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第17条:18岁以上的自然人是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是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未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法律行为。
成年人是“未成年人”的对称。成年人指的是成年人,也就是心智已经完全发展的人。古语有云:“二十弱冠,三十立,四十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七十古稀,八十老。”古代男性20岁成年,称为“弱冠”。此时举行加冕仪式,戴上表明自己成年的帽子,以示自己是成年人,但还年轻,故称“弱”。皇冠,帽子,指成年。后世一般指二十岁左右的男性。在古代,男人和女人都必须留长发,当他们成年时,为他们举行“成人礼”仪式。男人的加冕仪式是将头发扎成发髻,称为“结发”,然后戴上帽子。《礼记·曲礼》中有注:男子二十冠,字。它的意思是举行加冕仪式并致辞。所以二十岁左右也可以称为“弱冠之年”。
《礼记·关彝》中有一段话:“凡人之所以为人。礼仪也。礼仪之初,讲的是体色不变,循语而行,体色不变,语序不变,然后是礼的准备,然后是君臣,父子,老少,君臣,父子,老少,然后是礼义。所以,冠随后服,服后体直,色匀,语顺。因此,它也是加冕仪式的开始”。这句话的大意思是强调礼仪是做人的根本。其基本要求在于仪表端正,态度端庄,言语谦和。只有在这些事情完成之后,君君、大臣们、丈夫们、儿女们才能。所以男人到了20岁,就要戴上标志成年的帽子,穿上完整的衣服,这样才能有好的外表,端庄的态度,谦和的言语,成为一个有礼貌的成年人。
根据其公民的生理、智力发展、习惯和社会要求,各国对成年人的年龄要求各不相同。比如埃及、新加坡等国21岁,泰国20岁,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美国18岁。根据《民法》第17条和第18条的规定,18岁以上的自然人是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是未成年人。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根据《民法典》的上述规定,相关年龄段的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如下:
年龄
成年与否
民事行为能力
年龄≥18岁
成人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6岁≤一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