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推广文案佛语禅心,越读越给力!

1、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要想让他灭亡,必先使他疯狂!”愤怒就像决堤 的洪水那样淹没人的理智,让人做出不可思议的蠢事。历史上,怒火烧掉 了不少辉煌灿烂的一代王朝。不管是君王一怒沙场见,还是冲冠一怒为红 颜,多少人为此死无葬身之地,大批珍贵的物质财富化为灰烬。

2、 镜子,是用来鉴照物体影像的;但必须镜、物相离,方能清澈映照。如若物体贴镜或尘封镜面,即使是明镜清影,亦难映照境物。人之“心思”如镜,欲求得智慧、明辨事理,亦须远离人我是非烦恼;此即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人心如一面镜子,照山是山,照水是水;因尘世懵懂、浮尘所染而面目全非。

3、 一切相分,皆是心影;一切见分,皆是心光;一切自证分,皆是心体;一切证自证分,皆是心性。——《法语四》

4、 对人真诚,要有聪颖,而不等于愚痴的善良;对人包容,要有原则,而不等于对他人放纵。

5、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风霜可以刻画容颜,岁月会老去,永不老却的是心中的爱与温暖。静夜,我沉醉在流年里,听一曲云水禅心,捻一抹心香,携一抹阳光将心开成一朵莲花。惟愿人长久,爱永恒,情永远,岁月静好。

6、 细细想来,人生苦难几多,失败寻常,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伟人,多数人注定是芸芸众生里的一棵凡草。然而,即使是一棵草也可以向往天空,只要它明了自己的根扎于厚实的大地,并对此心怀诚恳的感激。

7、 慈悲喜舍比宝石还要珍贵。慈悲喜舍,正是人际关系的本质上的调整与 和谐。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下,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达到和谐的人与自然的 统一,人类才能得到快乐,得到自在,得到福德。般若是智慧,般若也是 福德。

8、  不必回头看咒骂你的人是谁 根本不必回头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 也要趴下去反咬它一口吗?

9、 人总会陷入这个怪圈:得不到的想得到,得到的又怕失去,总觉得别人 得到的比自己得到的要好。不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得到的原本不是自己真正 想要的。

10、  早安!朋友。早安!众生。我的真诚问候将伴着晨风朝霞, 携着鸟鸣新露,带着温馨吉祥,越过千山万水,抵达你初醒的心田, 荡起快乐的涟漪。我愿以一己小小的快乐,唤醒你内心的快乐;我愿 以一己小小的激情,唤起你内心的激情;我愿以一己小小的良善,唤 来人世间的大善。

11、 既然生活的道路本来就是弯曲盘旋的,而且随处都有绝壁和死胡同,那我们更不应该盲目执著。只有随时调整方向,不断放弃错误的选择,才不会在曲折的人生路上莽撞失控或者停滞不前。

12、 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谓三不能也。(唐)元珪禅师《景德传灯录》卷田

13、  与别人和谐相处,会使这个世界很好地接纳你,使你在这个世界里生 活得自在和快乐。一个人在和谐的环境里行走,就像在顺风顺水的江中行 船,很容易达到你的理想码头。

14、 一个人一旦有了切实可行的目标,便会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抱着享受的心态,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精力充沛地昂首向前,任何时刻都不会丧失热忱和创造力。相反,一个人若是为了一个不切实际的遥远目标努力,那么,他在梦想破灭的同时,就要承受巨大的心理落差和打击。

15、 生活的心平气与,是一种达观的心态,去面对那些生活的种种烦恼,去包容去化解,而不是针尖对麦芒的对立,能左右了自己的心态,也就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氛围。生活的禅法也就在于创建一种生活态度,觉醒生命的意识,突破迷惘,让生命活力而自在。

16、  中秋月是一首亘古不变的诗歌,是一缕欲理还乱的乡愁,是 一段遥远缠绵的梦境。嫦娥、桂花、玉兔以及广寒宫中的寂寞,在这 个月圆之夜演绎残缺故事,多少浩叹,多少泪水,汇成茫茫河汉。此 岸彼岸,被时空永隔,唯有灵魂可以搭桥、可以扬帆。谁和谁的灵魂 相遇,都是奇迹,与月何干?

