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焦虑不安和自我否定,同时也停止了一切学习和反思,生活中也充满了负面情绪。

今天又重新翻开《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又一次被里面的观点所打动,忍不住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与大家共勉。

第一章的核心内容——思维转换以及新的思想水平。

思维转换即某人从另一角度看问题的顿悟感。

新的思想水平,即基于原则的思维方式,它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由内而外”的意思是从自身做起,甚至更彻底一些,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方式、品德操守和动机。

这些更新的、更深层次的思维方式,运用于生活工作中,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或者困扰,正如书中所说:

如果你想拥有美满的婚姻,那么就做一个能产生助力而非阻力的人,不要一味强求对方。

如果你希望青春期的子女更听话,更讨人喜欢,那么先做个言行一致、充满爱心且懂得体谅的父母。

如果你希望在工作上能享有更多自由与自主,那么先做个更负责尽职的员工。

如果你希望获得信任,那么先做个值得信任的人。

如果你希望才华不被埋没,那么先修养自己的修养品德。

看完这段话,我内心澎湃不已,所有的负面情绪瞬间烟消云散,全身充满了力量,好像一下子轻松了起来,似乎找到了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

是啊,之所以焦虑,对现状不满,不就是总是由外而内的寻找原因吗,总是把问题归结于别人的错误,归结于环境的缺陷。

觉得老公生活懒散,不够积极热情,觉得儿子学习态度浮躁,说话浮夸,觉得工作无聊琐碎,毫无激情。

但其实,

对于老公,我总是执着于强制改变,让他有一种深深的被控制感。

对于儿子,总是充满了严厉和指责,让他丝毫感觉不到我对他的爱与肯定。

对于工作,我又有多久都不曾拼尽全力,工作中,不进则退的道理早已抛诸脑后。

幡然醒悟之后,才恍然明白,那些表面看起来都是别人的错误,其实都是源自于内心的狭隘和执念。

我应该“由内而外”的去寻找解决办法,先从自身改变,而不是一味强求别人改变。

在老公加班晚归时,如果我不是一脸怒气的抱怨他心里只有工作,而是站在他的立场上体谅他工作一天的辛苦,我想他即便再累,也会充满热情;

在他洗碗拖地时,如果我不是在一旁指手画脚,而是只做好自己的事情,我想他一定会自意承担更多的家务;

在儿子写作业磨蹭时,如果我不是凶神恶煞的催促,而是在他旁边安静的看书,遇到不会的问题时耐心解答,我想儿子一定会积极主动的完成每一项作业;

在工作中,如果对每一件事情都拼尽全力,做到极致,我想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由内而外”的去思考,比从外界找原因要简单的多,也更能彻底的解决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陷入自己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无论我多么不满,也不管我如何强求,问题依然摆在那里,别人也丝毫没有改变。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里这段话让我彻底意识到,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而事实证明,只要自己想改变,就一定能改变,但如果执着于改变别人,你越是强求,就越是难以改变,不仅没有任何效果,最终会让生活变成一地鸡毛。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