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心净_心灵禅语

1、 广钦老和尚开示说:“受戒是受忍辱,耳听到别人骂你、刺激你,而不理会,那就是戒。”与其让别人说你好话,远不如别人骂你来的痛快。

2、 【禅语人生】无欲无求是仙人,恰如其分是神人。仙人自然看的透,放的下;而神人有智慧,安放自如。一般人都是乘坐着欲望之船在漂泊,不知疲倦在进取,懂得上船,却不知在哪儿上岸。

3、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君门不可入,势利互相推。君子不开口,神仙猜不透。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开口神气散,闭目养精神。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4、 喜心即快乐的心,对任何事都想得开、看得破、拿得起、放得下,因此常常保持着内心的愉悦,同时也会设法带给他人愉悦。

5、 “三分医药,七分精神”,通过医疗、食疗等物质方法可能改善形象;“三分人才,七分打扮”,通过修饰、着装等物质手段也可能改善形象,但最方便、最省钱、效果最佳的美容法是心系当下、保持宁静愉悦的心理状态。

6、 【禅心佛语】很多人活得够用心、够努力、够辛苦,行于尘世,无论途经多少风雨,会有多少寒凉,也要尽量吸收阳光和雨露的清新,将自己开成一朵花的模样,不为多绚丽,也不为让谁读懂,只为,做心底里最好的自己。

7、 【禅心佛语】为了表达自己对自己的尊重,一定要让自己面对烦恼的时候完美复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目光炯炯,不是向外,看别人那么多对错得失做什么?多观照自己那些无由头的烦恼为什么如此之多。

8、 在一般人看来,追求名誉和官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岂不知没有名声和官职的人生是真正实在的。别人给名声也不要,做到“心如大海无边际”,没有患得患失的精神折磨是怎样的洒脱和旷达啊!

9、 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10、 【佛心禅语】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1、 【禅心佛语】是因为你的心没有敞开,没有读懂这个社会,接受这个社会,才会感到孤独,甚至漂泊。惟有敞开自己的心扉,才能接受一切,容纳一切,才会感到充实、宁静、祥和,与万物同一体。

12、 【禅语人生】永远不要对任何事感到后悔,因为它曾经一度就是你想要的。可后悔也没用,要么忘记要么努力。生活就是这样,脚长在自己身上,往前走就对了,直到把向往的风景,变成走过的地方。

13、 【禅心佛语】人可以有德,而不可满其德;人可以有才,而不可恃其才;人可以有贵,而不可傲其贵;人可以有富,而不可骄其富。

14、 【禅心佛语】请相信相貌是能逐步改变,尤其是美好的相貌是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吸引力,让见者不知不觉心生倾慕。

15、 【禅语人生】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老子对知的态度与孔子一样,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最好;不知道却自以为自己知道,这是毛病。

16、 【禅心佛语】但佛法的本质是实践实修实证之法,不是概念、逻辑、思辨之法。纵然把菜谱背得烂熟,不去做菜,怎么吃饱?佛法又是知易行难之法,“口头禅”很容易,定下心禅坐半个小时却很难。最重要的,不是说出来,而是活出来。

17、 【禅心佛语】人更是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和目标,要修炼和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和处世准则,而这些都可以再禅心中找到答案。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生的好坏成败,关键是在于自己如何定位和把握。

18、 【禅心佛语】你的善良要留给那些懂得感恩的人,而不是那种将你的善良接受的理所应当且会欲求不满得寸进尺的人。

19、 【佛言禅语大合集】哲人说过,“智慧和聪明的区别,就是在于智慧的人懂得如何选择”,摆脱纠结,能让我们心胸更豁达,生活更洒脱。纠结时,那么就去告诉自己“有得必有失”,选择西瓜,就勇敢地丢掉芝麻吧。

20、 【禅心佛语】世间空空,并没有什么最高真理。有了内心的平坦,就不必要在乎世事的曲折。心不迷失,苦从何来。可以这么理解:有我,有执着,无我,无忧愁。

21、 观念决定行为,掌握了清净的观念,才有清净的行为。而清净的观念来自于学习和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深刻认知。

