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佛语禅心软文素材大全,网络软文推广必备!

1、 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楞严经》卷一

2、 每个众生都具佛性,然而众生的佛性被无明烦恼遮住,就像太阳被乌云遮住一般。只有通过实修实证才能够将自己的本能发挥出来,将如同太阳一般的佛性展现出来。成佛并不是说我们去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也不是得到一些没有得到过的东西,而是我们心中原有的潜能全然的显露,也是我们的心彻底清净。121。

3、 夜,静谧,若一方易水砚,晕染满目霜华。掬几滴云之泪,撷几片梦的落花,徐徐研来,渐起心香。调就半池胭脂墨,轻展一纸月白素笺,凝眸间,一幅云水禅心已陶然入画。

4、 如幻亦如梦,如乾闼婆城,所说生住灭,其相亦如是。(古印度)龙树《中论》卷二,观三相品

5、 用惭愧的心、智慧的心、包容的心,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无边佛法、无边慈悲,完成自我消融。

6、 佛家禅语:修行不仅仅仅要有诚心,更要有恒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时刻如是,平时不好讲那么多话,舌尖顶上颚,有口水时咽下,那是甘露水。

7、 早在古代就已经这样传说了:沉默的人受到毁谤;话太多的人会受到毁谤;话太少的人也受毁谤;世界上没有不被毁谤的人。——《佛陀的格言》

8、 凡夫人所着起业处,无如毛发许实事,但颠倒故。《摩诃般若经》卷二十九,七喻品

9、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即使家财万贯,他仍是个贫穷的人。懂得感恩,并知恩报恩,才是天下最富有和最快乐的人。

10、 此大乘诸佛宝藏,十方三世诸佛眼目,出生三世诸如来种。持此经者,即持佛身,即行佛事,当知是人即是诸佛所使,诸佛世尊衣之所覆,诸佛如来真实法子。《观普贤行法经》

11、 人世间,一些以悲伤收尾的爱情也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培养一份清净无染的爱,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时时想得到回报,就不会有烦恼。我们都要学着洒脱,学着接受。“爱过,就是慈悲”,爱一个人最大的幸福不是得到对方,而是让对方得到幸福。

12、 有些事,你真别看清,看清,心痛;有些人,你真别看懂,看懂,伤情。人生,就是一种糊涂,一份模糊,说懂不懂,说清不清,糊里糊涂,含含糊糊。

13、 虽然远离了,因为懂得,便微笑了,好似拈花一笑的禅意。如此,在陌生的风景里,触摸熟悉的纹路,越来越明了的伤痛,越来越清晰的温暖。

14、 人性本善,找回一颗向善的心刘善人说:人一生的寿命是有数的,福分也是有数的。吃的、喝的、都有一定数量。我们不能被这个数拘住,我们得夺数、挪数。怎么挪?

15、 “真正的佛,是一种澄静的智慧、一种明亮的作为, 不是烧香磕头就能得到的。事事妙圆,处处空寂,无争执,无欲望,一切都 可以放下或者牺牲。这就是真佛!自我就是佛,佛就是自我。”

16、 在幽静地处打坐禅修,口诵经咒,身做礼拜,甚至朝拜神山等,仅仅具备这些外在行为,并不算真正的修法。当我们时时关注自己的内心,并将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与自心完全融合时,才是最高的修法。

17、 譬如鸟无翅不能高翔,菩萨无神通不能随意教化众生。《摩诃般若经》卷二十九,必定品

18、 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做力所能及的事做好小事,并非微不足道的无用功,而是做大事的开端。

19、 禅心,要修禅,要有一颗禅心,首先我们要做到第一无忧,第二无悔,第三无怨。希望我们记住这禅心三无。在平时经常反观内照,现在心里是不是有忧了?是不是有悔了?是不是有怨了?经常反照,经常的自净其意。自净其意就是不断的反照,不断地把自己心里面忧、悔、怨净化,化,放下。

20、 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炬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印光法师)

