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声明:本文内容主要节选自笔者所作《一文看懂“春秋战国”史,试论历史选择秦国的必然性》。

回望500年春秋战国史,呈现眼前的是一个风云诡谲、恢宏壮阔的画卷。随着时间卷轴的徐徐展开,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一桩桩生动而富有哲思的历史事件,又隐现卷中。

在纷乱复杂的历史衍化中,有一些重要事件的发生似有冥中之力推动着社会不断发展前行,对历史进程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笔者在此梳理出十二桩该时期影响了时代格局和历史进程的大事以供观瞻:

一、春秋图霸

周平王东迁后,东周的管辖范围大减,只在洛阳附近拥有一些土地,犹如一个小诸侯国。

彼时共有大小诸侯国140多个,分公、侯、伯、子、男这五等爵位国;从姓氏来分,又可以分为姬姓、姜姓、妫姓、姒姓、子姓、嬴姓、己姓、芈姓、董姓、姞姓、风姓等。国土面积较大且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包括齐、晋、楚、秦、宋、郑、鲁、吴、越等,还有中山、徐、卫、莒、曹、陈、蔡、巴、蜀、虢等实力中等的诸侯国,还有数不清又难以具名的迷你小国夹杂在列国之间。

春秋初期诸侯国分布

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控制力大为减弱,各大诸侯国开始野心膨胀、蠢蠢欲动,显著特点有二:

  • 一是不断兼并周边小国

据史料记载,春秋争霸期间,齐桓公并35国;晋文公并17国,降38国;楚庄王并26国;秦穆公灭20国等等。通过持续的兼并,到了战国初期,大小诸侯国只剩下20有余。

  • 二是争霸中原

与此同时,各大诸侯国诉诸战争和外交手段图霸中原成为主流。有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数十年。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五位历史上公认的“春秋五霸”。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国家如郑庄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晋历公等也曾强极一时,小霸中原数十载。

  1. 齐桓公:前685-前643年期间在位,开创了“尊王攘夷”的争霸模式,“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 宋襄公:前650年-637年在位,开创了弱国通过高举“春秋大义”的仁义争霸模式,襄公的称霸不受后人所认可,其被诟病的主要是其国力并不强大,且其“仁义”旗帜并不稳固。
  3. 晋文公:前636年-前628年期间在位,基本延续齐桓公的“尊王攘夷”方式制霸中原。“践土会盟”后,周天子策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赐他黑红两色弓箭,以示自由征伐之权,奠定晋国近百年之霸业。
  4.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期间在位,穆公与晋建立“秦晋之好”,稳定了东边后,放开手脚灭西戎国家12个,周天子赐金鼓,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
  5. 楚庄王:前613—前591年期间在位,随着晋国持续内乱,晋楚争霸在楚庄王时期形势发生了逆转,打赢邲之战后,楚庄王一举奠定霸位,顺道洛阳问鼎中原,诸侯各国纷纷背晋向楚。

春秋五霸

二、弭兵会盟

春秋近三百年历程,如果分成“前”、“中”、“后”三段的话,也有着相互迥然不同的特征:

  1. 第一个百年,各诸侯国忙于兼并周边小国,大国间的格局相对稳定;
  2. 第二个百年,无数迷你小国能兼并的都已被兼并,各诸侯国沉浸在争霸擂台之上;
  3. 第三个百年,随着最后一位霸主——楚庄王去世,春秋霸权宣告落幕,列国各自进入内斗阶段。

百年争霸赛,不仅争的是霸主之名,更多争的是话语权和实际利益。然而旷日持久的争霸,比拼的就是国力和家底了,守擂者和挑战者之间必定是动辄开战、战火纷飞。频繁的攻伐征战,让参与的国家家底耗尽、农耕停滞、内乱丛生。争霸双方都想休养生息,但又碍于面子。这个时候,“弭兵会盟”应时而出,成了大家停战休养的最好台阶。