22、 人生要接受很多的教训才能学到更多的经验。长辈的教诲有时虽然逆耳,但却有助于我们的成长。重要的是学会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从山重水复中找到自己的柳暗花明。

23、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因为修行要有超越之心、承担之心、转化之心、和合之心。

24、 【禅语人生】怨恨是一杯毒酒,毒杀的是自己的快乐,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何不如,原谅他人的错误,快乐自己的人生。

25、 【禅语人生】在人生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看到眼前的一点,并且认准这个目标后一意前行。其实,在大家都看到这点的时候,你不要走这个大家挤在一起的道路,退后一步,静静思考,向左看向右看,没准,另有蹊径。

26、 【禅心佛语】人能仔细反省,就会生起悔过自新的勇气来。应时常反省自己的过失,痛痛快快,切切实实地把它表露出来,从反省中去认识自己,从反省的镜子中去了解自己的真正面目。

27、 如果我们时时能用感恩的心来看这个世间,则会觉得这个世间很可爱、很富有!树上小鸟的轻唱,太阳无私的光明与热能,路旁花朵的芬芳,都会令你感到心旷神怡。

28、 【禅心佛语】坏,总是比较*心。所以对于罪业愈深重的众生,我们更应该特别宽恕他怜愍他,而不应该远离他舍弃他。

29、 【禅语人生】我们做功夫,得到受用以后,不是把这种受用来显异惑众,而是用来做平常的事、做那些微不足道的事、做那些人们生活中一件也不能少的事。

30、 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日:“落花随水去。”日:“意旨如何?”师日:“修竹引风来。”——《石霜庆诸禅师》

31、 恒荣法师:人生的修行,就是不断完善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能够超越越来越多的凡俗琐事。超越了,也就看淡了,看淡了,烦恼痛苦也就没了。但人生最大的善果,不是从琐碎的人事中超脱出来,而是超越自己的狭隘和无知。

32、 【禅心佛语】烦恼不是来自外境,而是根植于内心深处,外境只是引发烦恼的缘。学佛,就是从人性最深处下手,去认识烦恼,净化烦恼,开发善良智慧的心性能量。内毒若除,外毒不侵。

33、 【禅语人生】一个人是否富有,并不在于他得到多少,拥有多少,而是看他为他人、为社会奉献多少,因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得到,而是要懂得付出。一个懂得付出的人,才能够懂得快乐的道理。

34、 【看透人生的佛家禅语】别为了那些不属于你的观众,去演绎不擅长的人生。别人怎么看你,其实和你毫无关系,也不重要。你要怎么活,也和别人毫无关系,任何人也无权干涉。活自己的人生,走自己的路,路在脚下。

35、 【禅语人生】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意谓一切法无体,体惟净性,即是一切法体惟净性,所以诸法一如,称为一真法界。

36、 追逐物欲,如渴饮盐卤,转增其欲,有情之于五欲,亦复如是。故应于诸资生物具,勤修舍心是菩萨行。——■妙峰法师

37、 【禅心佛语】人生是本书,慢慢翻。人生是条路,慢慢来,更客观的人生观不应该是一场勉为其难,我们理解为是一场顺其自然,不提烦恼哪里烦恼,人生的意义也许就在这为人处世间,宽它几尺。

38、 众生虽与我非亲非故,但是他的苦就是我的苦,他的痛就是我的痛。苦在他的身,忧在我的心;伤在他的身,痛在我的心。这就是“同体大悲”。

39、 【古风基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0、 【禅心佛语】待人要平和而有原则,待事要明确而且果断,待理要正直简练通达。心中没有成见则处事公平,心中没有自我则光明正大。

41、 恒秋:生活的禅法,并不是否定什么对立,而是去掉我执,活出内心的一份光明,平静中的欢喜,疲惫中的复苏,不盲从于那些烦恼的干扰,活出生命真正恬淡的气息,岁月安然,心也安然,两两相守,两两相忘。

42、 你还很年轻,有许多路等待你去走,有许多事等待你去经历,一切都不可知。如果心灵是透彻的,你会一直沿着光的方向走,光的方向就是你人生的方向。可以试着在不同的天空亮出翅膀,剪出你想象的一切图案。

