他们就会感觉舒适,至于是什么身份并不重要。

  看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一个词“爱情上瘾症”。有的人频繁更换男女朋友,或者身边总是不缺一夜情的对象,无法认真地展开一段恋爱,还有的人内心极度空虚,总是要牢牢把对方抓在手里,希望对方一直陪在自己身边,如果因为出差、朋友聚会等原因无法陪伴就会不停查岗,甚至大发脾气。这样的爱情让人窒息,它不是爱,只是依赖。这样的人自动把自己降低到寄生虫的位置,靠吸食对方的注意力为生。

  作者指出,真正的爱是尊重彼此的独立,甘愿冒着失去对方的风险,能够给出对方承诺并践行到底,真正的爱是行动,是付出努力让对方完善自我,也在这个过程中完善自己。真正的爱,不只是给予,也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一旦失去了爱的弹性,爱就变成牺牲,变成伤害。所以,给予者以爱为幌子,只是像满足自己的需要,却从不把对方心智的成熟当一回事。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他是个牧师,他的妻子患有抑郁症,两个上大学的儿子辍学,他不得不带着全家做心理治疗。经过了解才发现,他努力要做个好父亲、好丈夫,于是,在一天的繁重工作之后,他要给妻子和儿子们打扫房间,尽管不喜欢歌剧,还是会开车送妻子进城看歌剧等等,他就像保姆一样兢兢业业。经过治疗,他开始扮演“坏丈夫”“坏父亲”,不再有求必应,结果他的妻子和儿子们都回顾了正常,他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感受到人生的快乐。

  谈到承诺,作者指出只有持久的情感关系,才能使心智不断成熟,要想使治疗顺利进行,心理医生就必须跟病人建立良好关系,像富有爱心的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全心全意地去关心病人,而且不可半途而废,这样才能打开病人的心扉,对症下药。文中举了一个例子,有个病人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担心作者会赶她走,作者说了一段话特别感人“我接待了像你这样的长期患者,就是向你和你的病情做了承诺。我要尽力帮助你治疗,只要需要,我会一直同你合作,不管是五年还是十年,直到把问题解决,或到你决定终止治疗为止。总而言之,决定权在你手中。除非我不在人世,不然,只要你需要我的服务,我是绝不会拒绝的。”对于童年时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爱的病人,会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到了成年,就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心理疾病——先发制人地“抛弃”对方,即采取“在你抛弃我之前,我得先抛弃你”的模式。这样的人,跟别人的关系越亲近,就越担心遭到抛弃,所以,这样的人,也总是会提出结束治疗来试探心理医生。假如他们得到了心理医生充分的承诺,他们有一天也会做出承诺,而这往往是心理治疗的转机。

  不同于传统学派的观点,作者反对认为“移情”和“反移情”是不正常现象要极力避免的观点,他认为心理医生对病人的爱,就如称职的父母给予子女的爱,病人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关心,大幅度减轻身心的痛苦,这种情况下,病人爱上医生,是正常的反应。在相当多的情况下,移情的本质,决定了它可以阻止病人真正爱上医生。有的病人配合治疗,借助治疗使心智成熟,医生对这样的病人具有好感乃至产生爱意,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在治疗中掺入亲情成分,可使治疗更有起色。心理医生不能真心去爱病人,就无法使治疗产生疗效,不管心理医生受过多么好的训练,没有真正的爱,或者缺乏自我完善,心理治疗只会以失败告终。“心理治疗具有“爱”和“亲密”的元素,病人和医生容易彼此产生性的吸引力,发生性行为的可能性也跟着增加。如果要使病人的心智成熟,就必须和其产生亲密的关系,也许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种方式。不过,在我15年的从医生涯中,至今还未出现过这种特殊情形,我也很难想象会出现这种情形。”显而易见,称职的父母不可能和孩子发生性行为。父母的职责,在于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利用孩子满足个人欲望。此外,作者还认为心理医生可以和病人有私下接触,只要这有利于治疗;心理医生也可以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进行心理帮助,当他们需要的时候,“我从来都不曾设想过,我应该把自己的职业同私人生活一分为二”,不过他也指出,“在所有时间都能去爱别人——这是一种理想,一种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可能最终实现的目标,但是,在短时间内,你根本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所有建立在真爱之上的情感关系,其实都是互相勉励、共同促进的心理治疗关系”,因此,他认为,即便是外行,只要他们富有爱心,即使没有接受过严格的训练,也能够进行心理治疗。