21、  宣化上人开示:“一念光明就是佛,一念黑暗就是鬼。这颗心,一念的 善,就造天堂的因;一念的恶,会结地狱的果。那么我们成佛和下地狱, 都是在这~念里面分别,所以我们对这个心,时时刻刻都要管着它,不要 叫它生出一些狂心野性、痴心妄想。”

22、  文字是故事的告密者,有些故事只能在两个人之间流传。文 字是情绪的告密者,有些情绪只能一个人独自品味。

23、 以成就大愿海故,心清净;心清净故身清净;身清净故身轻利;身清净轻利故,得大神通无有退转。《华严经》卷六十一,入法界品

24、 有钱人总是追着钱跑,佛菩萨总是追着功德跑。名号是总功德,当我们称念时,一切佛菩萨都追着跑来。

25、  只想依靠别人,不利用自己的潜在资源,不懂得自强自立,永远也不可能 取得成功。

26、 恒唯法师禅语人生动能养身,静能养心,乐能养寿;善能聚爱,诚能聚友,适能聚力;忍能生福,忠能生禄,勤能生财;学能成识,智能成谋,搏能成业。廉生德,德生爱,爱生敬,敬生威;学成识,识成智,智成谋,谋成业。

27、 人问:“有人乘船,船底刺杀螺蚬,为是人受罪,为复船当罪?”师日:“人船两无心,罪正在汝。譬如狂风折树损命,无作者,无受者,世界之中,无非众生受苦处。”一《大珠禅师语录》

28、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社会,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

29、 懂得慈悲,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怨恨是一杯毒酒,毒杀的是自己的快乐。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何不如,原谅他人的错误,快乐自己的人生。不宽恕别人,其实是在和自己过不去。

30、 生活终究是美好的,有阳光,有雨露,有白云,有清新的花朵,有的时候不快乐,是自己给心房驻了一道墙。揽一份诗意,学会风起的时候笑看落花;雨落的时候聆听心语,让每个素白若水的日子,有了流过眉梢心底的浅淡清欢;让一些过住在时光的沉淀中释怀。

31、 想圆满慈悲、成就智慧,开展济世与引导人群的力量,必须先从调和自己的身心做起。

32、 要离苦,就必须远离不道德的行为;要得乐,就必须时刻抱住良心不放。——净慧

33、 云何为因缘法?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云何缘生法?谓无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96经

34、 【禅语】弟子问:"师父您有时候打人、骂人;有时候对人又彬彬有礼,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师父说:"对待上等人直指人心,可打可骂,以真面目待他;对待中等人最多隐喻他,要讲分寸,他受不起打骂;对待下等人要面带微笑,双手合十,他很脆弱、心眼小,装不下太多的指责与训斥,他只配用世俗的礼节。

35、 人生有很多事其实并非太过重要。在必要的时候,放下不失为~条解脱之道。走过去,再回首看,不过尔尔。

36、 佛教讲悟道前后的三个阶段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是山是水,看得见;不是山,不是水,也很清楚。悟的魅力就在于——长久地追寻和执著地思索之后,突然感受到了宇宙和生命的那种永恒和谐的意义。

37、 是啊!任何不幸事件、不理想的境遇,给你造成的伤害都是暂时的,总有痊愈的那一天。如果你长期感到痛苦,那是你的自我伤害造成的;如果你的心无法摆脱过去,那是你的自我囚禁造成的。

38、 对于十方三宝所,及以六道众生前,至诚发露无始来,所有恼乱诸众生,起于无碍大悲心,不惜身命悔三业。《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下

39、 【佛心禅语】 生活中会有很多让我们无法承受的负担。如果我们不肯放下这些重 负,就会痛苦不堪,也不会得到快乐。其实,只要我们能够放下肩负的包 袱.轻松前行,快乐就会悄然而至,烦恼就会悄然远去。

40、  总有一些非常奇怪的国人,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不知道珍 惜,结果一点一点地丢掉,丢到现在已经口袋空空;本来不属于自 己的东西,却偏要去学,结果越学越不像,既没有成为别人,又失 去了自我。

