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荆轲的古诗
《过荆轲冢四绝句》
年代: 宋 作者: 晁说之
过华逾河势北倾,何人来此葬荆卿。千金匕首安知在,易水寒来尚有情。
《咏荆轲》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咏荆轲》
年代: 唐 作者: 柳宗元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春秋战国门荆轲》
年代: 唐 作者: 周昙
反刃相酬是匹夫,安知突骑驾群胡。有心为报怀权略,可在於期与地图。
《读荆轲传》
年代: 宋 作者: 高斯得
夜读荆轲传,掩卷喟然叹。结交天下士,贤哉太子丹。
报秦一片心,秋莲孤剑寒。介绍田先生,得结荆卿欢。
太子一语疑,先生甘自残。荆卿欲藉手,临事敢开口。
走见樊於期,愿借将军首。将军搤擥言,念此固已久。
得复平竹仇,性命何足有。四雄英烈风,精诚凌白虹。
函关初未入,气已吞祖龙。其事虽不就,简牍光无穷。
奈何今之人,蹙缩如寒虫。
《杂咏一百首·荆轲》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把袖谋几售,开图计忽穷。空贵千古恨,不中祖龙胸。
《和陶咏荆轲》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秦如马后牛,吕氏非复嬴。天欲厚其毒,假手李客卿。
功成志自满,积恶如陵京。灭身会有时,徐观可安行。
沙丘一狼狈,笑落冠与缨。太子不少忍,顾非万人英。
魏韩裂智伯,肘足本无声。胡为弃成谋,托国此狂生。
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燕赵多奇士,惜哉亦虚名。
杀父囚其母,此岂容天庭。亡秦只三户,况我数十城。
渐离虽不伤,陛戟加周营。至今天下人,愍燕欲其成。
废书一太息,可见千古情。
《荆轲》
年代: 宋 作者: 徐钧
独憾荆卿剑术疏,虎狼到手不能除。何如博浪挥椎者,远击犹能中副车。
《荆轲》
年代: 宋 作者: 张耒
燕丹计尽问田生,易水悲歌壮士行。嗟尔有心虽苦拙,区区两死一无成。
《荆轲》
年代: 明 作者: 朱邦宪
匕首无功壮士丑,函封可惜将军首。秦庭一死谢田光,社稷何曾计存否。
不知秦王环柱时,舞阳在前何所为。当时太子不早遣,待客俱来应未知。
2.关于荆轲的诗句
春秋战国门荆轲
作者:周昙 年代:唐
反刃相酬是匹夫,安知突骑驾群胡。
有心为报怀权略,可在於期与地图。
丙午十月十三夜梦过一大冢傍人为余言此荆轲
作者:陆游 年代:宋
采药游名山,物外富真赏。
秋关策蹇驴,雪峡荡孤桨。
还乡忽十载,高兴寄遐想。
梦行河潼间,初日照仙掌。
坡陀荆棘冢,狐兔伏蓁莽。
悲歌易水寒,千古见精爽。
国雠久不复,惊觉泚吾颡。
何时真过兹,薄酹神所飨。
荆轲
作者:张耒 年代:宋
燕丹计尽问田生,易水悲歌壮士行。
嗟尔有心虽苦拙,区区两死一无成。
3.写荆轲的诗5首完整的
赋得荆轲诗
作者:南北朝 陈·阳缙
函关使不通。燕将重深功。
长虹贯白日。易水急寒风。
壮髪危冠下。匕首地图中。
琴声不可识。遗恨没秦宫。
何景明(明)
易水行
寒风夕吹易水波,渐离击筑荆卿歌。白衣洒泪当祖路,日落登车去不顾。秦王殿上开地图,舞阳色沮哪敢呼。手持匕首掷铜柱,事已不成空骂倨。吁嗟哉!燕丹寡谋当灭身,光也自刎何足云,惜哉枉杀樊将军!