17、 ,人的烦恼多来源于常常以自我为一切的中心,人为了维护“我”以及“我的”所属物,而陷入无穷无尽的纠缠中,既和外界争执,也和自己较量,心中太多牵绊,以至于无从解脱。

18、 我们要行无相布施,不要执着于有相布施;布施功德的大小,并不是从 形式上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布施愿心之大小决定的。

19、 面对他人,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微笑既能展现自己的友好、热情,更能显示一个人的自信、教养,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在对方心灵中投射下一束温暖的阳光。

20、 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曾说:“眼耳及鼻非正量,舌身意亦非正量,倘若诸根是正量,圣道为谁为何用。”由于我们凡夫的六根不是正量,所以我们所看到、听到、知道的一切的一切不是绝对的真理。假如我们凡夫的六根是正量,看到、听到和知道的一切都是真理的话,那么佛陀的圣道为谁起到何作用呢?

21、 福不可享尽,享尽就无福;苦可受尽,受尽则没有苦。无论你是家财万贯的富豪,抑或穷困潦倒的乞丐,都无法预知未来的祸福,所以有福当惜福,有苦当消苦。不溺福乐间,不惧苦祸来,只有这样才能让福气延续得长久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在困苦中,乐于接受挑战,这样便不会有怨恨,也不会产生对现实的不满。

22、 稊稗害禾,多欲妨学,耘除众恶,成收必多。《法句经》卷上,教学品学问以勤习为人门。(唐)百丈怀海禅师《示丛林要则》

23、  一日,小和尚问老和尚:我要如何才能成佛?老和尚不语。再 问还是不语。小和尚顿悟,亦不再语。老和尚微颔首,作拈花一笑状。

24、 没有人能真正使你失去自由,因为别人只能囚禁你的身体,却无法囚禁你的心,除非你自我囚禁。但真正的大自由是身心合一。

25、 在当今社会,虽不需要我们舍身饲鹰,却应懂得只有博爱与宽容才能使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与价值。

26、 真心不动故,称为三昧王。……此是一切三昧根本。了此根本,则从本所现念念尘尘,尽成三昧。(五代)延寿《宗镜录》卷八十一

27、 若以意想参禅,如钻冰求火,掘地觅天,只益劳神。若以功勋学道,如土上加泥,眼里撒沙,转见困顿。偿歇却意识,息动妄想,则禅河浪止,定水波澄。——《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28、 【佛心禅语】 与人相处,要彼此容纳、谅解,不固执己见。如果人人能做到这一 点,大家一定能生活得更融洽、愉快,人与人的情感会更加深,每个人也 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事业与生活都更加称心如意。

29、 不耗费资源,不毁坏环境,只愿拯救地球。过度的贪婪和无限的欲望,是毁灭地球和导致自然灾害的恶因。

30、 懂得付出才是富有,能回报,能喜舍,刀耕火种是良方,秋到家家晚稻香;放不下时担取去,何如福田待来春。——明·憨山德清

31、  生一个恶念要记下,生一个善念也要记下;做一件善事要记下,做一 件恶事也要记下。哪个账本厚,哪个账本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这 样才能做到该销的账销,该留的账留,该还的债还,该散的财散。如 是方能活出一生明白,不致糊涂一生。

32、 你一念心疑,被地来碍;你一念心爱,被水来溺;你一念心瞋,被火来烧。你一念心喜,被风来飘。《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33、 以无住为方便,安住般若,所住、能住不可得故。以无舍、无护、无取、无勤、无思、无着而为方便,圆满六波罗蜜。《大般若经》卷三,初分学观品

34、  哲学是问题,宗教是答案。越高深的东西越浅显,越神秘的 东西越明了。因为许多人或不懂哲学,或不了解宗教,或既不懂哲学 也不了解宗教,人世间才会如此纷争不断。有人会说,行者,你能说 具体点吗?我说,不能,这需要每个人自己去理解,别人无法取代, 花钱听讲座也听不来。

35、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36、 只需静下心来什么都不用去想,放下所有的经验还有得失,全然地相应就够了,就这么简单!相信即天堂!

