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艺是隋唐历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但他在民间演义故事中,和真实历史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形象,演义中罗艺是大唐忠臣,而历史上则是举兵造反的叛臣,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罗艺呢?

演义中的罗艺是个忠臣

在《隋唐演义》等故事中,罗艺本是一个街头卖艺的落魄之人,一次偶然的机会被隐居的姜老员外看中,招为上门女婿,生下了长子罗松。

姜员外将姜家枪法悉数传授给罗艺,但罗艺只学了半套枪法,便按捺不住,投军从戎。

凭着半套姜家枪法,罗艺在战场上战无不胜,未遇敌手,受到了南陈太宰秦旭的赏识,也将女儿许配给了罗艺,并生下了二儿子罗成。

南陈被隋朝所灭后,罗艺投降隋朝,永镇北平府。大破铜旗阵的时候,姜夫人带着罗松来找罗艺,两人阵前对枪,罗艺被姜夫人击败,于是二人重归于好。二儿子罗成在姜夫人的教导下,学会了全套的姜家枪法,更加出神入化,更在其父之上。

后来,苏定方袭击北平府,两军阵前,苏定方诈败,回身一箭射中了罗艺的肩头,罗艺因此伤重而亡。而在电视剧中,则被改成了罗艺死在了宇文成都的凤翅镏金镋之下。

从头到尾,罗艺都是隋朝的不二忠臣,即便后来罗成将其救往瓦岗寨,罗艺也以终生不入反地为由拒绝了。

但在真实的历史上,罗艺却是完全不同的形象,根本就是两个人。

历史上的罗艺也很能打

历史上,罗艺的出身要高贵得多,他是隋朝左监门将军罗荣的儿子,可谓将门虎子。

由于他骁勇善战,很快得到了隋炀帝的赏识,让他督军北平郡治新昌县。隋末大乱,到处都是起义军,罗艺也趁机自立,占据了幽、营二州,自称幽州总管。

隋末各方势力割据,北方最大的势力有三股,分别是窦建德、王世充和李渊。罗艺审时度势,认为李渊是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所以就投降了李渊。当然,这只是名义上的投降,所有的军队还是受罗艺指挥,就是所谓的听调不听宣。

即便如此,李渊还是非常高兴,封他为燕王,并赐他姓李,罗艺就成了李艺,他所镇守的幽州在名义上也成了唐朝的领地。但在河北的地盘上,势力最大的却是夏王窦建德。

窦建德在跟唐朝作战时,初期是占有很大优势的,李渊手下的大将李勣,妹妹同安长公主,还有堂弟李神通一股脑的都被俘虏了。于是,在河北,罗艺掌控的幽州就成了李渊的桥头堡。

620年9月,窦建德进攻幽州,罗艺毫无惧色,出城迎战,大败窦建德,斩杀了一千二百多人。后来,窦建德又派大将高士兴进攻幽州,再次被罗艺击败,死了五千多人。

窦建德大怒,尽起大兵围攻幽州,因为兵力过于悬殊,而李渊自顾不暇且远水解不了近渴,罗艺只好向在渔阳(天津蓟县)的高开道求助,条件是引见他投降李渊。

高开道果然出兵解救,窦建德无奈退兵。事后,罗艺兑现承诺,高开道被任命为蔚州总管,同样也赐姓李。不过,高开道投降唐朝并非出自本心,不久就造反了。

原来,621年窦建德为了保持北方势力的平衡,出兵援救被李世民攻打的王世充,结果在虎牢关全军覆没,本人也被俘虏,后来被押解到长安杀害。

窦建德被杀一个月后,他的部将刘黑闼再次起兵造反,李渊派淮安王李神通,会和幽州总管罗艺讨伐刘黑闼,但两人的联军被刘黑闼杀得大败,河北之地得而复失。

在此期间,幽州发生饥荒,高开道答应输送粮食。罗艺也知道高开道心怀鬼胎,就派了些老弱去吃饭,结果人家高开道接待得很周到。

罗艺觉得没问题了,随即调拨精兵三千人,带着数百辆车前往借粮,但这次高开道将人全部截下,并正式宣布造反,自称燕王。注意,罗艺被李渊所封的就是燕王。

刘黑闼势力发展太快,李渊心急如焚,只好派出自己的王牌李世民,李世民在平定刘黑闼叛乱中,罗艺也出兵相助,并斩杀了八千多人。但李世民只是击败了刘黑闼就走了,刘黑闼很快借助突厥的力量卷土重来,河北再次易手。