41、 住三世无碍智戒者,以身语意合一,不作一切诸法。云何为戒?所谓观察舍于自身,奉献诸佛菩萨。《大日经》卷二,入曼荼罗具缘真言品

42、  厚黑者的不顾廉耻,薄白者的忍让过度,凸显了人性的两极。极黑和 至白,都是社会的病灶,如果一个社会仅仅由这两部分人组成,那么 这一定是个患了绝症的社会。唯厚黑者能知耻,薄白者能当责,社会 的肌体才会健康。

43、 真正的财富在自己的心里,心中生起满足感,满足感就是财富;心中生起惭愧心,惭愧心就是财富;心中生起禅定,禅定就是财富;心中生起智慧,智慧就是财富。

44、 对朋友,应不念旧恶;对自己,要不忘初心。(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45、 我们的快乐源于我们一直都祈望他人得到快乐,我们的烦恼源于我们一直只祈望自己得到快乐。快乐,你希望得到,别人也希望得到;痛苦,你不愿承受,别人也不愿承受,如果我们能真正体会到这个道理的话,就再也不会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了,这便是慈悲的一大表现。

46、 如果在活着的时候能够认识死亡的真谛,认识到死亡的来临并不是失败而是胜利、是生命中最高贵和光明的时刻,心灵就拥有了无边无际的自由。

47、 我们一生中的幸福与快乐,都源于他人的爱心、关怀与奉献。我们要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老师的教育,感恩朋友的陪伴,感恩大地、房屋、公路、桥梁、公园、流水、一尘一土、一草一木带给我们的幸福与快乐。我们要时刻心存感激之情与回报之心。感恩回报的最佳方法,就是保护环境与关爱生命。

48、 忙碌的人时间最多,勤劳的人健康最好。一个人能在忙碌中做到忙而不乱,累而不疲,就能忙得快乐,累得欢喜。无论怎样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存在。忙要忙得有意义,忙中要有闲,要有秩序。在忙中安身立命,在忙中找到成就感,在忙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49、 即心是佛,更无别佛。即佛是心,更无别心。如拳作掌,似水成波。波即是水,掌即是拳。此心不必内外中间,此佛不属过未现在。——《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50、 布施并不只是送施财物,而是能放下对物质的贪欲;持戒并不只是断恶行善,而是能生起对轮回的出离;忍辱并不只是压抑愤怒,而是能调伏内心的嗔恨;精进并不只是努力修法,而是能时时刻刻保持法喜;禅定并不只是得到平静,而是能安住于本然的自觉;智慧并不只是通达经典,而是彻底觉悟心的本性。

51、  佛言:“即心即佛。”又说:“非心非佛。”人的心灵时时都在受到污 染,物欲横流,人心不古。做人时时都要修心修德,不做恶事,哪怕是最 小的恶;多行善事,虽然是最小的善。这是一种修身修德,自我提升。

52、 心中无形的风灾是“无明”,无形的刀剑是“嫉妒心”,无形的鬼魅是“疑心生暗鬼”,无形的心狱是指“入邪道法”。这些无形的心贼会灭除人之善根,毁尽修行之功德林。

53、 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但最后殊途同归。若都是为了寻找生命中的精彩与生活的意义,又何必非执著于某一条路呢?

54、 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四十二章经》

55、 自护时即是护他,他自护时亦是护己。……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杂阿含》卷二十四,第619经

56、 诸有为法才得自体,从此无间必灭归无,若此处生即此处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古印度)世亲《俱舍论》卷十三

57、 一切自性习气,藏、意、意识,见、习转变,名为涅槃。……涅槃者,圣智自觉境界,离断常妄想性自性。……谓自相共相妄想断,故非常;……谓~切圣去来现在得自觉,故非断。……涅槃不坏不死。……涅槃非舍非得、非断非常、非一义、非种种义。《楞伽经》卷二

58、 禅意石雕:灵气十足的小与尚这组表情丰富、形态各异又颇有禅意的小沙弥由铁丸石精心雕琢而成。铁丸石是一种含有铁质的砂岩或页岩,形成于大约在二百万年到二千多万年之前,主要出产于台湾,非常稀贵。它较一般石材密度高,且石质超细。这组作品意境深远、灵气十足。

