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李恪其实资质平平,并无特别出彩之处,之所以他在后世史书中多次出现,其大半原因倒是因为他冤死于长孙无忌之手,一小半原因则是因为他的弟媳妇武则天。

李恪表现并不优异,反而劣迹斑斑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生母杨妃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李恪出生于619年,即武德二年,这一年李唐王朝刚刚建立,四周强敌环伺,谁也不知道唐朝能够存在多久,会不会像其他势力一样旋生旋灭。

对唐高祖李渊来说,此时谁能为他保住大唐江山,谁就是他最为倚重的人,而这个人毫无疑问就是李世民。

因此,李渊虽然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但对李世民也极尽拉拢之能事,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大封李世民的儿子们。

比如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一出生就被封为恒山王,嫡次子李泰被封为宜都王,李恪也不例外,在他两岁时被祖父李渊封为长沙郡王,授湘州刺史,显然这个刺史只是挂名而已。

公元625年,李世民在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左右十二卫大将军等一系列官职的基础上,晋升中书令,达到了其官职的顶峰。

中书令责任重大,甚至超过了尚书令,担任过此职位的比如东晋的谢安、隋朝的杨素等等。

李恪也跟随父亲的职位提升,被授梁州刺史,改封汉中郡王。汉中当然比长沙重要,所以汉中郡王的地位也略高于长沙郡王。

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不久后即逼迫李渊禅位,登基称帝。

李恪的身份从皇孙变成了皇子,爵位也随之提升,627年,李恪被封为汉王,从郡王提升为亲王。第二年又改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

这个时候,李恪虽然爵位和职位经过一系列提升,但年仅十岁,还谈不上有什么政绩可言。

但按照隋唐时候的规矩,皇子只要被封为秦王,就必须要就藩,也就是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去生活。然而李世民对李恪非常疼爱,以其年纪尚小为由,将他留在了长安。

其实,李世民的这个理由是很牵强的,汉文帝刘恒8岁受封代王,年纪比李恪更小,但也不得不到代国就藩。当然,刘恒不受刘邦喜爱也是事实。

李恪既然没去就藩,那么益州的事务谁来负责呢?这里就要解释一下唐朝的大都督究竟是个啥了。贞观初年,唐朝共有41处都督府。

每个都督府下面,又管辖着几个州府,都督府的长官分为三等,分别是上都督、中都督、下都督,掌管地方军事大权。而大都督就是管辖这些都督的职位,权力极大。

由于大都督的位置太过重要,所以通常不交给外人,而是由皇帝的兄弟或者儿子担任,就比如李恪这样的,年仅十岁就担任了益州大都督。

十岁的孩子当然不能处理军务,所以朝廷又给大都督配备了一个辅助,叫做大都督长史,地位相当于州府的刺史。而李恪的辅助,益州大都督长史,就是长孙皇后的舅舅高士廉。

所以,李恪在长安做益州大都督,而高士廉则在益州替李恪处理一切事务。高士廉的能力不用多说,把益州治理得有声有色,但这其实和李恪没有半毛钱关系。

《旧唐书·太宗诸子列传》中说,“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又说,“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翻遍史书,对李恪的评价就这么一句,但这句话是在太笼统了。

所谓“有文武才”,具体指的是什么?李恪做出了哪些政绩?史书中并没有提及,这并非写书之人忘记了。

李世民第十子纪王李慎,“迁襄州刺史,以善政闻,玺书劳勉,百姓为之立碑”。第十子徐王李元礼,“转绛州刺史,以善政闻,太宗降玺书劳勉,赐以锦彩”。

第十三子郑王李元懿,“累授绛州刺史,数断大狱,甚有平允之誉。高宗嘉之,降玺书褒美,赐物三百段。”可见,如果李恪有突出政绩的话,史书中断然不会没有记载。

倒是关于李恪的劣迹,史书倒有明确记载。根据出土的李恪墓志记载,“居鲁卫之亲,任侯伯之重,春秋鼎盛,血气渐刚,傅相怀赐罢之忧,宰司申切责之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李恪在做齐州刺史时,年轻气盛,做了很多违法乱纪的事情,遭到了朝廷大臣们的弹劾。

贞观十年,李恪从蜀王改封吴王,并被任命为潭州都督,但是却没有赴任。贞观十一年,拜为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安州都督。这个时候,李恪已经19岁了,于是出京赴任。

但在安州时,李恪“数出畋猎,颇损居人”,“坐与乳媼子博簺”。“博簺”是指赌博,意思是李恪多次外出打猎,踩坏了庄稼,还和乳母的儿子赌博,被御史柳范弹劾。李世民知道后大怒,罢免了李恪职务,降安州刺史,削封户三百。此时距离李恪到任还不足一年。

贞观十二年,李恪又一次被任命为安州都督。临行前,李世民怕李恪再犯老毛病,还专门写了一封信告诫他,告诫他“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三风十愆,不可不慎。”此外,李世民还让直臣权万纪担任李恪的长史,以时常劝诫他。

不知道是李世民的《诫子书》起了作用,还是权万纪的刚直起了作用,之后史书中再未见到李恪犯错的记载,当然也没有政绩方面的记载。

倒是权万纪因此受到了李世民的赏识,在另一个儿子李祐不太长进时,又调权万纪去人李祐的长史,结果李祐谋反,白白搭上了权万纪的性命。

李恪死于长孙无忌之手,海内冤之

李世民登基之后,即立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但在贞观十六年,李承乾意图谋反,事情泄露,被废为庶人。之后,李世民本欲立嫡次子李泰为太子,但经过褚遂良等人的劝解,觉得如果李泰将来当了皇帝,只怕自己的其他儿子性命不保,因此最终决定立嫡三子李治为太子。

在立李治为太子之后,李世民经过观察之后发现,李治性格柔弱,似乎不能担当其大唐帝国统治者的重任,又想改立吴王李恪,于是就与长孙无忌商量,便有了以下这番对话。

李世民“疑太子仁弱”,就对长孙无忌说:“李治懦弱,恐怕不能守江山社稷,怎么办?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想立他,如何?”