这个时候,太子李建成已经意识到李世民对自己的的威胁,于是在魏征等人的建议下,向李渊请求带兵平定刘黑闼叛乱。在二次平叛中,罗艺同样出兵协助,并和李建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从此成为李建成的铁杆粉丝。

刘黑闼被消灭后,罗艺通过李建成的引见,入朝为官,被封为左翊卫大将军。后来,李渊又派罗艺镇守泾州,以防范突厥。

罗艺和李世民结下了梁子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唐高祖李渊无奈改立李世民为太子,并在不久之后便禅位,李世民正式登基称帝。

李世民登基之后,对原先太子党的人采取怀柔政策,如魏征等人都得到了重用,罗艺也被拜为开府仪同三司,食实封一千二百户。

这个待遇可以说已经很高了,只有赵王李孝恭、柴绍等寥寥数人有此待遇。

但敕书传到泾州的时候,罗艺却认为,这个开府仪同三司,只不过是李世民稳住他的缓兵之计而已,只能说明李世民还没有做好向其动手的准备。

但是罗艺也知道,凭自己手上这点兵力,是无论如何也打不过百战百胜的李世民的,所以他不敢打出什么“诛秦王、清君侧”的口号反攻长安,而是决定打回幽州老巢,重新做幽州总管,割据一方。

为什么罗艺就一门心思地认为李世民要杀他呢?很简单,因为他得罪过李世民。

原来罗艺自入朝为官之后,便卷入了大唐皇室的储位之争,由于与李建成交好,所以他坚定地站在了李建成这边。

当时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天策府的命令对罗艺也是有效的,只要和李渊的命令不冲突,按规定他就必须执行。但是,罗艺仗着李建成为靠山,并不把天策府的命令放在眼里。

有一次,李世民手下的将领张士贵到罗艺营中公干,罗艺故意冷落张士贵,竟令其足足等了两个时辰,见面后张士贵以奉秦王命为由多说了两句,罗艺竟当场命军卒将其放翻,重打了四十大板。

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呢,罗艺打的是张士贵的屁股,可实际上这是在打李世民的脸。李世民知道此事后非常愤怒,就到李渊面前告了罗艺。

李渊敕命将罗艺下在了大理寺天牢之中,过了些日子才将他释放。也正是在此事之后,李渊才派罗艺镇守泾州,一方面是利用他在突厥中的威名防守边疆,另一方面也有将其调离京城,以免再闹出祸端。

这件事让李世民和罗艺结下了梁子,如今李建成身死,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罗艺自然以为李世民会对其进行报复。与其坐着等死,不如奋起一搏,因此最终他选择了铤而走险。

造反失败,罗艺被手下所杀

罗艺选择在这个时候造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得到了可靠消息,突厥人听说唐朝内乱,颉利可汗亲率大军进犯,双方大战一触即发,自己恰好可以浑水摸鱼。可是,在渭水桥边,李世民孤身犯险谈判,结下了渭水之盟,颉利可汗的大军未发一箭便退兵了。

对此结果,罗艺非常失望,但此时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627年正月,罗艺假称奉密敕,监视突厥大军返回,半路上却突然占领了豳州。

李世民得知罗艺造反,立即诏告中外,夺去罗艺的赐姓及燕王爵位,罢本间各职,削去封邑,敕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及左武候大将军尉迟恭挥军进剿叛军,并命已在三水县待命三个月的薛万彻为前军先行进剿。

此时,豳州城内,豳州别驾赵慈皓正与统军杨岌谋议诛除罗艺,豳州兵攻打罗艺率领的天节军,罗艺大败,留在城中的妻妾子女均被俘获,罗艺只率领数百人逃了出去。

逃出生天的罗艺,只好决定投奔突厥,但他身边的人并不想跟随他,于是人越走越少,最后,罗艺左右斩杀罗艺,把他的首级送到了京师长安,朝廷在市集悬首示众,李世民下命以郡公礼葬之。

综上所述,李世民登基之后,罗艺因为本身是太子党,之前又和李世民有过节,担心李世民会对他进行打击报复,惊惧之下决定举兵造反。但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在他这边,最终被身边的人所杀。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