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27岁时,他是北京大学的教授。
  • 学美国,漂美国
  • 作为“中央研究院院长”

“军人应该死在战场上,学者应该死在讲台上。”

这应该是对胡适先生最好的评价。真正的学者是不会计较名利的。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对新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今天说的是白话文,不是文言文。没有前者,这些变化都是由于新文化的出现。

文化也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在新旧文化的碰撞中,新文化最终占了上风,这与胡适等人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分不开的。一个引领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学者,晚年住在破旧的公寓里,在图书馆做苦力。但是不管他有多困难,他都坚持帮助有困难的人,连他的妻子都不理解。这就是胡适,一个热爱文学,乐于助人的学者。

27岁时,他是北京大学的教授。

胡适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也是秀才。受父亲影响,他的梦想是解放思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开阔眼界。他家也是当地比较富裕的家庭。胡适从小接受私塾教育。当时能上得起学的孩子都是富家子弟,胡适的童年和同龄人相比是幸福的。

19岁那年,西方思想涌入中国,大量负担得起的学生选择出国深造。胡适也不例外。他的父亲强烈支持他的想法。胡适从小热爱哲学,立志改变中国传统观念。这个时候,他选择了去美国留学。回国后,27岁成为北京大学教授。现在27岁还在上学,可以知道胡适当时的能力有多强。但是胡适对国民党的统治不满,所以在建国的时候,他站在维新的立场上没有选择任何人,去了美国。

学美国,漂美国

驻美大使胡适毅然丢官,去美国过异乡生活。一开始他期待在美国发展,结果证明他只是异想天开。虽然胡适在中国很受学者和作家的推崇,但美国的外国学者似乎并不喜欢中国人抢他们的饭碗,他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我选择在普林斯顿大学做一个小图书馆的馆长,名义上是馆长,实际上是整理和分类图书馆的书籍。但他宁愿做个小馆长,也不愿和外国学者谈文学。

在担任馆长期间,他的年薪超过5000美元,这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不错的薪水。后来普林斯顿的负责人找了一份三千多美元的工作,胡适失业了。他的内心非常沮丧。首先,这是他对自己工作的不认可,而是对自己表现的不屑。二是失业面临经济资源的流失,从不愁经济的时期到不得不打着算盘生活的时期。不管是谁,这种差距都很压抑。

胡适一家五口人,夫妻生活在美国,大儿子儿媳分居,小儿子一个人在北平。他们家收入挺高的,但是大家花钱无节制,经常资助别人,所以手里的流动资金并不宽裕。这时候他们两个,老了病了,到处都需要花钱。

后来,唐德刚曾说:“现在胡适夫妇年老体弱,没有经济来源。就连以前家里雇的佣人现在也请不起了,家务都是他们自己负责。但是,他们从小没做过家务,经常闹很多笑话。”

在这段经济困难时期,胡适先生还记录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关于他老婆,爱吃中餐,吃不惯西餐,就腌了点腊肉咸菜挂在阳台上。如果中国人看到这个,决定知道这是中国特有的气味,但是隔壁的外国邻居闻不惯,经常说些不好听的话。胡适先生是个读书人,脸皮薄,就趁老婆不在,把这些东西都扔了。

第二件事是关于他自己的。胡适出门不爱带钱,要不就是丢了钱。上个世纪美国没有实行信用卡制度,他出门坐公交都要带现金。他的妻子江冬秀想出了一个办法,每晚睡觉前在他的衣领里缝上2美元现金,这样他就不会丢钱了。虽然把胡适生活中的小事都列出来了,但是从这些小事中也可以看出胡适是一个温柔迷人的人。

作为“中央研究院院长”

在美国流浪了九年后,事情终于有了转机。1957年,台湾中央研究院选举新院长时,胡适呼声最高。蒋介石其实对胡适赴美辞职也是耿耿于怀,但碍于众人之声,只能点头同意。那些追随过他的老朋友,都在台湾省等着他回来,带领他们轰轰烈烈地干一件大事。

他上台后致力于社会、科技、学术的发展。他极力阻止蒋家继续担任董事长,一旦形成就会导致垄断现象。

当了院长后,他工作更积极了。他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马上就要死了,想在这最后的时刻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白天他开各种会,开各种讲座,晚上他熬夜写报告,做研究。他经常处理公务到凌晨三四点。连妻子都很担心他的健康,他却一点都不在乎,只想着怎么把事情做得更好。不过他也会在忙完之后陪孙子玩,享受当爷爷的时刻。

1962年,他在讲台上做了最后一次演讲。在舞台上,他突发心脏病去世,一个文豪倒下了。他死后没留下什么遗产,但大部分都是书房里的书,甚至是他自己的衣服。他的妻子曾对他的儿媳说过这样一句话:“以前我的生活,我舍得给穷学生,一张张开支票,但是我对自己真的很吝啬,没钱花,所以我假装是慈善家去帮助别人。”虽然她抱怨她的丈夫,但她总是支持她丈夫想做的事情。

他的好朋友写道:“我的好朋友胡适之”不仅在当时风靡一时,而且在现在也是一个永恒的文学话题,至今仍然如此辉煌,深受大家的喜爱。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