37、 人生就是不断的面对,不断的抉择。人生,总要绕过那么长的路,走过那么多桥,方能悟得青山绿水的禅悦之境,尘世烟火中,无论怎样的浮华,也会淹没在这流年的急景中,走过人生的山高水长,最真最美的,仍是那颗纯净安然的心。

38、 空并不是指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而是指不能永恒、虚幻而难以捉摸,随时变化才是“空”,只有空才是不变的真理,理解了无常,才能放得下心中的执著。

39、 菩提心者,即是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佛法之根本也。《大宝积经》卷三十六,菩萨藏会

40、 诸蕴本空,由心所生,心法灭已,诸蕴无作。如是了知,即正解脱。正解脱已,离诸知见,是名空解脱门。《佛说法印经》

41、 心净指我们每个人的心性,我们每个人的心性净了,每个人的佛土清净了,那么国土就能清净了。

42、 【敏而好学学无涯,去粗取精不耻问之好求学】1.学习可以增长智慧。2.智慧用来改变人生。3.成才之路没有捷径。4.诚实谦虚地求学。

43、 时间是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贵的,金钱买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而且属于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在佛法上时间是唯心的,不是绝对的,正如痛苦的时候,我们会感觉时间特别漫长,而幸福快乐的时候,则感觉时间转瞬即逝。

44、  佛说:是心为佛,是心是佛。心境如一,要光有光。给心境一点光, 再灰暗的心境也会充满光亮。

45、 心不离世间,亦不住世间,非于世间外,修行一切智。《华严经》卷四十四,十忍品

46、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日: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人炬来分取,熟识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四十二章经》

47、 诸菩萨但观众生有利益处,即便调伏,为护大乘正法故,不必一切慈悲软语。(陈)慧思《法华经安乐行义》

48、 我曾在佛前与你缘定三生,却可惜路途遥远与你有缘无分;现只在堂前为汝永世禅灯,不奢求轰轰烈烈,只愿能平淡安存。

49、 多闻圣弟子离绮语,断绮语,时说,真说,法说,义说,止息说,乐止息说。事顺时得宜,善教善诃,彼于绮语,净除其心。《中阿含经》卷三,《伽弥你经》

50、 我问佛,能否,让心有片刻的时间里不掺杂俗念?不看山,不听水,只来对着光阴说禅。佛说,有些人,有些事,得到了,得不到,都是岁月慈悲的念,无需感叹,无需怨,心若静了,则满世界的嘈杂都可以看做是生命盛大的喜欢。

51、  在我们人生最关键的时刻,别人的帮助将可能起到关键的作用。这种 关键的帮助不是凭空产生的,老狮王身陷枯井,能得狐狸的救助,就在于 它和狐狸结下了不解的缘分,所以,我们平时要积极与人结缘,奉献自 己,然后才有良好的人缘等待着我们。

52、 我们做人,何妨像一朵花,多给人一些欣赏、一些芬芳、一些气质、一些美感。怕的是做人像一根刺,逢人伤人,遇事害事。修道者要做灵山会上的那一朵花,给人喜悦。禅,就是一朵花,喜悦芬芳。

53、 显大机,明大用,得夫俱表,是非杳忘。绝尘绝亦,透声透色。重重无尽,事事圆融。——《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54、 【问佛】我说:情意绵绵之乐,生死茫茫之苦。【佛说】:皈依我佛吧。跳出红尘外,不在五行中,行僧之旅。放下红尘之事得人间大道。焠炼舍利子得证菩提。浑忘世间一切烦恼。我说:一切皆流,无物永驻。梦断尘缘,愿披青衣。【佛说】:顿除妄想,悟无所得。

55、 【成功人士的表现】 成功人士大多表现是:谦虚谨慎、居功不傲、不乱评说、忙而不乱、 气度宽宏。

56、 【禅语】①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②随缘不是得过且过,而是尽人事、听天命。③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④存平常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⑤让别人快乐是慈悲,让自己快乐是智慧。

57、  偶尔会暗生一种没来由的愁绪,虽然很淡,停留的时间也不 会太久,去有极强的冲击力,仿佛被一种无形的波涛推搡,我就是一 粒无助的海贝。此刻,我的眼前会呈现宁静孤寂的海滩,旷远无边的 苍穹,若隐若现的前世。在广袤的时空中,我们都是漂泊的旅人,内 心深处都暗藏着一支我们不知道的怀乡曲。

58、 修行不是盲目信仰,而是理智地探究真理。修行不是脱离生活,而是全身心地融人生活。修行不是逃避责任,而是公益心地担当义务。修行不是放弃俗务,而是无私地奉献大众。修行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谦逊地尊重他人。修行不是执著成就,而是利他心地服务众生.,097。

59、 了凡先生虽然精通易经数术,但他却一再强调说术只是一种形式,而道却能给人以真正的启迪。他希望我们能将“了凡因语”的理论传播四方,让更多的人受益。

60、 如何是佛?即心即佛也对,非心非佛也对,若干即心即佛上悟入,非心 非佛何能惑我。只怕学人不于一句上截断众流、契入真如,反在即、非 上徒逞口舌之劳,溺于众流之泛滥。且问,即心即佛,即妄心是佛?即 清净心是佛?打住!你到底有几颗心?