43、 【禅心佛语】人生中有许多际遇,有些际遇让我们一生都难以忘记,沉淀在心里成为永久的痕迹,永不消弭。最难以忘记的是与你的相遇,在偶然与必然的缝隙间交织,交织成不老的印记。

44、 【佛心禅语】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总是要求别人做到,凡事换位思考,学着理解。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只要内心不乱,外界就很难改变你什么。不去艳羡他人,不要输掉自己。

45、 【禅语人生】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46、 富而不贪是一种布施,尘而不染是一种持戒,痛而不恨是一种忍辱,累而不懈是一种精进,思而不乱是一种禅定,显而不着是一种智慧。

47、 通过五戒十善来逐步地淡化和拔除自己的杀生心、贪欲心、嗔恨,心和愚痴心,相应地就增长我们的慈悲心、平等心、智慧心和包容心。

48、 佛教微博经典:一片叶,落在哪里都是归宿。一朵花,开在哪里都是芳香。一个人,走到哪里都是生命。一颗心,想到哪里都是情愫。佛说:随缘放下,心安是家。

49、 天堂和地狱都是用心和行为造作的。不要怕天堂与地狱,要怕的是心的偏向。心无邪思,意无邪念,即常可自在,心正,则邪不侵。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时时保持心中的正念,任何时间、任何方向与地理都是吉祥的。

50、 懈堕有六失:一者富乐不肯作务,二者贫穷不肯勤修,三者寒时不肯勤修,四者热时不肯勤修,五者时早不肯勤修,六者时晚不肯勤修,是为懈堕六失。若长者、长者子懈堕不已,其家财业日日损减。《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

51、 【禅语人生】我们凡夫常常担心结果,害怕会有不好结果。而有智慧的人、菩萨,看重的是造成结果的原因,总想着:不造成坏果而应该怎么做。也就是当下我该如何做才不会造成将来产生苦果。

52、 【禅心佛语】如果自己不世俗、视野很广阔,一定会对各种不同的存在怀着包容和理解,对每一个生命怀着善意和柔软。

53、 【禅语人生】欲成事、先静心、稳心态。伤害让我们明白,失败使我们懂得,在挫折中我们渐渐成长,慢慢成熟。人生,吃一堑,长一智,伤害就是明白,失败就是懂得。我们会从失利中慢慢走出,重拾信心,继续我们的努力与追求。

54、 【善恶果报】去恶行善多积德,前程远大福满门。圣凡只在一念生,不必人我是非争。万类本来同一体,何不齐心出苦轮。学法修行言勿多,老实至诚用工夫。说一不二能做好,便是灵山古弥陀。

55、 希求的背后往往紧跟着失望。一段飘然而来又飘然而逝的情缘,一架扶你上楼又被拆除的梯子,一句温馨的谎言。它们如同一个个陷阱,上面覆盖着“希望”,下面却深藏痛苦。一次掉进陷阱是意外,反复掉进陷阱是贪婪。

56、 许多问题并非急务,拖一拖,冷一冷,没什么大不了,却可以使当事者的情绪冷却下来,自己看清问题的要点,那么,一场可能的争辩也避免发生了。

57、 【禅心佛语】佛教微博精选:学会忍耐,就是学会不做那种违背良心而又后悔终生的事。即使面对别人的侮辱和伤害,忍一忍,没什么大不了。学会忍耐,并不表示自己的软弱,而是坚强意志的体现,是自己处事成熟的标志。

58、 【禅语人生】幸福要走那么多路,用那么漫长的时间,做出那么多努力,毁坏它却只要迈出一步,一瞬之间,不费吹灰。

59、 【禅心佛语】人生难得,人身难求,生命有限,所有得到,最后终会失去。任何事情,总有答案。与其烦恼,不如顺其自然。有时候,没有下一次,没有机会重来,没有暂停继续。有时候错过了现在,就永远永远的没机会了。

60、 我们如果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心,驾驭好自己的欲望,不贪婪、不觊觎,做到寡欲无求,“役物而不为物役”,自然能够知足常乐、随遇而安。

61、 【语录基地经典禅语】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62、 生活的禅法,来自心地的力量,对眼前的拓宽,与对未来的展望,同样是一块心地,忙与闲的安排,浮生热恼千万种,一笑一坐全自消,世人不知清闲活,便是人生大冤枉。

63、 你活得快不快乐,重要的是你是否欣赏自己,肯定自己。欣赏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感受也迥然有异,或晴空万里或乌云密布,全在于你个人的选择!