长孙无忌对此表示坚决反对,李世民就问:“因为李恪不是你的外甥吗?”

长孙无忌说:“太子仁厚,确实是守成之主,况且储位这么重要,怎么能换来换去呢?请陛下三思。”在长孙无忌的劝说下,李世民打消了立李恪为太子的念头。

如果不看前因后果,这段话的确很容易让人觉得李恪比李治优秀,李世民想要立李恪为太子,只是因为长孙无忌反对才作罢。

但实际上,史书中有交待,贞观十七年,李世民下令选良家女充实东宫,李治得知消息,派左庶子于志宁推辞掉了,对此,李世民觉得李治“仁弱”,而李恪在这方面“英果”。

因此就和长孙无忌发了发牢骚,也就随口这么一说,要不以李世民的性格,怎么会因为长孙无忌一反对就放弃了呢?

再者说,李承乾也好,李泰也好,李治也好,这哥仨都是长孙皇后所生,是李世民的嫡子。按照古代的继承制,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皇位,李承乾被废之后,有这个资格的就剩李泰和李治了,李世民选来选去,也只是在这两个人之中打逛。

李恪虽然是李世民第三子,但却是庶子,除非李泰和李治也死了或者因谋反被废,否则李恪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

尤其是在经历过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更是深知,如果立庶子为太子,必然引起兄弟相残,玄武门之变的惨剧很可能会再次上演,他又怎么可能明知故犯呢?

因此,李恪从来都没有成为太子的机会,他并不是与皇位失之交臂,而是从未接近过。

649年,李世民驾崩,临死前曾特意嘱咐李恪,“父之爱子,人之常情,非待教训而知也。子能忠孝则善矣。

若不遵诲诱,忘弃礼法,必自致刑戮,父虽爱之,将如之何?或汉武帝既崩,昭帝嗣立,燕王旦素骄纵,诪张不服,霍光遣一折简诛之,则身死国除。

夫为臣子不得不慎。”这就是赤裸裸的告诫李恪,要守臣子之礼,不要有什么想法,要是妄想图谋不轨,马上就会有人铲除你。

李世民的想法,可能是出于保护李恪,他怕李恪不服李治而生出夺位的想法,导致兄弟骨肉相残。李恪倒是听他的话了,但却有人不肯放过李恪。

这个人并不是李治。李治继位时,李承乾、李宽已死,李恪就是李治在世最为年长的兄长,因此李恪被授开府仪同三司,官拜司空,并被授予梁州都督的官职。不久之后,又被改封为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安州刺史。第二年又加授太子太师。

可以说,李治对李恪还是不错的,但长孙无忌并不这样想。在之前和李世民的谈话中,长孙无忌知道自己已经深深地得罪了李恪,为了防止遭到报复,必欲除之而后快。很快,机会就来了。

永徽四年(653年)年初,房遗爱谋反案事发,房遗爱为活命想效法纥干承基,遂长孙无忌心意而诬告李恪谋反。李治曾经哭着为李恪求情,但崔敦礼反对后,李治就没有再坚持。

四年二月初二,李恪在长安宫禁之内被缢杀,年约三十四岁,其子流放岭表,其女被罚守献陵。李恪在临死前,怒骂长孙无忌弄权,如果祖先宗庙有灵,他的家族离覆灭不远,以后长孙无忌果然被灭族。

据《册府元龟》记载,案发后,李治问房遗爱: “朕与你是亲戚,你为什么要谋反?” 房遗爱回答说:“臣包藏祸心,的确该死,但我告发吴王李恪,希望借此赎罪。就像贞观年间,纥干承基、游文芝告发侯君集、刘兰,先帝不仅免除了他们的死罪,还给他们加官进爵。”

但李治回答说,“卿承籍绪馀身尚公主,岂比承基等? 且告吴王反事, 无乃晚乎。”于是,房遗爱“遂服罪”。

综上所述,李恪在世时,他的表现其实并无太过优异之处,至少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他的死,却的的确确是因遭受长孙无忌的陷害。而高宗李治在位期间,武则天逐渐攫取了权力,并最终连废李显、李旦两位皇帝,自己登基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因此,很多人就会这样想,如果不是长孙无忌的阻拦,如果不是长孙无忌的陷害,那么李恪是不是有可能登上皇位呢?如果李恪当了皇帝,还会有武则天乱政的事吗?大唐王朝会不会一直兴盛下去?

自古以来,称中国最强莫过于汉唐,出于对唐朝的维护,很多人对其中武则天称帝这段历史感到惋惜,他们认为如果是李恪当了皇帝,而不是“仁弱”的李治,那么历史或将改写。

因此,在同情李恪冤死的同时,也不免深深地怀念这位“可能改写大唐历史的人”。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