弭兵会盟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宋向戌善于赵文子,又善于令尹子木,欲弭诸侯之兵以为名。如晋,告赵孟。赵孟谋于诸大夫,韩宣子曰:“兵,民之残也,财用之蠹,小国之大灾也。将或弭之,虽曰不可,必将许之。弗许,楚将许之,以召诸侯,则我失为盟主矣。”晋人许之。如楚,楚亦许之。如齐,齐人难之。陈文子曰:晋、楚许之,我焉得已。且人曰弭兵,而我弗许,则固携吾民矣!将焉用之?齐人许之。告于秦,秦亦许之。皆告于小国,为会于宋。”

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约晋、楚、宋、鲁、卫、陈、郑、曹、许、蔡等十四国在宋国都城商丘会盟,目的就是“欲弭诸侯之兵”,以调停晋、楚两国间旷日持久的战争。约定各国停止争战,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平分霸权。除齐、秦外,各国须向晋、楚同样纳贡,谁破坏协议,各国共讨之。这次大会史称“弭兵会盟”。

“弭兵会盟”是春秋后期一次非常重要的外交事件,是春秋时期中后期两阶段的重要分水岭。此次会盟后的十多年间,参与会盟的十四国间未曾有过战事,列国百姓得到难得的休养生息。然而,争斗永无停息,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在外围无战事的默契之下,各国内部的争权斗争却异常尖锐。“弭兵会盟”后的春秋末期,各诸侯国内部士族大夫间开始了激烈的兼并倾轧,延及战国初期。同时各国社会内部阶级矛盾趋于尖锐,也正酝酿着巨大的变化,随着井田制的土崩瓦解,奴隶制也朽木难支。

三、子胥复仇(柏举之战)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伍子胥先祖武举曾直谏楚庄王而得到重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便是源于此),伍氏一门在楚国开始显赫,其父伍奢更是作为太子建的师傅。因少傅费无极破坏,楚平王将其父兄满门抄斩,伍子胥问讯一夜白头,逃命到了吴国并凭借其才干成为吴王阖闾重臣。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在兵圣孙武的帮助下,率领3万吴军攻伐楚国,柏举一战大败号称20万众的楚军,长驱直入攻占楚都郢,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

伍子胥鞭尸

经此一战,楚国几近灭国,虽幸得秦哀公出兵相助打败吴军才勉强得以复国,但自此国力日衰,一蹶不振,再也难以图霸中原了。因此说,子胥复仇对于楚国的国运来讲具有毁灭性的打击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这一事件加速了历史发展的进程。

四、三家分晋

如前文所说,“弭兵会盟”后的春秋末期,各诸侯国内部士族大夫间开始了激烈的兼并倾轧,其中以晋国的内斗最为惨烈,被多次搬上影视荧屏的经典故事——赵氏孤儿,便是这一现象的血淋淋的体现。

称霸中原近百年的晋国,却因频繁而激烈的内斗祸起萧墙,轰然倒塌。虽令人嗟叹,但也是必然。持续的对外争霸,国力损耗极大,晋国公族的力量大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士族卿大夫的实权和势力越来越大。春秋末期,晋国的国政基本掌握在六大卿大夫家族之手(即智、韩、赵、魏、范、中行),国君沦为傀儡,国君动辄被杀、屡见不鲜,最惨的便是晋出公死在逃亡路上,所以谥号“出”。大鱼吃小鱼,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六大家族通过斗争后来仅剩下四家,即智氏、韩氏、魏氏和赵氏,其中实力最强的是智氏一族。

智氏首领智瑶精明强干,但却不知稳扎稳打、适可而止,过于贪得无厌。智瑶仗其实力最强,便强行向另三家耀武扬威、索要领地,引起赵氏的殊死反抗。之后魏、韩两族私下与赵氏联手与智氏爆发了惨烈的战争,结果是智氏满门被灭,史称“晋阳之战”。此后,晋国之地基本被韩、赵、魏三族瓜分,基本标志着晋国的灭亡,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史称“三家分晋”

