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主要内容

曾国藩,没有显赫的家世,天赋堪称晚清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最差,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成就最大,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且最后全身而退。他的人生经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给人以特别的启示。

他出身平常,家族五六百年没出过秀才,可谓典型的小镇青年。

他智商平常,考了7次才中秀才,却以笨功夫成功打通了科举之路,顺利进入翰林院。他一生崇尚笨拙,以扎实而非机巧取胜。

他踌躇满志进京,面对全国精英,发现自己见识狭隘、观念鄙俗,陷入自卑和焦虑。三十而立,他立志学做圣人,研读经典,广交朋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京期间飞速升迁。

他善于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天下大乱之际,一介书生独创湘军,统率群雄。对抗太平天国,屡战屡败,甚至两次投江自尽,多次深陷绝境。47岁时更被皇帝弃用,陷入人生低谷。

蛰居老家两年,他反思自我,最终大悔大悟。重新出山后,为人处世脱胎换骨,不仅清除了政治敌人,而且以“结硬寨、打呆仗”战胜了军事宿敌太平天国,位极人臣。

他眼光长远,审时度势,面对与洋人的差距,率先抛弃落后观念,倡导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

他走过的每一步都成为人生精进的基石,最终从笨人到圣人,成为大清王朝的最后领航者和儒家文化的最后一个偶像。

翻开本书,看曾国藩如何以一种笨拙的精神,诠释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级之道。

我很久没有因为看完一本传记而对于一个人产生崇拜之情了,但是新近看完的这本《曾国藩传》确实是让我不由的对其新生敬佩。

之前对于曾国藩的了解,远远不如他的门生李鸿章了解得多。当年看历史课本,因为马关条约的事情,对于李鸿章没有什么好的印象,连带着对其他的晚清重臣也不是多么的待见。近些年来随着许多学者对于历史的进一步剖析与探讨,对于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判也客观了许多。不至于一提到整个晚清政府就是一片骂声,认为其从上到下没有一个是好东西了。其实历史是有其两面性的,全面的来看才更加公正客观,人也是一样的,不能够因为其人生经历的一件或是几件事情而进行妄下定论。

曾国藩身后曾被赐予“文正”的谥号。要知道这两个字对于所有的文臣来说几乎都是梦寐以求的。能够获此殊荣的人大多是当时文人崇敬的对象。由此可见曾国藩的一生成就是多么的不平凡。

他自小就不是一个十分聪明伶俐的孩子,否则也不会六次考秀才都落第。他也并非是一个生来就八面玲珑的人,否则也不会因为言辞犀利的道出咸丰帝的弊端而惹得龙颜大怒。他崇敬圣人,也期盼自己能够成为圣人,但是他也同千千万万俗人一般有着自己的缺憾与不足。

可是就是这个看起来跟平常人没有什么不同的人却成为了晚晴四大名臣之一。

拙不要紧,可以用勤来补,基本功夫做扎实了,即便是多次落第又怎样?一旦开窍便能一口气连中,直至中进士入翰林。不善为人处世也无妨,经验与变通是在实践中一点点累积起来的,一次次的挫折与失败最终还是使得他能够在官场中应付的游刃有余。至于那些不好的习气谁又不曾有过呢?但是能够像曾国藩这样经常自省,并强迫自己去改正的又有几个呢?

显赫的家世、聪颖的天资、爆棚的运气……这些在曾国藩最初的人生之中似乎都是并不存在的。他或许并非生来就握有一把人生好牌,但是他却能够将手中的这把看起来或许还有点烂的牌打出了相当大的名堂,并且在晚清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或许到了最后已经早已不在奢望自己能够成为圣人,但是他的言行与成就已经相当接近于圣人,后世有人称他为中国最后一个圣人,至少半个圣人这一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对于晚晴的那段历史,我只是略知皮毛,所以无法判定作者在此书中对那其中的一些历史关键点的评判是否公正客观,但是我的的确确在这本书中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对于曾国藩的那种崇敬之心。事实上曾国藩的一生也足以成的上是一部成长励志剧。抛开那些富有争议性的历史,此书倒是可以当做是一部励志人生指导丛书来好好的阅读一番。且不管历史上真实的曾国藩到底如何,至少这本书中的曾国藩的人生经历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借鉴的。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