61、  一日,有人问闲者:你何以活得如此自在?闲者答:心自在 身自在。此人再问,心如何得闲?答:想开心的事,说想说的话,看 愿看的景。人若赞你,就当风过耳;人若骂你,就当过耳风。如此, 定能忙中得闲,闹中取静,乱中可安。得闲者得自在。

62、 【简单是禅】人,小时候简单,长大了复杂;穷的时候简单,富有了复杂;落魄时简单,得势了复杂;君子简单,小人复杂;看自己简单,看别人复杂。世界其实很简单,只是人心很复杂。其实人心也很简单,只是欲望很复杂。人,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寥寥无几;人,一复杂就痛苦,可痛苦的人却熙熙攘攘。

63、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学佛就是在学做人做事。佛家妙语,精诚之言,会给我们带来诸多可贵的人生启示。

64、 谦逊:水虽然是生命之根,诸宝之源,但经常往低处流,在最低处汇集。同样的道理,具有修证道德的人也常常会低调和谦逊。越有修养之人,越会低调;越有内涵之人,越会谦虚。因谦虚好学而成为有内涵的人,就像成熟的麦穗低着头,而空麦穗却昂着首。

65、  一日,某地一学生家长说:现在有极少数老师为了挣自己学生 的补课费,上课该讲授的内容不讲,故意留到补课的时候才讲。为了孩 子的前程,尽管非常不情愿,部分家长还是不得不出这个补课费。行者 日:若真有此事,岂不误了无钱交补课费人家的子弟,于心何忍?

66、 善待他人,可以让人生走得更远;善待自己,可以让生命活得滋润。无论是善待谁,其实都是温暖在流转,都是爱在延宕,最终,施及别人,惠泽自身。在顺境的时候,想着去善待他人。己顺,示人以平和;己达,示人以谦恭;己喜,示人以沉静。即使没有那么高的境界,至少可以做到不张狂、不招摇、不炫耀。

67、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浦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法句经》卷上,恶行品

68、 受人误解你泰然处之,你是在布施自在;受人漫骂你坦然一笑,你是在布施宽容;被人欺骗,你风轻云淡,你是在布施真诚;布施可以用任何形式存在。

69、 善用其心用心养花,花花皆是芬芳;用心烧菜,菜菜皆是美味;用心作人,人人皆是好人;用心交友,友友皆是贵人;用心爱人,人人皆是亲人;用心做事,事事皆是好事;用心念佛,念念皆是功德;用心学法,法法皆可明心;用心参禅,禅禅皆可见性。降伏自心,心魔皆可净除;善用其心,无心却也有心。

70、 佛祖说过,要包容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要学会忍受他,而不是改变他。所以,当你遇到让你受不了的人和事时,你就应该告诫自己要冷静、要宽容、要忍受,这样你就会慢慢地平静下来。

71、 对付狡猾的“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彻底离弃它,不要受它的骗,尤其警惕不要受它以修行的名义送来的贿赂。

72、 知道自己的缺点愈多,成长的速度愈快,对自己的信心也就越坚定。(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73、 真理是洞彻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度化众生,是不分冤亲、不分种族、不分国界,落实“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

74、 涅槃是有,可见可证,是色、足迹、章句,是有、是相、是缘,是归依处,寂静、光明、安隐、彼岸,是故得名非三世摄。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二,迦叶菩萨品甚深、广大、无量、无数,是谓寂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

75、 天堂本来是黑的,只有天使才是亮的。天堂因为天使之纯净而美好显现,地狱因为魔鬼之邪恶而示现恐怖。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天堂地狱随心而现,随识而变。

76、 念佛只呆呆地念,空空地念,傻傻地念,木木地念,这样就好。如同晒太阳,并不需要摆姿势、选造型,只要任凭阳光照射就好。

77、  不知经过几千几万年的修炼,两个不相干的人才能得一次相 遇的奇缘。由于上天的捉弄,又不知有几千几万对相遇的人彼此擦肩 而过,几千几万对人相聚又相离。无怪乎经常听到这样的浩叹:相聚 时不懂得宽容,懂得宽容时彼此早已离开;相聚时不知珍惜,知道珍 惜时相互已隔千山万水。