  1.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
  2. 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

三家分晋

这是晋国历史上最标志性的大事件,奠定战国七雄之格局的基础,以此为界,历史的篇章翻到了战国阶段,极大推动了春秋战国的历史进程。

五、田氏代齐

诸侯国公族被灭的情况,除了晋国之外,还有东方大国齐国。

关于“田氏代齐”的历史事件,笔者曾撰文——《叱诧一时的“田氏家族”:十六字概括其家族特点,网友觉得精辟》介绍过,因此下文多摘于此。

陈国厉公之子陈完,素有贤名,因躲避祸乱,于齐桓公十四年逃至齐国。齐桓公很欣赏他,想委他为卿,陈完以“羁旅之臣幸得免负檐,君之惠也,不敢当高位。”婉拒了,最后当了工正(春秋时 齐、宋、鲁 等国设置,为掌百工之官)。陈完就此在齐国落下了脚,并改姓为“田”,后称田完,是齐国田氏家族的鼻祖。

齐国田氏在几代人的努力之下于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介入到了公族、世族之间的权力斗争之中。一手持续打击对手,另一手则不断收拢民心,是田氏家族长期斗争的主要策略,有勇有谋,有的放矢。

  1. 公元前545年,田氏联合鲍氏、栾氏、高氏等豪强家族,共同灭了权势独大的庆氏家族;
  2. 公元前532年,田氏又联合鲍氏灭掉了专权的栾氏,并召回了流亡在外的齐国的公子、公孙,此举使田氏得到了齐国公室的支持。为表彰田氏家族对齐国公室的忠诚,公室将“高唐之邑”封给田氏家族。有了高唐这块根据地之后,“陈(田)氏始大”。
  3. 公元前485年,田常(田成子恒)唆使鲍氏弑杀齐悼公,改立齐简公。田成子和阚止(又名监止,字子我)任齐国的左右相。
  4. 公元前481年,田成子发动政变,杀死了阚止和齐简公,拥立齐简公的弟弟为国君,就是齐平公。之后,田恒独揽齐国大权,尽诛鲍、晏诸族。田成子的封邑,大于齐平公直辖的地区。

宣公卒,子康公贷立。贷立十四年,淫于酒妇人,不听政。太公乃迁康公于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田氏掌权

田氏经过近三百年的传承和积蓄力量,到田完八世孙田和时,齐国国君基本成了“傀儡”和摆设,齐康公直接就放弃了朝政,沉浸酒色和乐舞,田氏家族位高权重,把持朝政。到了康公十四年(公元前386年),田和直接把齐康公流放到海上孤岛上,自立为齐候,并于公元前381年,被东周王室册立为诸侯,算是真正完成了齐国血统的变更,史称“田氏代齐”

“田氏代齐”虽让齐国改了姓,但终归是保留了国号。

六、李悝变法

“三家分晋”不仅仅带给晋国这片古老的土地所属权和国家形式的变化,在社会阶级矛盾、经济、军事、文化方面开始诱发出更加深远的变化。“哪里矛盾最尖锐,哪里便有变革。”魏国所在地,东有强齐,西临强秦,南有蛮楚,北有骁赵,即便和临近的韩国比,国力也不如韩国富庶强盛(韩国有铁矿,产铁器)。因而魏文候魏斯深感自己领地危机四伏,如不能强大,早晚被吞灭。深思熟虑之后,果断任用李悝(kuī)实行变法,就此拉开了列国变法图强的序幕。

李悝变法

李悝掌权后,深刻洞悉魏国当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政权不固、地利不尽、法令不备、军力不盛。于是对症下药,采取如下四策:

(一)政治上,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唯才是举,赏罚严明。在国内选拔了许多贤能之人委以重任,既巩固了政权,也确保变法措施有效推行。

