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则徐所有诗句

《出嘉峪关感赋》

年代: 清 作者: 林则徐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程玉樵方伯德润钱予于兰州藩廨之若已有园次韵奉谢》

年代: 清 作者: 林则徐

我无长策靖蛮氛,愧说楼船练水军。闻道狼贪今渐戢,须防蚕食念犹纷。

白头合对天山雪,赤手谁摩岭海云?多谢新诗赠珠玉,难禁伤别杜司勋。

《次韵答陈子茂德培》

年代: 清 作者: 林则徐

送我凉州浃日程,自驱薄笨短辕轻。高谈痛饮同西笑,切愤沉吟似北征。

小丑跳梁谁殄灭?中原揽辔望澄清。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

《塞外杂咏》

年代: 清 作者: 林则徐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天晴雪共难消。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年代: 清 作者: 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年代: 清 作者: 林则徐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柬全小汀》

年代: 清 作者: 林则徐

蓬山俦侣赋西征,累月边庭并辔行。荒碛长驱回鹘马,惊沙乱扑曼胡缨。

但期绣陇成千顷,敢惮锋车历八城。丈室维摩虽示疾,御风仍喜往来轻。

《已酉年九月自滇归闽,同人赠言惜别,途中赋此答之》

年代: 清 作者: 林则徐

黄金时节别且兰,为感与情忍涕难。程缓不劳催马足,装轻未肯累猪肝。

膏盲或起生犹幸,宠辱皆忘卧亦安。独有恫仍在抱,忧时长结寸心丹。

《即目》

年代: 清 作者: 林则徐

万笏尖中路渐成,远看如削近还平。不知身与诸天接,却讶云从下界生。

飞瀑正拖千嶂雨,斜阳先放一峰晴。眼前直觉群山小,罗列儿孙未得名。

《题双松山馆二律》

年代: 清 作者: 林则徐

署邮特地送秋涛,山馆双虬对影号。倚槛浑忘行役苦,成阴曾费主人劳。

徂徕结侣根原固,泰岱分封节并高。知是丁公勤爱护,梦中奚止兆三刀。

《题双松山馆二律》

年代: 清 作者: 林则徐

停车未共长官亲,诗句先惊入眼新。滴露已纫骚客佩,干云合拟大夫身。

漫论桂树前头影,要识甘棠著手春。有约归来恣吟啸,冬心话与岁寒人。

2.“苟利国家生死以”是林则徐那首诗中的句子,全诗是怎样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诗中的两句,原诗全文如下: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清)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1841年,由于投降派的陷害,林则徐被以“办理不善”的罪名革职降级,充军伊犁.这首七律是他1842年途经陕西西安与家人告别时所作.虽然他蒙受冤屈,但报国之志并未稍减,依然表示:即使被谪贬边疆,只要对国家有利,也将不顾个人的生死祸福为之奋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的大意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在这里,“以”的意思是“用、把、拿”的意思.“生死以”是介宾结构“以生死(实际是‘以死’)”的倒装,把宾语“生死”提到介词“以”的前面.直译是“用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值得注意的是:在汉语中凡是用两个相反意义的字联合组成的词语,往往其中只有一个字是真正的意义所在,在这首诗的“生死”一词中重点的、真正的意思是“死”,“生”字只是用来构成双音词,只是陪衬;“祸福”的重点和真正的意思是“祸”,“福”只是陪衬.类似的例子很多,例如鲁迅赠日本友人的诗《题三义塔》中“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恩仇”一词中,重点和真正的意思是“仇”,否则,连“恩”也要“泯(泯灭,忘记)”,那还能依然是兄弟吗?跟上述的“生死、祸福”一样,如果两个相反的意思都有,就解释不通了.。

3.关于林则徐的古诗

寄 内

古驿寒宵梦不成,一灯如豆逐人行。

泥翻车毂随肠转,风送鸟啼贴耳鸣。

好月易增圆缺感,断云难馆别离情。

遥知银烛金闺意,数到燕南第几程?

【背景】这首诗也是嘉庆二十四年(1819)林则徐被任命为云南乡试的主考时,南下旅途作中的作品。

【注释】寄内:即写给妻子郑夫人的信。车毂(gū):车轮中心插轴的部分。亦泛指车轮。断云:片云。宋·赵师秀《会景轩》诗:“断云分树泊,饥鹤下田行。”馆:动词:住宿。

【白话释义】山间古老的驿站晚间很冷睡不着。在一盏如豆的灯光下,随着人的移动而灯影晃动。白天,沾满泥浆的车辆在羊肠小道上艰难地行走,山风送来鸟啼声好像就在耳边。仰望明媚的月光自然使人想起团圆与分离。一片片的白云怎能装得下这么多的离愁?遥想远在京城的妻子这时一定在明亮的烛光下,正在计算我离开京城后已经走多远了呢。

【赏析】此诗的首联中“一灯如豆逐人行”写得很凄楚动人。颔联对仗工整而别致。颈联显然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诗句的意境。看到尾联自然会想到南宋诗人郑会《题邸间壁》诗句:“荼蘼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以此看来,林则徐的诗作不光有豪放的爱国情结,也不乏充满人情味的伤别思亲作品。

4.林则徐的诗词有哪些

1、天山万笏耸琼瑶,

寻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青山相对笑,

满头晴雪共难消。

2、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3、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5.林则徐写的所有诗句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草》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4、冬风: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5、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

6、春风不相识,何时入罗帏。

——李白《春思》

7、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焕《出塞》

9、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清平调》

10、秋风: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

1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13、秋风: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14、秋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