□□
作者小注: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今河南)人。为人志操耿介,尚节义,鄙荣利,为明“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齐称文坛领袖,倡导复古,其旨在以复古求革新,所论往往比李梦阳更蔑视传统,对永乐、成化间台阁体平庸诗风的终结,晚明文学要求个性解放意象的开启起了重要作用。创作上对政治现实比较敏感,追求“风人之旨”,诗风秀逸,有《大复集》。
陈子龙(明)
其一:渡易水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其二:易水歌
赵北燕南之古道,水流汤汤沙浩浩。送君迢递西入秦,天风萧条吹白草。车骑衣冠满路旁,《骊驹》一唱心茫茫。手持玉觞不能饮,羽声飒沓飞清霜。白虹照天光未灭,七尺屏风袖将绝。督亢图中不杀人,咸阳殿上空流血。可怜六合归一家,美人钟鼓如云霞。庆卿成尘渐离死,异日还逢博浪沙!
□□
作者小注:陈子龙(1608—1647)字卧子,人中,号大樽,轶符,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早年曾与夏允彝等组织“几社”,为明末文坛领袖人物之一。论诗推重“后七子”,多拟古之作。后目击时艰,诗风丕变,感时伤事,悲凉沉雄。前人誉为明诗殿军。其绝句风格多样,其词作则以秾艳之笔,写凄婉之神。后人编有《陈忠裕公全集》。
颜元《题荆轲山》:“峰顶浮屠挂晓晴,当年匕首入强秦。燕图未染秦王血,山色于今尚不平。”
4.歌咏荆轲的诗句
《咏荆轲》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读荆轲传》
年代: 宋 作者: 高斯得
夜读荆轲传,掩卷喟然叹。结交天下士,贤哉太子丹。
报秦一片心,秋莲孤剑寒。介绍田先生,得结荆卿欢。
太子一语疑,先生甘自残。荆卿欲藉手,临事敢开口。
走见樊於期,愿借将军首。将军搤擥言,念此固已久。
得复平竹仇,性命何足有。四雄英烈风,精诚凌白虹。
函关初未入,气已吞祖龙。其事虽不就,简牍光无穷。
奈何今之人,蹙缩如寒虫。
《和陶咏荆轲》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秦如马后牛,吕氏非复嬴。天欲厚其毒,假手李客卿。
功成志自满,积恶如陵京。灭身会有时,徐观可安行。
沙丘一狼狈,笑落冠与缨。太子不少忍,顾非万人英。
魏韩裂智伯,肘足本无声。胡为弃成谋,托国此狂生。
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燕赵多奇士,惜哉亦虚名。
杀父囚其母,此岂容天庭。亡秦只三户,况我数十城。
渐离虽不伤,陛戟加周营。至今天下人,愍燕欲其成。
废书一太息,可见千古情。
《过荆轲冢四绝句》
年代: 宋 作者: 晁说之
过华逾河势北倾,何人来此葬荆卿。千金匕首安知在,易水寒来尚有情。
5.关于“荆轲”的古诗有哪些
《荆轲》徐钧(宋代) 独憾荆卿剑术疏,虎狼到手不能除。
何如博浪挥椎者,远击犹能中副车。朱邦宪(明代)《荆轲》 匕首无功壮士丑,函封可惜将军首。
秦庭一死谢田光,社稷何曾计存否。 不知秦王环柱时,舞阳在前何所为。
当时太子不早遣,待客俱来应未知。张耒(宋代)《荆轲》 燕丹计尽问田生,易水悲歌壮士行。
嗟尔有心虽苦拙,区区两死一无成。 荆轲,读音[jīng kē] 人物简介: 荆轲(?-前227年),中国战国末年著名刺客。
也称庆卿、荆卿、庆轲。受燕太子丹之托入刺秦王嬴政,失败被杀。
荆轲其人典故被收录在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 ·第二十六》之中,“图穷匕见”的典故即来自此。 生平介绍: 荆轲,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结交名人。
至燕国后,由田光介绍,被燕国太子丹拜为上卿。当时,秦军来灭亡韩国,赵国兵临燕国南境,燕太子丹十分恐惧,决定派他去秦国,以进献燕国督亢(今河北涿县、定兴、新城、固安一带)地图和秦逃将樊于期人头晋见秦王赢政。
秦王命令在咸阳举行隆重接见仪式。献图时,图穷而匕首见,他行刺秦王不中,被当场杀死。
诗词: 1.《渡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春秋战国门荆轲 》 作者:周昙 年代:唐 反刃相酬是匹夫,安知突骑驾群胡。