(二)经济上,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dí)法”。主要的作法包括:

  1. 废除“井田制”:采取“尽地利之教”的政策,鼓励老百姓垦荒,允许土地私有买卖。
  2. 土地测评:丈量全境土地并根据贫瘠标准估算土地产量,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
  3. 实施平籴法:丰收之年,国家出钱收购余粮囤积,歉收之年,国家再以平价卖给百姓,确保了国家物价水平的稳定,利于社会稳定。

此举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社会矛盾得以极大化解,打击了原有奴隶主势力,稳固了政权,魏国因此而富强。

(三)法律上,汇集各国刑典,发布了《法经》共6篇:《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律》和《具律》。对于国家法令、政府职能、官员升迁奖惩、军功奖励,都有完备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

(四)军事上,改革兵制,建立“武卒”制,制定极高的考核标准对兵卒考核,奖励考核优秀者,并按照考核结果参合不同士兵特点,重新编排队伍,极大提升了魏国军队的战斗力。

“李悝变法”,是战国时期乃至中国历史上的变法之始,后来著名的商鞅变法、吴起变法以及申不害变法等,无不受李悝变法的启发和借鉴。其推行的改革不仅使魏国迅速强大,而且极大的改变了战国格局,推动了春秋战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七、商鞅变法

魏国用李悝实施变法,没几年国力达到鼎盛,列国深受震撼。身处西部边陲的秦国在秦献公时期和魏国作战屡战屡败不仅失去河西之地,更是将秦国家底耗尽。等到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嬴渠梁登位之时,秦国已是满目疮痍、贫弱不堪,外部强敌环伺,内部矛盾丛生。百业待兴之际,孝公向东方列国发出了著名的《招贤令》,广招天下贤才,情词恳切,承诺人尽其才,唯才是举。

商鞅变法

商鞅便是此时深感其召离魏入秦,向秦孝公献策变法。孝公如久旱之地遇甘霖,欣然从之,朝堂之上又一番舌战群儒力挫甘龙、杜挚为首的世家老贵族势力。此后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推行变法。为了变法能够顺利推进,减少阻力,变法分成两个阶段。先是颁布“垦草令”,拉开了秦国变法的序幕。鼓励垦草开荒,刺激农业生产,统一税制。在此基础上又相继推行了更深层次的变法,主要措施如下:

(一)政治上,废除旧世卿世禄制,任用变法派有才干之人;废除分封制,实施县制,“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凡三十一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

(二)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

  1. 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实行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2. 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劳役和赋税。
  3. 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限制商人经营范围,重克商税。
  4. 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5. 编订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实施户籍登记制度,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

(三)法律上,颁布《秦律》,在修订魏国李悝的《法经》的基础上增加连坐法,禁止私斗,轻罪用重典。这是比《法经》更加全面细致又略显严苛的法律。

(四)军事上,鼓励耕战,按“斩首”数量奖励军功,颁布了著名的二十等军功爵制度。

(五)风俗上,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

“商鞅变法”是当时列国变法中最为持久也是最为彻底的,其效果自然也是最显著的。有赖于秦孝公义无反顾持续20年的鼎力支持,排除万难,变法艰难落地,秦国成了山东六国闻之胆寒的超级强国,为后世秦王朝兼灭六国一扫宇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于秦国,于中国的历史发展都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继位的秦惠文王为了平衡国内老世族的矛盾,将商鞅车裂于彤,灭商君一族,但在国策上并未改弦更张,而是坚守变法成果并继续深彻推行秦法。国力渐盛、羽翼丰满之后,秦国随之开启了四处出击、开疆拓土的阶段。北击义渠,南灭巴蜀,东取魏国河西和楚国汉中之地,军事上的胜多败少和疆土上的持续扩张,皆源于变法之功也。

八、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有名的一代英主,在位期间最为有名的便是实现“胡服骑射”的改革了,对赵国的政治、军事影响极大。