64、 【禅心佛语】佛与众生同一体。瓶盘钗钏总是金。了知瓶等无殊异。生死涅盘一例平。樟树求戒现僧相。如月印潭彻底清。心境幻化如马角。天堂地狱何喜惊。

65、 【禅心佛语】人生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心态往往决定着不同的人生。良好的心态是成功人士的重要标志。

66、 【禅心佛语】轻信是误会的媒介,疑心是误会的土壤。疙瘩总在心中,何时才有轻松快乐的心情?一旦有误会形成,就要正确予以剖析,切莫狭隘偏见,主观武断。以坦诚之心求得理解,以友好之情相互沟通。最好的还是面对面的交流。

67、 恶言如数带回,说者自受自污送礼物与他人,别人若不接受,如何?只得自己带回。恶口向人,欲污人,若人不为所动,那么所有恶言,将如数带回自受自污。

68、 人生的真正意义是把心灵变得更美好。所以事情可以办不成,心灵不能受污染。若能不受污染,又须尽心办好事。

69、 第一功德:佛陀言:“诸苦难中病为最苦。”所以看病功德为第一,人生一切苦之中,病痛确实是最痛苦的;因此,救助痛苦众生,是最具有意义的利生工作。

70、 禅,没有时代的隔阂,只要有人生活在世间,禅就会一直被发现、被体悟,因为禅就是我们的生活,一种完全回归宇宙自然的生活。

71、 偶尔说蠢话做蠢事,是人都在所难免。但说过做过之后必须自觉,能够反思,争取今后少犯点蠢,才是人生要义。

72、 演一部戏,需要正面和反面的人物,同样,我们人生这出戏,也需要有支持力和反对力。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感恩他们,因为若没有他们的参与,人生或许会变得毫无精彩之处。

73、 生命;苦尽甜来,年华;乐极生悲。人生是复杂的,有太多理不清的思绪;有些东西,你可以计较,但别过深,多了会磨损心性,沉重你的步履;有些痛苦,你可以沉浸,但别太久,长了会消减斗志,迷失你的方向。

74、 【禅心佛语】人可以免费获得的东西除了痛苦、贫穷、卑贱,其实还有快乐、自信和幸福。如果都用钱买,那便是焦虑的开始。

75、 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幸福就是简单的生活,简单的做人。什么事情都不能想得太繁杂,心灵的负荷重了,就会怨天尤人。不愉快的人和事不需要记住,简简单单的生活就是不要人为的增加自己的精神负担。

76、 【禅语人生】信仰佛教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宇宙、人生的因果规律,也就是要寻找真理,并且要根据因果规律自觉地把握和改造自己的命运。

77、 在一个山谷的禅房里有一位老禅师,他发现自己有一个徒弟非常勤奋,不管是去化缘,还是去厨房洗菜,这个徒弟从早到晚,忙碌不停。

78、 “智慧不起烦恼,慈悲没有敌人”。如果大慈大悲凡事退一步海阔天空,哪里还会来争端?如果肯将心比心理解别人,相信万事万物存在必然有原因,哪里还会有烦恼?