59、 别人的错误,容易看到。自己的错误,不容易看到。南传《佛教格言·杂品第十二》

60、 生活,就是心怀最大的善意在荆棘中穿行,即使被刺伤,亦不改初衷。这世界,没有我们想象的美好,各种恶人、各种诋毁、各种打击、各种敌对总会存在。但永远不要放弃对世界的善意,不要让恶人把自己变成恶人,不要让挫折拿走生活的勇气。

61、 看经若不向自己上做工夫,虽看尽万藏,犹无益也。(明)曹溪退隐《禅家龟鉴》

62、 【天天禅语】该做的事,排除万难也要完成;不该做的事,无论任何困难,也要坚持立场。

63、 【佛心禅语】 生活中每个人都想拥有真正的快乐。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自己有一个 良好的心态外,还需要懂得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

64、 恶徒摧毁自己的靠山,贤哲保护自己的靠山;虫子把自己的周围吃净,狮子保护自己的地盘。(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65、 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保任中证解脱。

66、 有贫穷已,始有劫盗;有劫盗已,始有兵杖。《长阿含经》卷六,《转轮圣王修行经》

67、 简单了解三藏和三学之间的关系。三藏为经、律、论,三学为戒、定、慧。律藏、经藏和论藏教如何修持戒律、禅定和智慧。律藏的所诠义是戒学,戒学的能诠句是律藏;经藏的所诠义是定学,定学的能诠句是经藏;论藏的所诠义是慧学,慧学的能诠句是论藏。能诠句:用来表达的法句,所诠义:所表达的法义。

68、 皈依,是对自己的信仰一生一世的选择,也是成为正式佛教徒的开始,犹如学生入学,必须注册,才能取得学籍一般。皈依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皈依自性三宝,不是皈依某一人,不是拜师父。所以皈依后的佛教徒是属于整个佛教的信徒,不是专属某一个人的徒弟。(当代)星云《佛教丛书·仪制·问题答问》

69、 当观色无常,……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杂阿含经》卷一,第1经

70、 净尘问禅师:请问师父何为观心如镜?为何人要学镜?禅师笑:镜有三优,你却做不到净尘说:请师父开示禅师答:镜能映相、过不留影;你能做到事来则应、事过即忘吗?镜映真实,不分贵贱;你能做到面对乞丐与国王同样恭敬吗?镜映红绿,自不变色;你能做到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吗?。

71、 愿一切众生财宝丰足,无所乏少。愿一切众生具足一切安隐快乐。《华严经》卷二十九,十回向品

72、 如果一个人鼠目寸光,其成就将是有限的。只有高瞻远瞩的人,才有可能成就千秋的事业。

73、 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就像一个人驮着东西,可心头很舒畅。人要是没有它,不尽什么职责,就等于驾驶空车一样,是白白浪费。——海涛法师

74、 看到物质文明的发达,并没有令我感到惊奇,但发现人们与日俱增的精神压力,令我深深感怀。

75、 【佛心禅语】 人生在世,知错能改,则为君子之道。有错不思改正,或者口是心 非,那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76、  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你的心不会安静。心的凌乱反过来又加 重了时代的浮躁,从而造成一种恶劣循环。常言道,人作有祸,天作有 雨,时代在作,人心在作,导致天灾人祸层出不穷,致使我们美丽的蓝 色星球越来越黯然失色,越来越不宜居。在星际旅行还是一缕梦想的时 候,我们是否应该设法安静?