赵国之地也可谓是强敌环伺,东有齐国、中山国;北有燕国、东胡;西是楼烦,南与秦、韩两国接壤。赵国经常被中山国和东胡匈奴侵扰,且胜少败多,形势严峻。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为扭转军事上的被动弱势,决定顺应时势,推行改革,在赵国实行“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

《战国策·赵策二》记载:“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也记载:“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

所谓“胡服”就是把传统的连体长衫改为上穿短衣,下着分裆裤的衣服;而所谓“骑射”就是改用跨马射箭的骑兵代替笨重迟缓的战车作为主战方式。

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主张“着胡服”、“习骑射”,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实现“胡服骑射”变革后,很快收到成效。赵国接连击败了北边的林胡、娄烦,没几年还灭了中山国一雪前耻,可谓兵锋所至,所向必克,真正做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赵武灵王在赵国推行的这场变革,实际上是对中原风俗习惯的颠覆性改变,同时这在某种意义上确定了游牧文化的主导地位,大批出身低贱和有戎狄背景的人因此得到重用。此举加快了民族融合,也极大促进了战争方式从步战到骑兵战的转变,对后世影响深远。

九、乐毅伐齐

原创声明:“乐毅伐齐”的故事,笔者曾撰文《乐毅与田单之间的冰与火之歌》介绍,以下多摘于此文。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燕昭王在百废待兴之际登上了燕国王位,之后通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奄奄一息的燕国缓过气来,此后他高筑“黄金台”,广纳英才,一时间天下贤士纷纷来投,其中就包括魏国名将乐羊的后代子孙乐毅、赵国的名士剧辛,齐国的稷下学宫令邹衍。其中最为重要的人物当属乐毅,燕昭王对其信任有加,军国大事皆委其身。乐毅也不负众望,在燕昭王的支持下力行变法图强,短短几年时间将燕国恢复了元气,不仅拥有了一只训练有素的精锐新军,更是让燕国百业俱兴,国力渐盛。

公元前284年,为报当年差点亡国之辱,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近四十万兵力共同伐齐(战争开始后楚国也加入联军),激战于济西,大败齐军。之后联军一路势如劈竹,如入无人之境,齐国军民溃散,乘胜攻克齐七十二城,直入都城临淄。并烧齐都宫庙宗室,掠珍宝巨财一空,尽归燕国。燕国至此达到鼎盛时期。当时齐国仅剩莒、即墨仍在坚守,几近灭国。

乐毅伐齐

之前不可一世的齐国兵败如山倒,差点亡国灭祖,即使后来复国,也早已今非昔比。其国力一落千丈,与秦国相比更是天壤之差了。因此说,“乐毅伐齐”对于齐国而言堪称毁灭性的打击,此战后,秦国所剩强敌只剩下赵国了,这对于战国历史的进程的缩短有着显著影响。

十、田单复国

原创声明:“田单复国”的故事,笔者曾撰文《乐毅与田单之间的冰与火之歌》介绍,以下多摘于此文。

燕国占领齐国之后,齐国仅剩莒、即墨仍在苦苦坚守,时间过了五年,终见转机。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驾崩,太子乐资即位,是为燕惠王。燕惠王当太子时就对乐毅大权独揽不满,待即位后,因乐毅攻齐五年未下,更加心生怀疑。而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间的矛盾,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造谣说:“齐国城邑尚未攻下的仅剩两座城邑而已。乐毅久攻不下的原因,是乐毅与燕国新君有隙,故意拖延时间观望,准备在齐国称王。齐国所担忧的,只怕别的将领来。”彼时燕惠王本就怀疑乐毅,又受齐国反间计挑拨,于是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任统领,并召回乐毅。乐毅心里明白燕惠王此举让他失去了坚强后盾,失望之极,同时也担心回国后被杀,便投奔了赵国。这是燕齐这盘大棋局的致命转折点。