79、 佛说三种实法印,广说则四种,略说则一种。。无常、无我、无相,故心不着,无相不着故,即是寂灭涅槃。(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二十二

80、 即使是有人一时糊涂,说错了话,做错了事,提醒一下,总比提刀弄枪好,拉一把比推一下来得更好。究竟是采取慈悲态度还是采取敌视的态度,这是区别一个人是好心还是坏心的标准。

81、 【佛心禅语】不杀害生命,不欺蒙众生,只愿利益有情。轮回中的一切芸芸众生,皆是往昔曾做过我们的大恩父母。

82、 【禅语人生】我们应思惟自己的过去、现在,以及为我们准备好的事——如生、老、病、死等,如何避免被它们折磨?我们或许可以不用太担心,但应保持观察,直到觉知它们的实相为止。那时,一切痛苦都会消除,因为我们将不再执著。

83、 【禅心佛语】时间虽然不会停下,但是你可以暂留。也许,世俗无情,可是你却可以保留那“点点”。风带着沙不停步的向前;月也携着星消失于无边;你也带着那颗曾经属于你的“心”寂归何处。

84、 譬如父母怜愍于子,心常欲令离苦得乐。王亦应尔,于诸国邑所有众生,僮仆作使辅臣僚佐,应以诸佛所说四摄而授受之。《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85、 人活到一身隐私,一开口就有秘密,就需要躲躲闪闪、遮遮掩掩,那是最不自然的活法。活到凡事问心无愧,“事无不可对人言”,那是最本真的活法。两种活法,苦乐各异,还是本真一点比较好。

86、 【佛心禅语】布施不一定用钱财,真正的帮助人,真心的赞美人,诚挚的鼓励人,温暖的安慰人,一份努力,都是一份善缘。一个笑容,一句好话啊,都是人生的大布施。

87、 【佛心禅语】自从佛陀应身的金容涅槃以后,我们只能瞻礼佛陀的圣像,佛陀圣像的种类很多,有用木石雕刻的,有用金属铸造的,有用绢纸绘印的;圣像之中,有的是立着,有的是坐着,还有卧着的。

88、 有善方便,随顺众生说有二谛。。如出世之人所知者,名第一义谛;世人知者,名为世谛。。有名无实者,即是世谛;有名有实者,是第一义谛。《大般涅槃经》卷十三,圣行品

89、 【禅心佛语】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所以阳气决定长生。

90、 【关于心静的禅语】人活着就累,所以叫人类。聪明的人经常放弃解释。在许多人看来,解释就是掩饰。有时解释是不必要的,敌人不信你的解释,朋友无须解释。许多事情本就无须解释,天不晴有时就是因为雨没下透,下透了就好了。

91、 第二要参禅。参禅必须有亲切感,如果感觉很陌生,觉得格格不入,很不耐烦,那是不会成功的;因为你不具亲切感,等于缺少了媒触剂,没有媒触剂,它是不会融结成一体的。要想与法相应,首先要认知参禅是在参个什么?

92、 【禅语人生】一个人,看上去复杂,不一定是深刻。如果内心是一片混浊的城府,浅薄的人,看上去也复杂。一个人,看上去简单,不一定是浅薄。如果内心是一片清澈的单纯,深刻的人,看上去也简单。

93、 爱的瞬间,是迷人而绚烂的,同时也能够让人深刻地体会到孤独与清雅。宛如一盏清茶,在淡香袅袅的幽韵间,展示着人生的际遇与心绪的沉浮起宕。

94、 一个人应该舍弃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的束缚。不执着于心灵和物质的人,内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宁,而不受外在的影响。

95、 【禅心佛语】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的工作之一,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及时处理问题,是管理者必备的能力之一,领导者管的是明天和后天,管理者只管今天,无论是领导者还是管理者,都应该是服务者的心态。

96、 【禅心佛语】人不怕丑,只要丑得有派头;人不怕笨,只要笨得可爱;人不怕雷,只要雷得出彩;人不怕衰,只要衰得有才;人不怕穷,只要穷得自在;人不怕苦,苦尽定会甘来。

97、 生活可以轻松地过,也可以痛苦地过,生命之路,负重也是走,闲庭信步也是走,所以不妨让自己的人生变得轻松些。

98、 参禅之人千万莫在世间做出绝情的样子,以为此是修行。悲喜之缘应现之时,且恸哭且开怀,刻意积忍反成病态。习禅者随顺因缘、观照因缘,眼泪方流,泪从何起?眼泪不止,谁在哭泣?泪干,悲情何去?悲喜之情怎碍本来面目。

99、 【佛心禅语】自此已上,入不思议分,非凡所及;识心故悟,失性故迷;缘合即合,说不可定;但信真谛,守自本心。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