有心为报怀权略,可在于期与地图。 3.《丙午十月十三夜梦过一大冢傍人为余言此荆轲》 作者:陆游 年代:宋 采药游名山,物外富真赏。
秋关策蹇驴,雪峡荡孤桨。 还乡忽十载,高兴寄遐想。
梦行河潼间,初日照仙掌。 坡陀荆棘冢,狐兔伏蓁莽。
悲歌易水寒,千古见精爽。 国雠久不复,惊觉泚吾颡。
何时真过兹,薄酹神所飨。 4.《荆轲》 作者:张耒 年代:宋 燕丹计尽问田生,易水悲歌壮士行。
嗟尔有心虽苦拙,区区两死一无成。 5.《杂咏一百首·荆轲》 作者:刘克庄 年代:宋 把袖谋几售,开图计忽穷。
空贵千古恨,不中祖龙胸。 6.《和陶咏荆轲》 作者:苏轼 年代:宋 秦如马后牛,吕氏非复嬴。
天欲厚其毒,假手李客卿。 功成志自满,积恶如陵京。
灭身会有时,徐观可安行。 沙丘一狼狈,笑落冠与缨。
太子不少忍,顾非万人英。 魏韩裂智伯,肘足本无声。
胡为弃成谋,托国此狂生。 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
燕赵多奇士,惜哉亦虚名。 杀父囚其母,此岂容天庭。
亡秦只三户,况我数十城。 渐离虽不伤,陛戟加周营。
至今天下人,愍燕欲其成。 废书一太息,可见千古情。
7.《咏荆轲》 作者:陶渊明 年代:魏晋 类别:记人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8.《咏荆轲》 作者:柳宗元 年代:唐 体裁:五古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
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
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
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
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
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
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
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
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9.《过荆轲冢四绝句》 作者:晁说之 年代:宋 贯日白虹可奈何,书生容易笑荆轲。
美新伾党临遗冢,惭愧绝无狐兔过。 10.《读荆轲传》 作者:高斯得 年代:宋 夜读荆轲传,掩卷喟然叹。
结交天下士,贤哉太子丹。 报秦一片心,秋莲孤剑寒。
介绍田先生,得结荆卿欢。 太子一语疑,先生甘自残。
荆卿欲藉手,临事敢开口。 走见樊于期,愿借将军首。
将军搤揽言,念此固已久。 得复平竹仇,性命何足有。
四雄英烈风,精诚凌白虹。 函关初未入,气已吞祖龙。
其事虽不就,简牍光无穷。 奈何今之人,蹙缩如寒虫。
11.《已亥杂诗129》 作者:龚自珍 年代:清 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 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12.《杂兴》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 体裁:五古 握中铜匕首,纷锉楚山铁。 义士频报仇,杀人不曾缺。
可悲燕丹事,终被狼虎灭。 一举无两全,荆轲遂为血。
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 无道吞诸侯,坐见九州裂。
13.《送正仲都官知睦州》 作者:梅尧臣 年代:宋 每嗟相逢少,常苦离别多。 行行复壮壮,往往起悲歌。
古来易水上,义士有荆轲。 捐躯思报恩,饮恨歌奈何。
况彼儿女怀,牵缠如蔓萝。 是以世间人,鬓发易番番。
喜君得郡章,东归随春波。 滩上严子祠,系船聊经过。
其人当汉兴,富贵不可罗。 足加天子腹,傲去钧于河。
冬披破羊裘,夏披破草蓑。 心中子宇宙,尤哂献玉和。
我惭贱丈夫,。
