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除夕人们都灯火通明,除了贴春联外,还会燃放烟花爆竹。虽然现在很多地方都希望人们为了大家的安全尽量减少燃放鞭炮的次数,但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习俗,也有它的起源和讲究。来谈谈放鞭炮的说法吧。

  为什么过年晚上12点要放鞭炮?
  除夕放鞭炮的说法源于民间的一个传说。相传每到过年的时候会有怪兽,怪兽无恶不作,经常在过年时毁坏人们的食物,还挨家挨户吃掉大家的牲畜,有时凶残起来还会吃人。人们对怪兽又怕又恨,但苦于没有办法,只能在过年时逃到山中避难。直到有一天腊月三十的晚上,怪兽想要损害村庄的时候,赶上两个牧童比赛打牛鞭,怪兽听到响声就吓跑了。怪物在路上看到了一些晒红衣服的人,直接吓得跑回山林,再也不敢骚扰人了。
  从此后,人们知道了怪兽的弱点,它虽然凶悍,但是怕光、怕响、怕红色,因此人们在除夕夜就有了燃放烟花爆竹,贴红色福字对联,彻夜通明守岁的说法和习俗。而这些习俗经过时间的演化,逐渐成为了今天过年的风俗。放鞭炮的起源主要是驱邪避邪,到现在则是有热闹的气氛,赶走不好的运气等等。

  过年除夕的传说
  除夕的传说与一个叫“年”的孩子有关。相传很久前,人们在寒冬腊月都会躲避“夕”,有一个村庄的人在前往竹林躲避“夕”的时候,遇到一个饿晕在路边的孩子,好心人带着他躲避起来。冬季在竹林里为了取暖,大家都砍竹盖房并烧火取暖,孩子很好奇,为什么在竹林就能躲避夕。大家告诉孩子,夕看到大家在伐竹就不敢靠近。孩子想了想说,他有办法赶跑夕,让大家不再躲避。
  在孩子的带领下,村民们从山上带来了竹节,除夕来的时候,大家就往燃放的火堆里扔竹节,噼里啪啦的响声让夕不敢靠近。同时除夕晚上看到每家门前的红布也很害怕,因此再也不敢破坏村里的东西了,村里的人都很开心。这一天晚上是腊月三十,赶走夕的时候正好是正月初一,带领大家赶跑夕的孩子叫“年”。同时因为夕只是被吓跑了,并没有死,所以尽管夕每年都不会再来捣乱,人们还是会守着碎竹节,挂着红布条,防止夕的到来,这就是“除夕”的由来。

  除夕的习俗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更是享受难得的团聚和放松之日。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