客观的说,燕国虽然短时间内攻占了齐国七十二城,但并没有做好如何管辖和消化齐地的准备,几十万大军长期驻扎,且因齐地军民溃散,无人耕作,没办法就地补给,渐渐也导致后援补给无力,且久攻不下导致军心松懈。这是齐国最终扭转战局的客观有利因素。

火牛阵

齐国田单后来与骑劫交战,屡出奇谋,制造骗局迷惑燕军。在一天夜里,一千多头牛悄悄赶至城外,身披画着大红大绿、稀奇古怪的花样被子,牛角捆着两把尖刀,尾巴系着浸透了油的苇束。田单下令在牛尾巴上点火。于是乎一千多头牛被烧得狂性大发,朝着燕军兵营方向猛冲过去。齐军的几千名“敢死队”拿着大刀长矛,紧跟着牛队,冲杀上去。结果在即墨城外把骑劫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骑劫也一战殒命。此为奇谋战术一战扭转乾坤。

随着齐军打破燕军的消息传开,整个齐国都轰动起来了,那些原本被燕国占领地方的将士百姓,都纷纷起兵,杀了燕国的守将,迎接田单。田单的军队乘势反攻,打到哪儿,哪儿的百姓群起响应。不到几个月工夫便悉数收复了被燕国和秦、赵、韩、魏四国占领的七十二座城,并从莒邑迎接回齐襄王,复国之星火终成燎原。此为战局扭转之民心向背,齐国命数未尽。史称“田单复国”。

齐国复国后,国力远不如前,仅剩一点元气苟延残喘,再难以称雄,客观上让秦国统一中国进一步扫平了一大障碍。

十一、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著名也是最令人震撼的一场战争。

长平之战示意图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占了韩国野王,上党郡虽属韩国,却成了一块飞地,韩王受威胁恐惧欲献上党向秦求和,然而上党郡守冯亭据不降秦,而是主动向赵国投诚,以求赵国庇护。赵孝成王欣然接纳了上党这个兵家要地,秦昭王大怒,决议教训韩国并与赵国一决高低。

公元前261年,秦国攻占了韩国缑氏和纶氏两地,算是教训了韩国这个可怜虫。并于次年,倾全国之兵伐赵,攻占了上党。上党军民逃散,最终秦赵两国军队在长平形成对峙。

“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刚开始秦军主帅是王龁,赵军主帅是用兵老道的廉颇。廉颇料定,秦国因连年征战,国内粮草必然难以久撑,于是命令赵军坚壁不出,秦国丝毫没占到便宜,形势僵持。秦国遂用反间计导致赵军换帅,赵孝成王弃用廉颇,而起用只会“纸上谈兵”而无寸功的赵括当三军主帅。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由守转攻。秦国见机也暗中换名将白起为主帅,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深入,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终而大胜,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威震天下。

坑杀降卒

此战堪称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白起也因此一战成神。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国势迅速衰败,再难有称雄之力。“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秦国凭借此战不仅打垮了山东六国中实力最强大的一个对手,更是打跨了列国抗秦的心理防线,客观上极大加速了秦国一统天下的进程。

十二、秦灭六国

公元前238年,英明神武的秦王嬴政在顺利铲除了把持朝政的丞相吕不韦以及长信侯嫪毐集团之后开始亲政。秦王政采纳了李斯、尉缭等人制定的“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战略方针。

秦灭六国路线图

自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起至前221年灭齐国止,共历时10载,按照远交近攻,先弱后强,逐个击破的方针,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动荡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秦王朝。

这个大帝国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使中国古代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九州配图

此外,秦国统一中国后,北连万里长城以据游牧民族袭扰,南征百越拓土封疆,对内则“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统一文字、律法和度量衡,极大促进了生产和社会发展。

声明:

1、图片多源于网络,首先感谢图片原作者,其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本文为个人观点,如有错误之处和观点不一,请留言探讨,谢谢!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