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方话人间读后感1000字

认识朱老师,是一个很偶然的机缘请朱老师看病。短短的几分钟内,我受到医生专业力量的震慑。她的神态语调、交流方式以及对我身体状况的评论分析都让我佩服。随后几次去朱老师的门诊,因为不想利用同事关系做特殊安排,我在长长的队列中排队等候,得知有些病人来自千里之外,有些是常年卧病的顽疾患者,由此强烈感受到病人及家属对朱老师的信赖。

一般来说,中医是讲究经验与年资的。我很好奇的是,朱医生尚且年纪轻轻,竟会有这样的成绩和影响力?好奇心让我查了一下朱医生的背景资料。我想,出自国医大师门下、来自一流科研团队,加上自己的勤奋与悟性,可能是朱老师成功的原因吧。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朱老师在国际英文刊物上发表的多篇研究论文,这些一定程度反映了朱老师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深厚的人不仅凭经验做事,也有强烈的动机探讨问题背后的规律,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我很高兴得知朱老师把自己的体会与经历整理出书,这是一件积功德的大好事。利用同事关系先睹为快,便是情理之中的了。

拿到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汤方话人间》便不忍放下,不停地前后翻看。四十多篇随笔独立成篇,像是一个充满仁爱之心医生内心的自然流露,让我感到自然而真实。朱老师既是一个有声望的医生,也曾是一个勤奋求学的中医学生、一个同疾病顽强斗争的病人,同时也是一个病人的家属和朋友。书中分别描述了作者作为不同角色的经历与体会。

我觉得朱老师出书的动机是分享自己生活中有趣的故事,就像过去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分享一样,希望这些故事对读者是有益的,并没有功利之心和明确的目标读者定位。出于我的专业习惯,我觉得朱老师的《汤方话人间》起码可以使以下三类读者获益:学习中医的学生、相信中医的病人、教中医的老师。

朱老师写下的自己学中医的经历值得每一个学习中医的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借鉴。学习中医、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医生进而成为一方名医,是一件过程漫长而困难重重的事。中医学绝不是一一对应(一种病对应某种药)的简单科学,而是整体论基础上的复杂大科学。前几年有一次开会遇见某中医药大学的副校长,他坦言,中医药大学一年能培养出5名合格的中医已经是很难实现的目标。朱老师在书中介绍了自己学中医的心路里程,从误解到痴迷,除了在学校通过所有课程的考试(打下理论基础),还踏踏实实地跟一个老中医学习了11年之久。知学中医之难,去掉浮躁之心,潜心实践、观察、体会,恐怕是必由之路。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体现出一个医生的“大慈恻隐之心”。对病人的痛苦感同身受,真心地去帮助病患,是朱老师的恩师对她的要求,也应当是中医学生入门的第一课。

换一个角度,朱老师告诉了我们与中医医生打交道的正确方式。现实生活中,困扰病人与医生的基本上是所谓的疑难杂症(已经能够顺利解决的问题都已经不是问题),形成疾病的原因可能是多年的生活习惯或其他原因。治疗的过程可能比较漫长,可能中间会出现反复,某些表现貌似病情加重其实是药物起效的反应。有时候医生也要进行一些研究与探索,这个过程需要病人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需要病人坚强的毅力。书中真实地记录了许多疑难病症治愈的曲折过程和病人的情绪变化——对医生的怀疑、误解和战胜病痛的喜悦。朱医生谈到治好自己妈妈多年未愈的失眠时感慨道:“对于我妈妈的失眠,可能绝大部分曾经治过她的医生都能治好,我选用的处方也并没有比任何一个医生高明,只是之前的治疗我妈妈没有坚持下来。”

书中的故事提供了中医教学的真实案例。传统的理论教学,难学而易忘,所以哈佛商学院采用全案例教学的方式,主张把理论寓于案例之中。《汤方话人间》提供了完整的案例故事,细致地介绍了病人的背景、症状表现、治疗过程和总结反思。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接触到的是活的知识,不仅是对疾病的治疗,还包括医生和病人的互动过程。尤其是医生和病人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互动,是医生的必修课。

细读《汤方话人间》,感到朱老师是辛苦并快乐的,看见治疗成功而由衷的快乐,得到病人感激回馈而欣慰的快乐。祝愿朱老师收获更多的成功与快乐!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