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忆往事诗句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白居易的《忆江南》词共是三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李清照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少年行》王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岳飞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辛弃疾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其五》李贺。

2.描写回忆的古诗

建议你把问题补充完整些,写回忆的诗词太多了,哪个方面的你问清楚些。

如果是回忆风景的那就白居易的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回忆逝去流年的李商隐的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我只记得这句,你百度一下) 留恋宫廷豪华的 李煜的 红日以高三丈透, 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毯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 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萧鼓奏。 荏苒时光的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也有爱情的 纳兰容若的 李煜的 陆游的云云 我熟悉的回忆形的差不多就这些,你可以去搜索李煜后半生的词,大多数都是回忆的,写的很美。

李清照晚年的也不错。 不过找李煜的词最好要把词翻译也找了,因为他有的词男女之情太多了诶,他的风格又是直言不讳。

有点那什么那什么- -。

3.关于回首的诗句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宋·寇准《华山》。这两句大意是:站在峰顶,似乎红日离自己更近了,朵朵白云在自己的脚下飘浮。诗句写得很真实,只有亲自登上华山之巅的游人方能有这样的感受。这两句诗也流露出作者在政治生涯和整个人生旅途中的豪迈情怀。“红日”和“白云”皆似含有寓义。可用于描写山景和登山的心情,也可曲折表达作者迎接光明和藐视困难的气概。

北宋政治家﹑诗人 寇准 《华山》

一步一回首,迟迟向近关。 回首名言

见唐·王维《留别邱为》。邱为:作者之友,曾官太子右庶子。近关:靠近国都的关界之门。这两句大意是:一步一回头地看着盛情饯行的邱为,慢慢吞吞地走向近关。用“一步一回首”写依依不舍之状很形象,现在还常用它写惜别之情。

4.形容“回头”的诗句有哪些

1.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蹴罢秋千》宋代.李清照

2.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

3.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代.苏轼

4. 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辋川集.欹湖》唐代.王维

5.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唐代.白居易

1.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蹴罢秋千》宋代.李清照

释义: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

赏析: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见客入来”,她感到惊诧,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袜刬”,指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金钗溜”,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写匆忙惶遽时的表情。词中虽未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人是谁,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印证,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下片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

2.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

释义: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赏析:“众里寻他千百度”:(这人)对着众多走过的女人一一辨认(但没有一个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偶一回头,却发现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处。“灯火阑珊”勿作“良夜将逝”解,“灯火阑珊”虽然是灯火渐渐散尽的意思,但这儿说的是天空飘洒下来的礼花,快接近地面时早已熄灭散尽,所以即使头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却是昏暗的。

3.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代.苏轼

释义: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赏析: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4. 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辋川集.欹湖》唐代.王维

5.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唐代.白居易

释义: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宫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

赏析: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