78、 以洗器余食着于净地,令彼处众生即得利乐,我说斯等亦入福门,况复施人!《杂阿含经》卷四,第90经

79、  我们常常想得太多,该想的、不该想的全都丢进脑子里,积压过久, 全成了疏通不开的烦恼,将我们的心紧紧裹住无法呼吸。

80、 见乐着人,当愿众生,以法自娱,欢爱不舍。….见欢乐人,当愿众生,常得安乐,乐供养佛。《华严经》卷十四,净行品

81、  偶尔说蠢话做蠢事,是人都在所难免。但说过做过之后必须 自觉,能够反思,争取今后少犯点蠢,才是人生要义。

82、  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 平常心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处世方法,更是一种寻求心灵平 静的方法。

83、 不见有物难得可重,但于能说佛法之人生难遭想。是故菩萨于内外财,为求佛法,悉能施舍,无有承事而不能作,无有勤苦而不能受。若闻一句未曾闻法,生大欢喜,胜得三千大干世界满中珍宝。《华严经》卷三十四,十地品

84、 【天天禅语】遍于一切宇宙与生命的真理,称为世俗菩提心;超越一切宇宙与生命的真理,称为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是佛教的唯一真理。世俗菩提心,是利他的角度而说,犹如美丽的花朵,给众生带来快乐;胜义菩提心,是自利的角度而言,仿佛丰满的果实,自己成就圆满。

85、 学佛道上,求法、弘法、护法都一样重要。有人认为:出家人以弘法为重,在家人以护法为主,其实不完全如此。弘法就能护法,护法就能弘法,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依相待的。所以,不论出家、在家,都要负起弘法的责任,承担护法的家业。(当代)星云《如是说》

86、 被不正确的思想困住,爱欲强烈贪图感官享乐的人,欲望便加倍地增长,束缚也因而更加坚

87、 一颗质朴的心是这个世界的原始本色,没有一点功利色彩。就像花儿的绽放、树枝的摇曳、风儿的低鸣、蟋蟀的轻唱,它们听凭内心的召唤,是本性使然,没有特别的理由。

88、 有人说,世间最难的,是做好自己。无论人有多么大的才能,多么高远的目标,多么开阔的格局,如果没有做好自己,一切都将是空谈。做好自己,要求我们做对自己,不必与别人攀比,更无须羡慕他人,看清自己具备什么,擅长什么,才是首要之事。

89、 禅心之中,何处有恨?其实,太遥的,不是烟霞,不是明月,是人心。禅心不语,于是得乱世清幽;禅心不歇,于是得一世清静。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鸟一天堂,生命若弦,双手弹指之间,处处都是禅意。修得玲珑之心,莞尔一笑,此后,步步生莲。

90、 若修行者离贪瞋痴而求如空,当知是人未善修行,不得名为修行之者。何以故?贪瞋痴等一切烦恼即空故。《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卷上

91、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家庭都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忙碌工作了一天或者心情不顺时,总会想到在温暖的家中已经有人为我们沏好了一杯热茶;当我们奔波在外身心俱疲时,总会想到冬夜家中那一盏守望的灯火。

92、  虚心倾听批评,坦然接受批评,真心悦纳批评,并能从批评中获益, 是一种大智慧。

93、 世间最珍贵的,既不是“得不到”,也不是“已失去”,而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莫到失去之后才追悔莫及。

94、 你酷你酷,你喝水在水库,睡觉在古墓,嘴里流瀑布,四肢像枕木,你当你是貂禅吕布,其实你是南极土著。

95、 禅不可说,要以心感悟;禅无形迹,要牢牢把握,从大干世界中发现禅的真谛,从自然天地中感悟禅的清澄,从心灵深处体验禅的圆融。

96、 看禅门语录,对于祖师的言行往往不明所以,只因我们尚未契于祖师之 悟境,就在不明所以处,心意识也使不上力,此刻正是入门处。若在不 明所以处用心意识讲说的头头是道,佛心更被障盖。

97、  最大的浪费是大好时光正虚度,最悲催的事情是出师未捷身 先死。后一句为一位新近离世的朋友感慨,前一句替自己的浑浑噩噩 羞愧。

98、 精进:当一天和尚,撞好一天钟,一个懂得事事都应该认真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且懂得生活的人。

99、 当今世界比过去更苦难!看人心就能看出世界的灾难,这是天人感应!当下流行什么风靡什么就昭示预言着什么,如“老鼠爱大米”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