  我觉得作者的观点特别的人性化。我记得我早期接受精神分析的培训时,给我们讲课的老师不能给我们做个案,甚至会在课堂上讨论某个来访者给他送礼,他会问对方,什么原因,让你送这个礼物给我?要探究背后的动力。还有,心理咨询师不能给自己的亲人朋友做咨询,必须要转介,这让朋友向我求助时,我的内心特别的纠结。因为我们之间不是普通的聊天,我也付出了很大的精力,我一方面为对方的心境改善而开心,另一方面又自责似乎自己违背了职业规则。所以,看到从业经验这么丰富、又这么杰出的心理医生有如此看法,我就觉得这样的处理更有现实意义。

  此外,值得一提的,就是作者对于宗教观的论述。我觉得作者是少有的智者。

  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宗教,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就像是神和上帝,父母处理事情的方式,就是宇宙间的至高法则。孩子对所谓神性的了解,往往来自父母的人性。受童年经历的影响,形成的小宗教,要随着对现实的认知,而不断构建大宗教。如果一味坚持自己的“小宇宙观”,为此不惜与别人对抗,不惜把每一场争执扩大化,甚至将其演变成一场圣战,那就违背了宗教的教义。“经由质疑、挑战、检验的宗教,才是属于我们的宗教。”“过分信仰上帝,容易使我们更加教条,而且,正是从教条主义中,曾产生过无数战争、宗教裁判所乃至各种迫害,在宗教盾牌的背后,曾隐藏着无数伪善的嘴脸。所以,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上帝非但不是来生的期许,反而是今世的毒药。”“在真实的上帝周围,流淌着大量肮脏的洗澡水:残酷的圣战、宗教审判、动物牺牲、活人献祭、极度的迷信、愚民政策、教条主义、极端无知、伪装虔诚、自以为是、顽固不化、焚烧书籍、把女巫处以火刑、阻碍人类的思想进步、制造恐惧感、强迫服从、病态的原罪、疯狂的朝拜等等,所有这一切,究竟是上帝有负于人类,还是人类对不起上帝呢?”作者还指出,科学家容易把婴儿和洗澡水一道泼掉的原因,还在于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宗教,科学也可能流于教条主义。心智的成熟,意味着走出迷信,进入不可知论,再脱离不可知论,真正认识神灵的存在。

  我发现,其实任何一个事物,都可能成为一个工具,工具的善与恶,取决于使用他的人,取决于使用他的人的意图。战争、监狱、宗教、金钱、制度,无不如此。

  作者指出,心智成熟最大的障碍就是懒惰,不少人的爱是虚假的爱,因为他们不想面对自我完善的痛苦,懒惰是爱的对立面。懒惰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恐惧感,害怕不得不做大量的工作,害怕改变现状,害怕失去目前所拥有的一切。懒惰就像魔鬼一般狡诈,使得当事者不仅擅长伪装和欺骗,还会想方设法让懒惰合情合理,他们要欺骗的人,与其说是心理医生,不如说是他们自己。所谓邪恶,就是为所欲为、横行霸道式的懒惰。一般意义上的懒惰,只是对自己和他人缺少爱心,而邪恶则视爱为仇敌,与真正的爱完全对立。

  所以说,爱是心智进化的原动力,勇气则是和心智的维持现状或者说退化相对抗的力量。

  最后,作者揭示了潜意识的巨大力量,当意识跟不上潜意识,人类就会出现心理疾病,如果能够听从潜意识的召唤,就可以实现心智成熟的终极目标——人神合一,即个人与上帝应当具有共同的认识和了解。在潜意识的树根的基础上,如果能让意识萌生出丰硕的果实,并最终使我们成为上帝的话,那就意味着上帝可以拥有另外一种生命形式,这就是我们自身,这也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既然潜意识有着巨大的指引作用,而意识总是要和潜意识冲突,为什么我们还要保留意识呢?我们的意识,具有一种罕见的强大力量,它掌管生命的一切行动,负责做出决定,并把决定付诸实施。假如只有潜意识而没有意识,我们的生命就像新生的婴儿,即使心灵可以实现人神合一,我们仍无法采取任何行动,也无法让他人感觉到上帝的存在。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变成牺牲自我,最后只剩下潜意识的婴儿,而是要培养出成熟、自觉的自我,进而发展成神性的自我。我们可以按照上帝的意愿,来影响世界和他人,我们的一举一动,也会成为一种神奇的力量。我们代替上帝而为人类服务,去播撒爱的雨露,在没有爱的地方创造爱。心智成熟的人,要抵抗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好在,在上帝身边,可以得到些许慰藉。

  心智成熟的路,是少有人走的路,对于一个有志于从事心灵事业的人而言,这就是必由之路。祝福每个愿意走上这条路的人,能够走得坚定、持久,最终成为上帝的使者,帮助更多人走上心灵成长、心智成熟的路。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