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孤独等级测试吗?

就是根据感受孤独的程度不同,将孤独进行分级。从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做手术等不同场景感受到的孤独感层层递进。你能忍受到第几级呢?

如果说上面所提到的孤独是因为工作繁忙、受限于朋友圈导致自己没找到对象的被动选择。

那么现如今在日本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选择远离人员、不上学、不上班、不社交,将自己关在家里,被社会学家们称为“蛰居族”。

所谓蛰居族是指那些至少六个月不参与任何社会活动的人,有一些人甚至数十年间足不出户

日本政府表示,日本国内目前有超过一百万的“蛰居族”,且一半以上的蛰居族年龄超过40岁,而他们的父母大多七八十岁。

蛰居族因为面临父母离世、失去收入来源的压力,往往会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严重影响社会的安稳。

今年上半年,日本高管熊泽英昭害怕自己44岁的长子熊泽英一郎效仿蛰居族持刀伤人,亲手杀死了长子,造成很大的社会反响。

有研究表明,蛰居族形成的历史原因与日本二十年前出现的“就职冰河期”有关,因经济衰退导致年轻人一毕业就找不到工作,他们中的很多人选择呆在家中,拒绝与外界接触。

《心理学与生活》中,心理学家艾瑞克·埃里克森曾提出一个理论叫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他认为人的一生分为八个发展阶段。

每个发展阶段都会出现一个主要冲突或危机,每个危机不会完全消失,但如果个体想要成功应对后面发展阶段的冲突,就必须在每个阶段成功地解决当前的主要冲突。

前五个阶段的冲突主要集中于从出生到青少年这一时期的基本感官的发展、自我认知及社交技能的初步定型。

1、 0-1.5岁 信任对不信任

在婴儿出生后,需要依靠照料者——通常为父母,提供食物和适宜的环境才能安全活下去,信任感是通过照料者对儿童需求的回应而建立起来。

如果儿童的基本需要没有满足,或没有得到很好的回应,如缺乏温暖的情感、肢体接触、足够的关注,儿童就会发展出对外界环境强烈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

2、 1.5岁-3岁 自主对自我怀疑

儿童在不同的时期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感知世界,比如肌肉发育敏感期通过爬、行走探索周围的环境,语言敏感期学习他人的发音,用嘴部咬东西来感知物体……

这一时期如果对儿童的行为控制的过于严苛,可能会让他们产生自我怀疑。

3、 3-6岁 主动对内疚

成功形成对环境信任感的儿童,在探索世界时也未遭到严厉的约束,就能形成积极地自我探索的自主感和自信感,反之则会缺少自我价值感,觉得自己无力应对外部世界。

4、 6岁-青春期 勤奋对自卑

这一阶段的孩子开始系统地学习各项技能、发展各种能力,成功解决前三阶段危机的孩子将会更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社交活动。

反之,因为之前体会过多的挫败感,使得他们产生深深的自卑感,不愿意投入到群体中。

5、 青少年期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开始有了自我认知,能够定义自我形象及扮演的角色,明白自己是谁、接受并欣赏自己,能够朝着目标坚定前行。

后面三个阶段的主要危机包含成年到老年这一时期对紧密关系的需要、传播自己基因的本能以及自我成就的需要。

6、 成年早期 亲密对孤独

建立一段亲密关系意味着需要克制自己的喜怒哀乐、学会照顾他人、发展出同理心并能够承担一定的责任,放弃部分自我隐私和自由。

澳大利亚有一名叫布洛尼·瓦尔的临终关怀护士,对那些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病人进行了采访,询问他们人生中最遗憾的事情并将采访写成文章,让人深有感触。

“我希望没有那么拼命的工作,却冷落了最亲近的人”、“我希望能多和朋友联络”是大部分人最遗憾的其中两件事情。

无论在人生中的哪个阶段,亲密关系都是一个人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最重要的来源。

有研究表明,简单的握手行为就能产生积极的脑反应,并产生持续变化,大大降低个体的压力感。

因此,纵然找对象、和一个合拍的人谈恋爱比较麻烦,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很多年轻人都选择独身,独自一人旅行、吃饭、看电影……

但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为了更好地过度到人生的下一阶段,还是需要解决成年初期这个主要危机,否则到了后面的人生阶段会更难堪。

7、 成年中期 繁殖对停滞

这一阶段的成年人往往30-40岁,他们更关注家庭、社会和后代,甚至会有一种强烈的想要小孩的冲动,看到别人家的小孩会觉得非常可爱,也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这被称作为繁殖感。

上文提到的蛰居族通常未能解决上一个阶段的亲密对孤独的矛盾,独自一人。

除了父母外没有任何社会交际,这让他们有一种隔绝感,自我放纵、不管不顾地随心所欲地生活,导致了成年中期这一阶段的繁殖对停滞的矛盾也未能解决。

8、 成年晚期 自我整合对绝望

当人老了之后,总是习惯回忆过去,如果个体能够成功解决以上七个阶段的主要冲突,那他通常能体会到自我的价值感和圆满感;反之则会觉得自己的人生缺乏价值,并体会到绝望、挫折和自卑

而正是因为蛰居族在父母去世之后的绝望感和挫败感,才导致了日本国内一个又一个悲剧的发生。

当然了,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剔除了个别例外的情况,比如同性恋、双性恋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主要是针对大多数普通人的研究。

当下的你处于什么阶段?你明白了当下需要解决的主要危机是什么了吗?

未雨绸缪,根据心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积极地参与到解决当下阶段的主要危机中,才能再回首往事时不留遗憾。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