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战国时代。孔子时代还是春秋时代,周朝的礼乐尚未完整崩坏,而到了孟子的战国时代,各路诸侯互相攻伐。

2、孔子(儒家学派开创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导家,儒家学派开创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提倡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率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逝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载下来,整顿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3、孟子(战国时代儒家代表人物),(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代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导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传“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逝世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篇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