77、 不理性的爱情,带来的只是灾难怎样经营幸福的爱情?佛日: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佛说四十二章经》

78、 【禅语悟道】当我们愉快时,愉快的原因,并不意味着放弃了世间的锁事,而是对它的看破和放下;当我们烦恼时,烦恼的原因,并不意味着现象对我们的干扰,而是对它的分别和执著。

79、 禅师所问郓州针,是指对人生的彻悟。没有针,只能穿破散的衣服。同理,没有对人生的彻悟,只能过浑噩凄惨的生活。人一旦有了正确的人生态度,就能从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寻到乐趣和诗意。

80、  经过数千年的酝酿,酒糟是酒糟,美酒是 美酒。伏尔加有劲,那是俄罗斯民族的最 爱,威士忌浪漫,那是西方人的知音。我 们更习惯杜康,可以偶尔尝一尝伏尔加和 威士忌,但杜康注定是我们的最爱。任何 一棵树被断了根须便注定枯萎。

81、  因此不管对谁都要慈悲,都要容忍,要能够包容,要能够“和颜爱 语”,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了包容才能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和谐。

82、 【天天禅语】我们为什么要修心?佛陀在经典中说得很清楚:如果我们的心向善的话,所说的言语、所做的行为都能成为善;如果我们的心向恶的话,所说的言语、所做的行为都会成为恶。我们的所言所行成为善还是恶,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同样,我们获得快乐还是遭遇痛苦,也完全是由自心的善与恶来决定。

83、 境随心转,我们一思一念决定着我们的成功与失败,决定着我今生会遇见什么人、做什么事、吃什么饭、挣多少钱、住什么样的房子,走什么样的路,这一切都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84、 有形至大者,莫若天地;无形至大者,莫若虚空。有道者知彼二者皆自心影响,故见空不空,见形非形。——《紫柏尊者全集》

85、  可做的事情很多,能做的事情有限;可说的话很多,能说的 话有限。可做的事不一定有机会去做,可说的话不一定有机会说出。

86、 水有美德,我们做人应该向水学习,因为水具备人类值得学习的十一种特质,分别为清净、透明、恒顺、原则、谦逊、包容、调和、毅力、勇气、利生和平等。

87、 愤怒有如刀的两刃,能伤害别人,也会伤到自己。而爱心、宽容,如香水能够自香,亦能使人常闻到香味。——海涛法师

88、 爱是阳光,让心灵的鲜花开放;爱是雨露,滋润仇恨的心灵;爱是和煦的微风,吹去心头的阴影。世界是互动的。你给世界多少爱,世界就会回报你多少爱。当我们接受爱的同时删忘了给别人以关爱。

89、 人应有卷起裤管下水的勇猛心。如果已经站在水中了,就不必担心流汗或下雨。

90、  英雄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和平年代,铺在路上他就是路, 砌在墙上他就是墙,不求闻达,甘于奉献。而一旦有外敌人侵,他坚 硬的特质便展露无疑,瞬间化身战场利器,冲锋陷阵,勇猛无匹。

91、 一个人如果能够养成“宽以待人”的优良品德,就一定可以在同他人的相处中,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地善待他人,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92、 【天天禅语】以认识烦恼让不安定的心安定,以降伏烦恼让安定的心稳同,以根除烦恼让稳同的心发挥功用。

93、 觉悟人生是智慧解脱,奉献人生是慈悲关怀。二者的融合无间就是菩萨的人生,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94、 “芭蕉叶上无愁雨,只是听时人断肠”,心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时,内心可能愁云密布。人生中总会碰到不顺心的事情,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方法剪掉心中的死结,才能拥有更广阔的心灵空间。

95、 无论从事任何事业,持之以恒才有成功的希望。但是,持之以恒的前提是热爱。你真正热爱这项事业,自然乐在其中;如果并不热爱,就难以坚持到底了。

96、 世间缱绻之事,落在凡人心里,就是千丝万缕的纠缠,而落在禅师的眼中,却是如此了无挂碍。一方小塘,看尽多少过客往来,每一次遇合都是结缘,每一次离散都是渡化。

97、  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帮助别人 的同时,我们不但能在内心产生一种由衷的快乐,而且也会得到他人的 帮助。

98、 佛陀在世时,出家人修行的团体叫做“六和僧团”,为了让这个团体更有秩序,大家都按照各自的职务做事。

99、 离心无佛,离佛无心,亦如离水无冰,亦如离冰无水。凡言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著心相。——《达摩大师血脉论》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